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
浏览选项

最近浏览

{{removeNBSP(item.name)}}
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
浏览选项:
最近浏览
{{item.name}}

初尝人间:萌芽期(1933-1937)

「这些作品,当然只不过一点萌芽,然而要有茂林嘉卉,却非先有这萌芽不可。这是极值得记念的。」    

   

── 鲁迅,《无名木刻集》序,1934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新兴木刻运动与黄新波的木刻艺术同处于萌芽阶段。鲁迅(1881-1936)于1931年在上海发起新兴木刻运动,主张以木刻版画同情人民大众的苦难,呼唤国民觉醒。这位富有现代意识的文学家、思想家兼艺术家,不忘民族传统,对中国版画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和承担,藉引入西方版画元素为中国版画创立新的局面,因此,他把许多欧洲版画作品介绍到中国。他亦倡议木刻由传统的版画形式,即从画稿、刻版以至拓印三者分工,改为由一人完成的「创作版画」,令创作及印制技巧能互相配合,提昇版画艺术的内容及表现风格。    

   

1930年,年少的黄新波考入台山县立中学唸初中,他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热衷于阅读文艺和社会科学书刊。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他写了大量诗歌和杂文投稿报刊,并参与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但亦因此被校方开除。1933年,往充满文化气息的上海升读高中,并进入新亚学艺传习所绘画木刻系,自此奠定了他一生的艺术方向。    

   

1934年,黄新波考进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素描、油画及自修木刻。期间深受鲁迅的思想影响,明白木刻在革命中产生的巨大力量。同年黄新波与同学刘岘合作出版《未名木刻选集》,当中他以「一工」为署名的作品《推》更被鲁迅选辑入《木刻纪程》中,为中国新兴木刻第一部选集的作品。鲁迅还推荐他为叶紫的小说《丰收》作了十三幅插图、为田军小说《八月的乡村》作封面,黄新波的艺术才华渐露锋芒。    

   

经鲁迅的启蒙和指导,黄新波认识了许多西方画的风格和方法,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及「新俄木刻」等。是年,他加入了「MK木刻研究社」,常与友人深入贫民之间,接触劳动阶层,以他们的形象和生活为木刻素材。黄新波早期的作品带有许多西方画家特别是苏俄艺术家的影子。作品后来融和了墨西哥革命画家利维拉(Diego Rivera,1886-1957)和奥罗兹科(José Clemente Orozco,1883-1949)等风格,造型变得粗犷朴厚并带夸张变形,且富象征性。他还喜欢美国版画家肯特(Rockwell Kent,1882-1971)的作品,着眼于黑白对比的运用,突显表现诗意与情调。    

   

   

   

1935年,黄新波赴日本,接触到日本许多经典的木刻作品,又用在日本购得的排刀试做木口木刻註:西方有部分木刻要求刻得精细,使用质坚木材的横断面,称作木口木刻)雕出细緻的线条,可充份表现他那充满诗意的创作。当中的作品包括《打击侵略者》(1935)及《聂耳》(1935)等,充满苏联式的版画味道。1936年在上海参与「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期间鲁迅到场参观,并与黄新波及其他木刻青年讨论木刻艺术。10月19日,鲁迅病逝,黄新波痛失良师,伤心不已,创作了《鲁迅先生遗容》(1936)及《鲁迅先生葬仪》(1936)以表哀思。正如黄新波在《路碑》自序中写:「一见到中外的木刻,我就想到鲁迅先生。导师逝去,我们的责任也更重大起来。」鲁迅的逝世,进一步肯定黄新波的心志,就是以刻刀刻划人间,唤起百姓革命的精神。    



推介特藏
推介展览
{{browsingName}}
全部项目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
检视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初尝人间:萌芽期(1933-1937)

「这些作品,当然只不过一点萌芽,然而要有茂林嘉卉,却非先有这萌芽不可。这是极值得记念的。」    

   

── 鲁迅,《无名木刻集》序,1934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新兴木刻运动与黄新波的木刻艺术同处于萌芽阶段。鲁迅(1881-1936)于1931年在上海发起新兴木刻运动,主张以木刻版画同情人民大众的苦难,呼唤国民觉醒。这位富有现代意识的文学家、思想家兼艺术家,不忘民族传统,对中国版画发展有深刻的了解和承担,藉引入西方版画元素为中国版画创立新的局面,因此,他把许多欧洲版画作品介绍到中国。他亦倡议木刻由传统的版画形式,即从画稿、刻版以至拓印三者分工,改为由一人完成的「创作版画」,令创作及印制技巧能互相配合,提昇版画艺术的内容及表现风格。    

   

1930年,年少的黄新波考入台山县立中学唸初中,他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热衷于阅读文艺和社会科学书刊。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他写了大量诗歌和杂文投稿报刊,并参与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但亦因此被校方开除。1933年,往充满文化气息的上海升读高中,并进入新亚学艺传习所绘画木刻系,自此奠定了他一生的艺术方向。    

   

1934年,黄新波考进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素描、油画及自修木刻。期间深受鲁迅的思想影响,明白木刻在革命中产生的巨大力量。同年黄新波与同学刘岘合作出版《未名木刻选集》,当中他以「一工」为署名的作品《推》更被鲁迅选辑入《木刻纪程》中,为中国新兴木刻第一部选集的作品。鲁迅还推荐他为叶紫的小说《丰收》作了十三幅插图、为田军小说《八月的乡村》作封面,黄新波的艺术才华渐露锋芒。    

   

经鲁迅的启蒙和指导,黄新波认识了许多西方画的风格和方法,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及「新俄木刻」等。是年,他加入了「MK木刻研究社」,常与友人深入贫民之间,接触劳动阶层,以他们的形象和生活为木刻素材。黄新波早期的作品带有许多西方画家特别是苏俄艺术家的影子。作品后来融和了墨西哥革命画家利维拉(Diego Rivera,1886-1957)和奥罗兹科(José Clemente Orozco,1883-1949)等风格,造型变得粗犷朴厚并带夸张变形,且富象征性。他还喜欢美国版画家肯特(Rockwell Kent,1882-1971)的作品,着眼于黑白对比的运用,突显表现诗意与情调。    

   

   

   

1935年,黄新波赴日本,接触到日本许多经典的木刻作品,又用在日本购得的排刀试做木口木刻註:西方有部分木刻要求刻得精细,使用质坚木材的横断面,称作木口木刻)雕出细緻的线条,可充份表现他那充满诗意的创作。当中的作品包括《打击侵略者》(1935)及《聂耳》(1935)等,充满苏联式的版画味道。1936年在上海参与「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期间鲁迅到场参观,并与黄新波及其他木刻青年讨论木刻艺术。10月19日,鲁迅病逝,黄新波痛失良师,伤心不已,创作了《鲁迅先生遗容》(1936)及《鲁迅先生葬仪》(1936)以表哀思。正如黄新波在《路碑》自序中写:「一见到中外的木刻,我就想到鲁迅先生。导师逝去,我们的责任也更重大起来。」鲁迅的逝世,进一步肯定黄新波的心志,就是以刻刀刻划人间,唤起百姓革命的精神。    



推介特藏
推介展览
{{browsingName}}
全部项目
检视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