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文人酬酢 见证交谊
「合作画」是中国书画艺术独有的形式,是古代文人之间雅集、酬酢交谊的见证。旧时文人间的交友往来活跃,聚会饮宴之余,更会以诗文书画与同道切磋,很多「合作画」便是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产生。「合作画」创作讲究画家之间在选题风格上互相搭配,但又能各展所长;「合作画」可以是二人对弈,也可以群体创作,一幅作品由多位画家合作而成;艺术家之间若早有默契,艺术修为相当,作品自能相映生辉。
岭南派画家关系紧密,师生与画家之间常以合作画形式创作,联系情谊。高奇峰(1889-1933)于上世纪20年代在广州创立画室「天风楼」授画,弟子各有所成。高奇峰辞世后,弟子每逢先师冥诞皆举办合作画展,以纪念教泽。再如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代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1912-2000)、赵少昂、黎雄才(1910-2001)、杨善深各居住粤港两地,有三十年不曾见面,难得再会于香港,遂提议创作一批合作画,作为重聚的纪念。当时粤港两地交流仍有不便,由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杨奇居中协助,将合画作品辗转交换于四人之间,终得近百佳作,且于1983年在香港大学举行展览,蔚为空前鉅制。由此可见,合作画既能促进画家之间的艺术交流,更是凝聚画派的桥梁。
文人酬酢 见证交谊
「合作画」是中国书画艺术独有的形式,是古代文人之间雅集、酬酢交谊的见证。旧时文人间的交友往来活跃,聚会饮宴之余,更会以诗文书画与同道切磋,很多「合作画」便是在这种特殊的场合下产生。「合作画」创作讲究画家之间在选题风格上互相搭配,但又能各展所长;「合作画」可以是二人对弈,也可以群体创作,一幅作品由多位画家合作而成;艺术家之间若早有默契,艺术修为相当,作品自能相映生辉。
岭南派画家关系紧密,师生与画家之间常以合作画形式创作,联系情谊。高奇峰(1889-1933)于上世纪20年代在广州创立画室「天风楼」授画,弟子各有所成。高奇峰辞世后,弟子每逢先师冥诞皆举办合作画展,以纪念教泽。再如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代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1912-2000)、赵少昂、黎雄才(1910-2001)、杨善深各居住粤港两地,有三十年不曾见面,难得再会于香港,遂提议创作一批合作画,作为重聚的纪念。当时粤港两地交流仍有不便,由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杨奇居中协助,将合画作品辗转交换于四人之间,终得近百佳作,且于1983年在香港大学举行展览,蔚为空前鉅制。由此可见,合作画既能促进画家之间的艺术交流,更是凝聚画派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