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序言
黄新波(1916-1980)是二十世纪一位相当重要的版画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是内地与香港文脉连繫的核心人物之一。1930年代初,鲁迅(1881-1936)将欧洲木刻版画介绍到中国,内容大都环绕战争、革命及社会的题材,使木刻版画在抗战时期发挥了相当的宣传作用。这种以艺术关注政治及社会民生的表现,三十年代末随著艺术家南来而被带到香港,黄新波作为首批战后到港的艺术家之一,透过艺术创作、组织画会和书屋、筹办展览及出版刊物等活动,将这艺术主张继续延伸及深化,再赋予其时代特性及个人风格。黄新波一直坚持作品与大众生活相关,表达对「人间」的深刻感受,他的作品,每每以人作为对象,所关心的是人世间的苦难、奋斗及希望。「人间」就是黄新波在不同阶段对社会、对个人的不同回应及反思的主要命题,而这些都反映在他的创作里。后来虽然历经战乱、政治兴衰更替、文革苦楚,但黄新波的艺术,却总暗暗地投射光明与希望的讯息,「人间」对于黄新波来说,终究是他心之所向的地方。
香港文化博物馆「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展览是黄新波近半世纪艺术成果较全面的展示,当中大部份为版画作品,呈现他在这方面独特的成就;另外,展览还包括他的油画作品,显示了黄新波多面的艺术尝试。承蒙黄新波家人的大力支持,这次展覧同时展示黄新波的手稿、诗文、照片等,除丰富了展览内容外,更为探讨战前中国版画情况、战后香港艺术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纵观黄新波的艺术历程,香港文化博物馆尝试根据时序及不同主题划分为若干阶段,在这个框架之上,再以「人间」一词连繫于黄新波成立的「人间画会」与「人间书屋」,以及他的创作和理念。此外,为配合这个展览香港文化博物馆特别邀请了大专及高中学生举办作品回应展,与黄新波「对话」,以年青人的思潮,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下,尝试阅读和延续黄新波作品中所表达的社会及人文关怀。希望这个展览能让观众更立体地了解这位现代木刻艺术先行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
黄新波女儿黄元教授为展览不辞劳苦进行整理资料,以及提供宝贵意见,又为部份展品撰写回忆故事,将父亲鲜为人知的一面带给观众;并慷慨捐赠一批黄新波不同时期的版画原作及书籍文物,予香港文化博物馆收藏,在此特别向她致以衷心感谢。
郑焕棠
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艺术)
序言
黄新波(1916-1980)是二十世纪一位相当重要的版画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是内地与香港文脉连繫的核心人物之一。1930年代初,鲁迅(1881-1936)将欧洲木刻版画介绍到中国,内容大都环绕战争、革命及社会的题材,使木刻版画在抗战时期发挥了相当的宣传作用。这种以艺术关注政治及社会民生的表现,三十年代末随著艺术家南来而被带到香港,黄新波作为首批战后到港的艺术家之一,透过艺术创作、组织画会和书屋、筹办展览及出版刊物等活动,将这艺术主张继续延伸及深化,再赋予其时代特性及个人风格。黄新波一直坚持作品与大众生活相关,表达对「人间」的深刻感受,他的作品,每每以人作为对象,所关心的是人世间的苦难、奋斗及希望。「人间」就是黄新波在不同阶段对社会、对个人的不同回应及反思的主要命题,而这些都反映在他的创作里。后来虽然历经战乱、政治兴衰更替、文革苦楚,但黄新波的艺术,却总暗暗地投射光明与希望的讯息,「人间」对于黄新波来说,终究是他心之所向的地方。
香港文化博物馆「深刻人间:黄新波的艺术历程」展览是黄新波近半世纪艺术成果较全面的展示,当中大部份为版画作品,呈现他在这方面独特的成就;另外,展览还包括他的油画作品,显示了黄新波多面的艺术尝试。承蒙黄新波家人的大力支持,这次展覧同时展示黄新波的手稿、诗文、照片等,除丰富了展览内容外,更为探讨战前中国版画情况、战后香港艺术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纵观黄新波的艺术历程,香港文化博物馆尝试根据时序及不同主题划分为若干阶段,在这个框架之上,再以「人间」一词连繫于黄新波成立的「人间画会」与「人间书屋」,以及他的创作和理念。此外,为配合这个展览香港文化博物馆特别邀请了大专及高中学生举办作品回应展,与黄新波「对话」,以年青人的思潮,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下,尝试阅读和延续黄新波作品中所表达的社会及人文关怀。希望这个展览能让观众更立体地了解这位现代木刻艺术先行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
黄新波女儿黄元教授为展览不辞劳苦进行整理资料,以及提供宝贵意见,又为部份展品撰写回忆故事,将父亲鲜为人知的一面带给观众;并慷慨捐赠一批黄新波不同时期的版画原作及书籍文物,予香港文化博物馆收藏,在此特别向她致以衷心感谢。
郑焕棠
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