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客家舞麒麟的传承
自1960年代开始,年轻村民相继到市区、甚至海外工作,有些村落因而缺乏年轻接班人去延续舞麒麟的传统。有见及此,除了由家族成员传承武术和舞麒麟的技艺之外,有些乡村甚至请来武术师傅到村中教授、培育新一代的舞麒麟健儿。近年,一些村民亦自发地义务训练年青一辈,并于每年正月举行麒麟会,提升村民对舞麒麟的兴趣,而部分移居欧洲的侨民,也将舞麒麟文化带到海外。现时,西贡坑口区有七个传承舞麒麟的主要体系,2013年成立的「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除了维持和推动区内的客家舞麒麟活动外,亦向公众推广客家族群的历史和舞麒麟的传统文化。
西贡坑口区的客家村落,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于不同时代,舞麒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早期的舞麒麟,集健身、娱乐、保卫家园及宗教仪式于一身。时至今日,舞麒麟依然是传统仪式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团结乡村、维繫村民关系、建构海内外客家群体认同的传统活动。
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客家舞麒麟的传承
自1960年代开始,年轻村民相继到市区、甚至海外工作,有些村落因而缺乏年轻接班人去延续舞麒麟的传统。有见及此,除了由家族成员传承武术和舞麒麟的技艺之外,有些乡村甚至请来武术师傅到村中教授、培育新一代的舞麒麟健儿。近年,一些村民亦自发地义务训练年青一辈,并于每年正月举行麒麟会,提升村民对舞麒麟的兴趣,而部分移居欧洲的侨民,也将舞麒麟文化带到海外。现时,西贡坑口区有七个传承舞麒麟的主要体系,2013年成立的「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除了维持和推动区内的客家舞麒麟活动外,亦向公众推广客家族群的历史和舞麒麟的传统文化。
西贡坑口区的客家村落,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于不同时代,舞麒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早期的舞麒麟,集健身、娱乐、保卫家园及宗教仪式于一身。时至今日,舞麒麟依然是传统仪式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团结乡村、维繫村民关系、建构海内外客家群体认同的传统活动。
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