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游涌缘起和活动
缘起
相传百多年前,大澳出现瘟疫,渔民用龙舟拖着小艇在水道巡游,小艇上载有从大澳各庙宇接来的神像,借此洁净社区,驱除瘟疫。之后,这个当地称为「龙舟游涌」的传统维持到现在。
活动
农历五月初,各渔业行会成员把十九米长的龙舟,由「龙厂」推到水上,并划到船厂维修船身,以准备作游涌之用,称为「推龙」。五月初四,「合心堂」及「鲜鱼行」成员划着龙舟、拖着神艇,到大澳四间庙宇「接神」,请出代表杨侯、天后、关帝、洪圣的小神像,接到位于棚屋被称为「龙趸」的行会基地供奉。
五月初五早上,「扒艇行」成员划着龙舟到杨侯庙后的宝珠潭山边采集青草,然后将草放进龙的口中,称为「采青」,行会的长老又以雄鸡的血混到白酒里,然后洒到龙头、龙尾及船身上,称为「喝龙」,有辟邪之意。接着,「扒艇行」成员便到各庙宇进行「接神」仪式。
然后,就是「游涌」,当地人又称为「游神」,由龙舟拖着载有神像的小艇巡游各水道,沿途为水中的幽魂化衣,也就是焚烧金银衣纸,棚屋居民也同时朝着巡游的龙舟焚香拜祭。游涌完毕后,三条龙舟竞渡,娱人娱神。下午,各行会「送神」,把神像送回各庙宇。当天晚上,行会成员聚餐,庆祝端午节,也是成员欢聚的时刻。
游涌缘起和活动
缘起
相传百多年前,大澳出现瘟疫,渔民用龙舟拖着小艇在水道巡游,小艇上载有从大澳各庙宇接来的神像,借此洁净社区,驱除瘟疫。之后,这个当地称为「龙舟游涌」的传统维持到现在。
活动
农历五月初,各渔业行会成员把十九米长的龙舟,由「龙厂」推到水上,并划到船厂维修船身,以准备作游涌之用,称为「推龙」。五月初四,「合心堂」及「鲜鱼行」成员划着龙舟、拖着神艇,到大澳四间庙宇「接神」,请出代表杨侯、天后、关帝、洪圣的小神像,接到位于棚屋被称为「龙趸」的行会基地供奉。
五月初五早上,「扒艇行」成员划着龙舟到杨侯庙后的宝珠潭山边采集青草,然后将草放进龙的口中,称为「采青」,行会的长老又以雄鸡的血混到白酒里,然后洒到龙头、龙尾及船身上,称为「喝龙」,有辟邪之意。接着,「扒艇行」成员便到各庙宇进行「接神」仪式。
然后,就是「游涌」,当地人又称为「游神」,由龙舟拖着载有神像的小艇巡游各水道,沿途为水中的幽魂化衣,也就是焚烧金银衣纸,棚屋居民也同时朝着巡游的龙舟焚香拜祭。游涌完毕后,三条龙舟竞渡,娱人娱神。下午,各行会「送神」,把神像送回各庙宇。当天晚上,行会成员聚餐,庆祝端午节,也是成员欢聚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