往昔家園: 從寮屋到公屋
最近瀏覽

臨海寮屋

1961年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在當時香港3,100,000人口之中,有超過150,000人於船上生活。不少水上人為漁民,其餘則從事貿易、運輸及船隻相關的行業,例如船隻建造與維修等。除了香港仔、長洲、大澳與筲箕灣等漁民重鎮以外,香港尚有無數的漁民社區,例如鯉魚門、油麻地、長沙灣、荃灣、赤柱、大潭、柴灣、青衣、梅窩、屯門、蒲台、索罟群島、坪洲、塔門、吉澳、滘西、布袋澳、大埔和西貢等。

大部分的漁民家庭都在船上生活,陸上並無居所。隨着時日過去,他們在中式帆船或漁船的生活環境逐漸變得惡劣,是以有些漁民寧願把船繫在岸灘,定居下來。其他無家可歸的人則沿着帆船停泊的位置,以木搭起權宜的建築或棚屋,慢慢地形成了沿海的寮屋區。

水上社群的生活環境惡劣。一艘船隻通常容納一家四至八口居住,廁所、浴室和廚房設備欠奉,衛生狀況差勁。有些漁村會設有公用廁所和浴室;棚屋或船上的固體廢物與未經處理的污水,通常被肆意丟棄或流放水中。由於不少漁村位於海灣頂端的入口,潮湧不足以沖走污水,故那些地方惡臭連連。不少水上家庭的子女已適齡入學,卻一直在船上過活成長,流連甲板嬉戲,長大後便幫忙父母捕魚,又或從事其他粗活。水上居民一般從舢舨上的商販購置日常用品。

圖片


  • 位於筲箕灣的棚屋

  • 位於元洲仔的棚屋

  • 位於元洲仔的棚屋和水上寮屋

  • 青山灣内擁擠的棚屋和水上寮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