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医疗
英和


东华三院不但照顾病者,对逝者亦事死如生。我记得爸爸有位在南洋谋生的友人不幸客死异乡,他的遗体暂厝于东华义庄,等候送返原籍安葬。爸爸曾带我到义庄拜祭故友,以表心意。当时是我第一次踏足这所暂存棺木和骨殖的义庄!
广华医院
广华医院由东华医院总理及华人领袖兴办,于一九一一年落成,是东华医院的九龙分院。广华医院在一九五八年全面重建,但保留了具浓厚中式建筑风格的大堂。大堂其後改建为东华三院文物馆,以展示和收藏东华三院(东华三院由东华医院、广华医院及东华东院于一九三一年合并而成)的文物。
东华义庄
东华义庄由东华医院于一八九九年设立,为海外侨胞及本地居民提供暂存棺柩和骨殖的服务,以待运返原籍安葬。东华义庄由多幢建于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建筑和庄房组成,是香港唯一仍然运作的义庄。
玛莉


我每天从湾仔庄士敦道乘电车上学,在德辅道西「咸鱼栏」下车,沿东边街走上斜路,经过高街回校。还记得高街的国家医院护士宿舍,它的外墙由硕大的花岗石筑砌,刚健宏伟,令人印象难忘。
我和弟妹都跟国家医院甚有渊源,因为我们都在这里接种牛痘疫苗。这些疫苗在细菌学检验所制造,然後分派到不同医院。妈妈忆述当时抱着我,乘电车到国家医院接种疫苗,弟妹也如是。在我们生病,甚至发烧时,妈妈也是带我们到国家医院看医生。
旧精神病院(国家医院护士宿舍)
旧精神病院原为国家医院护士宿舍。宿舍于一八九二年落成,一九三九年改建为精神病院女病房。一九九八年重建为西营盘社区综合大楼,保留了具早期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粗琢花岗石立面。坊众一般俗称它为「精神病院」或「高街鬼屋」。
旧病理学院(细菌学检验所)
旧病理学院是香港第一间细菌学检验所(後称为病理检验所或病理学院),建于一九零五年。检验所总部于一九六零年搬迁,但大楼仍用于研制疫苗,直至一九七零年代为止,并于一九九五年改用作香港医学博物馆。大楼具爱德华式建筑风格,屋顶饰有荷兰式山墙及方尖塔形顶饰,甚为罕见。
医疗
英和


东华三院不但照顾病者,对逝者亦事死如生。我记得爸爸有位在南洋谋生的友人不幸客死异乡,他的遗体暂厝于东华义庄,等候送返原籍安葬。爸爸曾带我到义庄拜祭故友,以表心意。当时是我第一次踏足这所暂存棺木和骨殖的义庄!
广华医院
广华医院由东华医院总理及华人领袖兴办,于一九一一年落成,是东华医院的九龙分院。广华医院在一九五八年全面重建,但保留了具浓厚中式建筑风格的大堂。大堂其後改建为东华三院文物馆,以展示和收藏东华三院(东华三院由东华医院、广华医院及东华东院于一九三一年合并而成)的文物。
东华义庄
东华义庄由东华医院于一八九九年设立,为海外侨胞及本地居民提供暂存棺柩和骨殖的服务,以待运返原籍安葬。东华义庄由多幢建于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建筑和庄房组成,是香港唯一仍然运作的义庄。
玛莉


我每天从湾仔庄士敦道乘电车上学,在德辅道西「咸鱼栏」下车,沿东边街走上斜路,经过高街回校。还记得高街的国家医院护士宿舍,它的外墙由硕大的花岗石筑砌,刚健宏伟,令人印象难忘。
我和弟妹都跟国家医院甚有渊源,因为我们都在这里接种牛痘疫苗。这些疫苗在细菌学检验所制造,然後分派到不同医院。妈妈忆述当时抱着我,乘电车到国家医院接种疫苗,弟妹也如是。在我们生病,甚至发烧时,妈妈也是带我们到国家医院看医生。
旧精神病院(国家医院护士宿舍)
旧精神病院原为国家医院护士宿舍。宿舍于一八九二年落成,一九三九年改建为精神病院女病房。一九九八年重建为西营盘社区综合大楼,保留了具早期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粗琢花岗石立面。坊众一般俗称它为「精神病院」或「高街鬼屋」。
旧病理学院(细菌学检验所)
旧病理学院是香港第一间细菌学检验所(後称为病理检验所或病理学院),建于一九零五年。检验所总部于一九六零年搬迁,但大楼仍用于研制疫苗,直至一九七零年代为止,并于一九九五年改用作香港医学博物馆。大楼具爱德华式建筑风格,屋顶饰有荷兰式山墙及方尖塔形顶饰,甚为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