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
浏览选项

最近浏览

{{removeNBSP(item.name)}}
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
浏览选项:
最近浏览
{{item.name}}

黄新波艺术年表

1916


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


1930


考入台山县立中学,显露对美术、文学、音乐的爱好和才能。


1932


在校刊发表主张全国一致抗日的评论,被校方秘密开除。


1933


到达上海,入读侨光中学。


9月,进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主办的新亚学艺传习所,在绘画木刻系学习。


1934


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参加「MK木刻研究社」。


4月,把最初创作的50多幅木刻寄给鲁迅,以求指教。与同学刘岘组织「无名木刻社」(后易名为「未名木刻社」)。


6月,作品《推》被鲁迅辑入中国新兴木刻第一部选集《木刻纪程》,署名「一工」。


夏天,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0月,与刘岘手拓出版《无名木刻集》、《未名木刻选集》等。


12月,由鲁迅介绍,为叶紫小说《丰收》和田军小说《八月的乡村》设计封面和木刻插图。


1935


1月,作品《推》入选在北平举行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


春,赴日本留学,于东京参加「中华学术研究座谈会」及「中华留日同学座谈会」,并负责「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东京分盟」的工作。


8月,以「中华留日美术座谈会」名义举办美术展览,中国新兴木刻创作首现于日本,展品100多幅。


1936


6月,离开日本。


10月,与陈烟桥、野夫、江丰、力群、曹白等组织「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上海展出,个人参展作品13幅;期间鲁迅到场参观,并与黄新波及其他木刻青年讨论木刻艺术。


10月19日鲁迅病逝,黄新波为治丧委员会工作人员之一。


1937


4月,第一本个人木刻集《路碑》由上海潮锋出版社出版,收录1935年至1937年作品30幅。


9月,到香港。


10月,接待并照顾从上海抵港避难的日本反战友人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


11月,通过香港画家任真汉介绍,与在日本认识的郭沫若一起走访香港文物收藏家杨铨。


1938


1月,在香港《酒楼月刊》创刊号发表抗日漫画。


5月,在广州《救亡日报》担任特约通讯员及副刊编辑。


9月,「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简称「全木协」)于武汉成立,当选为理事。


1939


1月,编印《抗战画报》。


6月,全木协从重庆迁至桂林,黄新波为负责人之一;期间参与主编《救亡日报》旗下的《漫木旬刊》、《漫画木刻月选》(与「中华全国漫画家抗敌协会」合编)及《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等。


1940


在桂林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兼授木刻课程。


10月,参与组织「全国木刻十年纪念展览会」。


11月,全木协会刊《木艺》杂志创刊,与刘建庵共同主编。


1941


2月,到达香港。参加「中华全国漫画家协会」香港分会活动。


4月,《华商报》创刊,担任副刊美术编辑。


1942


4月,抵桂林。在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兼课,并继续创作宣传抗日的木刻画、宣传画等。


12月,与郁风、杨秋人等举办大型画展「香港的受难」,以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流亡生活为题,个人参展作品13幅。


1943


7月,与余所亚合办「夜萤画展」,个人参展作品70幅。


9月,由桂林春草出版社出版个人木刻集《心曲》。


1944


8月,与梁永泰在柳州举办木刻展。


9月,在宜山进入英国东南亚盟军心理作战部工作,负责对日军策动反宣传,消弭日军的作战决心。抗日战争期间,绘制了大量抗日宣传画和传单。


12月,抵昆明。


1945


夏天,在昆明与康朗合办「动静画展」,以抗日为题材,展出木刻、漫画、速写等作品130多幅。


9月,抗日战争结束,赴香港。在大千印刷出版公司工作,编辑《大千画报》。


1946


1月,《华商报》復刊,担任外勤记者,至1947年初。


6月,与黄蒙田、陆无涯、梁永泰、陈雨田、符罗飞、萨一佛等发起组织「人间画会」,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举办各种展览及艺术活动。


