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关于特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17年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表作名录),涵盖共二十个具有高文化价值和急需保存的本地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在2016年至2017年期间,举办了专题展览《口传心授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市民介绍十项国家级项目的特色。
2018年至2020年举办的「口传心授系列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览是上次展览的延续,今次的重点是介绍另外十个纳入本地代表作名录的新项目,包括具有重要艺术、历史或工艺价值的南音、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扎作技艺,以及戏棚搭建技艺;具有香港地道色彩的港式奶茶制作技艺;具有维繫和凝聚社区、建构社群文化身份认同的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诞、薄扶林舞火龙、正一道教仪式传统和食盆,让市民对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特藏的资料和内容主要来自「口传心授系列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览,读者可透过其中展示的文字、图片和影音资料,了解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色。
关于特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17年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代表作名录),涵盖共二十个具有高文化价值和急需保存的本地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在2016年至2017年期间,举办了专题展览《口传心授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市民介绍十项国家级项目的特色。
2018年至2020年举办的「口传心授系列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览是上次展览的延续,今次的重点是介绍另外十个纳入本地代表作名录的新项目,包括具有重要艺术、历史或工艺价值的南音、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扎作技艺,以及戏棚搭建技艺;具有香港地道色彩的港式奶茶制作技艺;具有维繫和凝聚社区、建构社群文化身份认同的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诞、薄扶林舞火龙、正一道教仪式传统和食盆,让市民对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特藏的资料和内容主要来自「口传心授系列II: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展览,读者可透过其中展示的文字、图片和影音资料,了解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