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
浏览选项

最近浏览

{{removeNBSP(item.name)}}
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
浏览选项:
最近浏览
{{item.name}}

心繫人间:最后岁月(1976-1980)

「因此,画今天的理想、幻想,也就是画明天的现实。但是,把理想、幻想变成现实,却要经过人的意志。归根结底,我的画赞美人的意志。」


── 黄新波,《创世纪》附记,1979


文化大革命终在1976年结束。经过十年动盪,中国艺坛正值百废待兴的时候,许多过去被剥夺创作权利的老画家开始再度活跃,而广州美术创作活动也蓬勃起来。黄新波一方面积极地参与各种艺术创作会议、组织画展,另一方面主持恢復美协广东分会和广东画院的工作。1977年至1978年间,出版了个人版画集《春华散记》和《新波版画集》,并在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南京举行画展,为文革后中国最早的画家个展之一。此外,他还参与了大型画册《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和《中国永生木刻丛集》编选工作。



黄新波尽管受到病痛的折腾,丝毫无减对艺术创作的热诚。1977年创作了木刻《春华长艳》,以纪念「四人帮」倒台的历史时刻。画幅正中央是一柄锋利的匕首,后方是工、农、兵和知识份子团结的队形。作品表现了黄新波对生命的激情和活力,他深信透过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人们的生活必然可以丰盛起来。1979年,他在病榻中完成了一批寓意深远的作品,包括《月夜棒槌岛》、《巡天赏地》、《创世纪》等。作品《月夜棒槌岛》是黄新波在访问大连后创作的。东北人称人参为棒槌,在小岛上长出人参是当地人的一件大喜事,而黄新波则想起「四人帮」倒台也是一桩大喜事,借助客观的事物寄托了他的思想情感。作品后来被送往日本参加「现代中国版画展」。


黄新波是一位内心仁厚、刚直不阿的领导者,他曾在1979年的《美术》杂志发表他坚决实行艺术要百家争鸣的见解。他表示虽然他是艺术界的领导者,但不能以个人喜好制定国家的政策;为着有利中国艺术的发展,他认为各种美术形式包括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也应有发展的空间。他希望各类的艺术也能百花齐放地成长,通过一起研讨,使文学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黄新波一生创作版画达600多幅,创作泉源来自他关爱的人间。从抗日的苦难日子开始,黄新波本着「画是为社会而画的,要替人民讲话」的使命,开始了他的创作人生;战后在香港组织「人间画会」,团结贫困漂泊的艺术同胞,以创作控诉人间悲情。建国时期,黄新波的作品主要歌颂人民力量,道出民族的抱负与希望;文革十年,他敢于面对苦难,当压迫稍稍放缓时,他便赶忙重投创作,以版画特有的魅力及革命热情震撼观者的心灵。



1980年2月,黄新波为《羊城晚报》復刊而创作了最后一幅版画《走出温室的玫瑰》。3月因病辞世,终年64岁。临终前,他的工作桌上还放着作品的草图,成为黄新波最后深刻人间的痕迹。


推介特藏
推介展览
{{browsingName}}
全部项目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
检视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心繫人间:最后岁月(1976-1980)

「因此,画今天的理想、幻想,也就是画明天的现实。但是,把理想、幻想变成现实,却要经过人的意志。归根结底,我的画赞美人的意志。」


── 黄新波,《创世纪》附记,1979


文化大革命终在1976年结束。经过十年动盪,中国艺坛正值百废待兴的时候,许多过去被剥夺创作权利的老画家开始再度活跃,而广州美术创作活动也蓬勃起来。黄新波一方面积极地参与各种艺术创作会议、组织画展,另一方面主持恢復美协广东分会和广东画院的工作。1977年至1978年间,出版了个人版画集《春华散记》和《新波版画集》,并在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南京举行画展,为文革后中国最早的画家个展之一。此外,他还参与了大型画册《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和《中国永生木刻丛集》编选工作。



黄新波尽管受到病痛的折腾,丝毫无减对艺术创作的热诚。1977年创作了木刻《春华长艳》,以纪念「四人帮」倒台的历史时刻。画幅正中央是一柄锋利的匕首,后方是工、农、兵和知识份子团结的队形。作品表现了黄新波对生命的激情和活力,他深信透过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人们的生活必然可以丰盛起来。1979年,他在病榻中完成了一批寓意深远的作品,包括《月夜棒槌岛》、《巡天赏地》、《创世纪》等。作品《月夜棒槌岛》是黄新波在访问大连后创作的。东北人称人参为棒槌,在小岛上长出人参是当地人的一件大喜事,而黄新波则想起「四人帮」倒台也是一桩大喜事,借助客观的事物寄托了他的思想情感。作品后来被送往日本参加「现代中国版画展」。


黄新波是一位内心仁厚、刚直不阿的领导者,他曾在1979年的《美术》杂志发表他坚决实行艺术要百家争鸣的见解。他表示虽然他是艺术界的领导者,但不能以个人喜好制定国家的政策;为着有利中国艺术的发展,他认为各种美术形式包括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也应有发展的空间。他希望各类的艺术也能百花齐放地成长,通过一起研讨,使文学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黄新波一生创作版画达600多幅,创作泉源来自他关爱的人间。从抗日的苦难日子开始,黄新波本着「画是为社会而画的,要替人民讲话」的使命,开始了他的创作人生;战后在香港组织「人间画会」,团结贫困漂泊的艺术同胞,以创作控诉人间悲情。建国时期,黄新波的作品主要歌颂人民力量,道出民族的抱负与希望;文革十年,他敢于面对苦难,当压迫稍稍放缓时,他便赶忙重投创作,以版画特有的魅力及革命热情震撼观者的心灵。



1980年2月,黄新波为《羊城晚报》復刊而创作了最后一幅版画《走出温室的玫瑰》。3月因病辞世,终年64岁。临终前,他的工作桌上还放着作品的草图,成为黄新波最后深刻人间的痕迹。


推介特藏
推介展览
{{browsingName}}
全部项目
检视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