12月,与陈实、黄蒙田、华嘉、黄宁婴等组织「人间书屋」,出版文艺创作与翻译。「人间书屋」于1949年底迁移广州,继续出版工作,至1951年结束。


本年开始创作油画。


1947


3月,「人间画会」举行首次成员画展──「风雨中华」漫画展,个人参展作品约10幅。


5月,人间画会与香港中外文艺联络社、全木协会联合举办「第一届全国木刻画展」,在香港宇宙俱乐部展出。


12月,参加「特伟、陆无涯、方菁、盛此君、陈雨田、黄新波六人画展」,黄新波作品因为探索艺术新表现形式,受到批判。


1948


6月,人间画会举办「反美扶日漫画木刻展览」,出版《反扶日画辑》。参加「八人画展」(高谪生、方菁、盛此君、王琦、黄新波、陆无涯、陈雨田、吴霭凡),为新创办的香港南方学院义卖筹款。


11月,任香港《大公报.新美术》双週刊和《文匯报.漫画週刊》主编。


1949


1月,人间画会在香港思豪酒店举行「新波画展」,展出木刻和油画作品共100多幅。


3月,香港殷社出版《新波画册》,收录1943年至1948年的木刻、油画作品共33幅。


7月,「第一次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被推选为理事。


1950


担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授,华南文联美术部及联络部主任、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文艺工作委员会委员。


1952


筹办「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10月在武汉展出。


1953


主持《广东画报》编辑工作。


1954


担任广东省美术工作室主任。


1956


3月,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州分会主席。


7月,随同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保加利亚。


1958


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波木刻选集》,收录1935年至1957年木刻作品35幅。


组织画家绘画宣传画、漫画,下乡展览;到粤北、新会、番禺地区进行壁画、雕塑等创作。


1960


6月,参加举办「第四届全国版画展览」及「北京、四川、广东版画联展」。


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分会主席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分会副主席。


木刻作品《人民公社的丰收》及《横断南海》被选送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展出。


1961


赴香港主持「现代中国版画展」、筹备「岭南画派画家作品展览」并在港展出。拜访香港文物收藏家杨铨,联繫捐献文物事宜。


1962


1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版画集《三年》,收录1935年至1961年作品20幅。


6月,筹办「天津、广东版画联展」。


1963


1月,举办「新波版画展览」,展出1935年至1962年作品85幅。


出任广东画院院长。


8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新波作品选集》,收录1935年至1962年版画作品20幅。


1964


1月,筹办「第五届全国版画展」。


与画家方人定、关山月、余本等赴山西等地参观访问。


1965


5月,主持「援越抗美」画展,与杨讷维、陈洞庭等联合创作的木刻组画《英雄人民的声音》被送往北京和越南展出。


1966


文化大革命开始,所有艺术活动被迫中断。


1971


年初,从广东英德五七干校解放出来后,立即重新创作。


1973


被指派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革委会副主任。


1975


被指派为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副主任。


1977


1月,「文革」后复出工作,赴京出席全国美术工作会议。


12月,主持恢復广东画院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黄新波版画原作展览」由香港三联书店举办,个人版画集《春华散记》出版,收录1962年至1975年木刻作品20幅。


1978


9月,与余本等七人应邀往大连进行创作,为当地美术界举行版画讲座。


11月,「黄新波版画展览会」在深圳举行,展出1933年至1977年木刻作品162幅。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波版画集》,收录1933年至1977年版画作品。


1979


1月,与组团访穗的香港美术界人士举行美术座谈会,与会者数十人。「黄新波版画展览会」移展至广州,其后再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展出。


11月,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及全国文联委员。


12月,赴上海参加编选《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和《中国永生木刻丛集》。


作品《云天山海》和《春华长艳》被选送南斯拉夫等国展览。


1980


3月,11张木刻创作入选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木刻五十年展览」;版画《月夜棒槌岛》被送往日本参加「现代中国版画展」。


3月7日于广州病逝,终年64岁。


推介特藏
推介展览
{{browsingName}}
全部项目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
检视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黄新波艺术年表

