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家園: 從寮屋到公屋
最近瀏覽

第一及第二型徙置大廈

第一型徙置大廈於1954年至1960年間建成,每名成年人獲分配面積24平方呎空間 (當時香港法定每人最小的生活空間面積為35平方呎),單位面積大部分為120平方呎。大廈多數樓高七層,採用「H」形設計(基於地點或空間限制,政府後來把「H」形大廈改為「I」形的設計)。大廈內設有公用廁所和淋浴間;設計最初假定住戶在單位內進行炊事,但後來他們都在公共走廊煮食。間隔前後單位的牆上設有蜂窩形狀的窗花,以便通風,為一大設計特色。由於聲音和氣味皆可以透過窗花傳開,不少住戶因此寧願把它堵住。原則上,所有單位空間必須被充分佔用,也即是說,如果一家四口入住一個五人單位,他們必須接受另有一人遷入居住,這個做法讓早期的徙置政策備受非議。

第二型徙置大廈(1961年至1964年落成)與第一型的不同之處,關乎在H形大廈兩端之間加上圍牆,由疏孔混凝土磚塊構成,組成走廊,在內加建樓梯。此外,每座大廈的末端也加建了兩個面積為310平方呎的單位。

住戶剛遷到第一型和第二型大廈的時候,即發現單位只是一個空殼,並無任何公用設施或裝潢。政府建議住戶自行把單位內部粉刷,並豎立任何間隔設計。當時大部分租戶都會搭建一個小閣樓,用以增闢睡眠的地方。

無論如何,這些大廈的生活環境不算理想,只可說是一個安身睡眠的地方而已。不過相對以往的寮屋來說,這些斗室倒已提供了一個遠離火災及颱風災害,又較為衛生的生活空間。

自1970年代中期起,屋宇建設委員會旗下計劃其中一個項目,在於把舊式的第一型徙置屋邨現代化,並着手改善某些大廈的布局,把相互背靠的單位改造成面積較大的獨立單位。在連番改建的同時,委員會亦實行大規模的拆建與重建行動。

1972年全港總人口400多萬,而當年240座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廈的認可居住人口,就共佔532,475人。

圖片


  • 石硤尾邨徙置大廈地盤平整工程

  • 石硤尾徙置屋邨的天臺學校

  • 大窩口徙置屋邨裡的塑膠花分發中心

  • 柴灣徙置屋邨的福音醫療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