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关于特藏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于1938至1974年间举办了31届工展会,藉此让本港市民及海外华侨认识香港工业出品;1974年后,厂商会停办工展会,直至1994年才复办。
本特藏所收录的资料,是1938至1974年间举行的工展会的相关资料,内容包括主办单位印制的特刊,以至相关的相片及视听材料。此外,本特藏还收录一些取材于报章、民间收藏的资料,也有相关人士的访问纪录。这些资料纪录了工展会于战前和战后的面貌转变,同时也反映香港工业的发展。
为人熟悉的工展会,一方面是厂家宣传及售卖产品的平台;同时也是普罗大众一年一度的大型公余消闲去处。无论是以主办单位、厂家、卖家、还是游人的身份参与,工展会都是市民的集体回忆。这个由1930年代横跨至1970年代的工业展览会,见证着香港工业起飞及繁荣兴盛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当时香港经济、社会环境的侧面。
工展会于不同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名称:
中国货品展览会 (1938至1950年)
香港华资工业出品展览会 (1951至1960年)
香港工业出品展览会 (1961至1974年)
工展会 (1994年至今)
1961年以后的展览会走大众化路线,「工展会」这名称越来越为市民所熟识和接纳,厂商会于1994年复办展览会时,正式采用这大众化及简洁的称号为展览会命名;因此,即使1974年及以前的展览会有过几个不同的官方名称,本特藏的命名仍采用市民熟悉的称号「工展会」;但在文字说明中讲及某届展览会时,作者会引用厂商会于当届出版的官方刊物中所用的名称。厂商会的英文名称亦曾更改过,但中文名称一直是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关于特藏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于1938至1974年间举办了31届工展会,藉此让本港市民及海外华侨认识香港工业出品;1974年后,厂商会停办工展会,直至1994年才复办。
本特藏所收录的资料,是1938至1974年间举行的工展会的相关资料,内容包括主办单位印制的特刊,以至相关的相片及视听材料。此外,本特藏还收录一些取材于报章、民间收藏的资料,也有相关人士的访问纪录。这些资料纪录了工展会于战前和战后的面貌转变,同时也反映香港工业的发展。
为人熟悉的工展会,一方面是厂家宣传及售卖产品的平台;同时也是普罗大众一年一度的大型公余消闲去处。无论是以主办单位、厂家、卖家、还是游人的身份参与,工展会都是市民的集体回忆。这个由1930年代横跨至1970年代的工业展览会,见证着香港工业起飞及繁荣兴盛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当时香港经济、社会环境的侧面。
工展会于不同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名称:
中国货品展览会 (1938至1950年)
香港华资工业出品展览会 (1951至1960年)
香港工业出品展览会 (1961至1974年)
工展会 (1994年至今)
1961年以后的展览会走大众化路线,「工展会」这名称越来越为市民所熟识和接纳,厂商会于1994年复办展览会时,正式采用这大众化及简洁的称号为展览会命名;因此,即使1974年及以前的展览会有过几个不同的官方名称,本特藏的命名仍采用市民熟悉的称号「工展会」;但在文字说明中讲及某届展览会时,作者会引用厂商会于当届出版的官方刊物中所用的名称。厂商会的英文名称亦曾更改过,但中文名称一直是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