1916


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


1930


考入台山县立中学,显露对美术、文学、音乐的爱好和才能。


1932


在校刊发表主张全国一致抗日的评论,被校方秘密开除。


1933


到达上海,入读侨光中学。


9月,进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主办的新亚学艺传习所,在绘画木刻系学习。


1934


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参加「MK木刻研究社」。


4月,把最初创作的50多幅木刻寄给鲁迅,以求指教。与同学刘岘组织「无名木刻社」(后易名为「未名木刻社」)。


6月,作品《推》被鲁迅辑入中国新兴木刻第一部选集《木刻纪程》,署名「一工」。


夏天,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0月,与刘岘手拓出版《无名木刻集》、《未名木刻选集》等。


12月,由鲁迅介绍,为叶紫小说《丰收》和田军小说《八月的乡村》设计封面和木刻插图。


1935


1月,作品《推》入选在北平举行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


春,赴日本留学,于东京参加「中华学术研究座谈会」及「中华留日同学座谈会」,并负责「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东京分盟」的工作。


8月,以「中华留日美术座谈会」名义举办美术展览,中国新兴木刻创作首现于日本,展品100多幅。


1936


6月,离开日本。


10月,与陈烟桥、野夫、江丰、力群、曹白等组织「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上海展出,个人参展作品13幅;期间鲁迅到场参观,并与黄新波及其他木刻青年讨论木刻艺术。


10月19日鲁迅病逝,黄新波为治丧委员会工作人员之一。


1937


4月,第一本个人木刻集《路碑》由上海潮锋出版社出版,收录1935年至1937年作品30幅。


9月,到香港。


10月,接待并照顾从上海抵港避难的日本反战友人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


11月,通过香港画家任真汉介绍,与在日本认识的郭沫若一起走访香港文物收藏家杨铨。


1938


1月,在香港《酒楼月刊》创刊号发表抗日漫画。


5月,在广州《救亡日报》担任特约通讯员及副刊编辑。


9月,「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简称「全木协」)于武汉成立,当选为理事。


1939


1月,编印《抗战画报》。


6月,全木协从重庆迁至桂林,黄新波为负责人之一;期间参与主编《救亡日报》旗下的《漫木旬刊》、《漫画木刻月选》(与「中华全国漫画家抗敌协会」合编)及《工作与学习.漫画与木刻》等。


1940


在桂林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兼授木刻课程。


10月,参与组织「全国木刻十年纪念展览会」。


11月,全木协会刊《木艺》杂志创刊,与刘建庵共同主编。


1941


2月,到达香港。参加「中华全国漫画家协会」香港分会活动。


4月,《华商报》创刊,担任副刊美术编辑。


1942


4月,抵桂林。在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兼课,并继续创作宣传抗日的木刻画、宣传画等。


12月,与郁风、杨秋人等举办大型画展「香港的受难」,以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流亡生活为题,个人参展作品13幅。


1943


7月,与余所亚合办「夜萤画展」,个人参展作品70幅。


9月,由桂林春草出版社出版个人木刻集《心曲》。


1944


8月,与梁永泰在柳州举办木刻展。


9月,在宜山进入英国东南亚盟军心理作战部工作,负责对日军策动反宣传,消弭日军的作战决心。抗日战争期间,绘制了大量抗日宣传画和传单。


12月,抵昆明。


1945


夏天,在昆明与康朗合办「动静画展」,以抗日为题材,展出木刻、漫画、速写等作品130多幅。


9月,抗日战争结束,赴香港。在大千印刷出版公司工作,编辑《大千画报》。


1946


1月,《华商报》復刊,担任外勤记者,至1947年初。


6月,与黄蒙田、陆无涯、梁永泰、陈雨田、符罗飞、萨一佛等发起组织「人间画会」,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举办各种展览及艺术活动。


12月,与陈实、黄蒙田、华嘉、黄宁婴等组织「人间书屋」,出版文艺创作与翻译。「人间书屋」于1949年底迁移广州,继续出版工作,至1951年结束。


本年开始创作油画。


1947


3月,「人间画会」举行首次成员画展──「风雨中华」漫画展,个人参展作品约10幅。


5月,人间画会与香港中外文艺联络社、全木协会联合举办「第一届全国木刻画展」,在香港宇宙俱乐部展出。


12月,参加「特伟、陆无涯、方菁、盛此君、陈雨田、黄新波六人画展」,黄新波作品因为探索艺术新表现形式,受到批判。


1948


6月,人间画会举办「反美扶日漫画木刻展览」,出版《反扶日画辑》。参加「八人画展」(高谪生、方菁、盛此君、王琦、黄新波、陆无涯、陈雨田、吴霭凡),为新创办的香港南方学院义卖筹款。


11月,任香港《大公报.新美术》双週刊和《文匯报.漫画週刊》主编。


1949


1月,人间画会在香港思豪酒店举行「新波画展」,展出木刻和油画作品共100多幅。


3月,香港殷社出版《新波画册》,收录1943年至1948年的木刻、油画作品共33幅。


7月,「第一次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被推选为理事。


1950


担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教授,华南文联美术部及联络部主任、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文艺工作委员会委员。


1952


筹办「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10月在武汉展出。


1953


主持《广东画报》编辑工作。


1954


担任广东省美术工作室主任。


1956


3月,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州分会主席。


7月,随同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保加利亚。


1958


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波木刻选集》,收录1935年至1957年木刻作品35幅。


组织画家绘画宣传画、漫画,下乡展览;到粤北、新会、番禺地区进行壁画、雕塑等创作。


1960


6月,参加举办「第四届全国版画展览」及「北京、四川、广东版画联展」。


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分会主席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分会副主席。


木刻作品《人民公社的丰收》及《横断南海》被选送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展出。


1961


赴香港主持「现代中国版画展」、筹备「岭南画派画家作品展览」并在港展出。拜访香港文物收藏家杨铨,联繫捐献文物事宜。


1962


1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个人版画集《三年》,收录1935年至1961年作品20幅。


6月,筹办「天津、广东版画联展」。


1963


1月,举办「新波版画展览」,展出1935年至1962年作品85幅。


出任广东画院院长。


8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新波作品选集》,收录1935年至1962年版画作品20幅。


1964


1月,筹办「第五届全国版画展」。


与画家方人定、关山月、余本等赴山西等地参观访问。


1965


5月,主持「援越抗美」画展,与杨讷维、陈洞庭等联合创作的木刻组画《英雄人民的声音》被送往北京和越南展出。


1966


文化大革命开始,所有艺术活动被迫中断。


1971


年初,从广东英德五七干校解放出来后,立即重新创作。


1973


被指派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革委会副主任。


1975


被指派为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副主任。


1977


1月,「文革」后复出工作,赴京出席全国美术工作会议。


12月,主持恢復广东画院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黄新波版画原作展览」由香港三联书店举办,个人版画集《春华散记》出版,收录1962年至1975年木刻作品20幅。


1978


9月,与余本等七人应邀往大连进行创作,为当地美术界举行版画讲座。


11月,「黄新波版画展览会」在深圳举行,展出1933年至1977年木刻作品162幅。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波版画集》,收录1933年至1977年版画作品。


1979


1月,与组团访穗的香港美术界人士举行美术座谈会,与会者数十人。「黄新波版画展览会」移展至广州,其后再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展出。


11月,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及全国文联委员。


12月,赴上海参加编选《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和《中国永生木刻丛集》。


作品《云天山海》和《春华长艳》被选送南斯拉夫等国展览。


1980


3月,11张木刻创作入选在法国举行的「中国木刻五十年展览」;版画《月夜棒槌岛》被送往日本参加「现代中国版画展」。


3月7日于广州病逝,终年64岁。


推介特藏
推介展览
{{browsingName}}
全部项目
检视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