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缘.画意
浏览选项

最近浏览

{{removeNBSP(item.name)}}
瓷缘.画意
浏览选项:
最近浏览
{{item.name}}

简介

缘起


每人作五十只合作十只(十日内可毕其事),在港举行瓷碟展览,实为创举。其成绩必佳(壁中可陈列画件),所费时间无多,有此惊人创举,且于吾国瓷业贡献至大,抑亦吾曹之责任也。


赵少昂致杨善深信札
约1945年至1948年
《春风草堂所藏翰札》


约七十多年前,赵少昂(1905-1998)曾兴致勃勃,密密构思一个「惊人创举」,便是与杨善深(1913-2004)合办瓷碟画展。或者对于两位画家而言,筹展之事未必需要太多时间,但人世的因缘际会却不在掌握之内,往后虽然他们曾多次合办书画展,但是绘瓷合展最终却未能在有生之年成事。


香港文化博物馆获赵少昂家人和「粤东磁厂」的协助,结集两位大师的合作画及绘瓷作品,促成是次「瓷碟画展」,分期展示二人在1950年代创作的合作画共四十余幅,以及1960年代至1980年代他们在「粤东磁厂」的绘瓷作品。斯人已去,时不復再,这些作品见证二人深厚的友情和艺术对话,也为岭南画派的艺术发展与本地广彩瓷器的关系补充珍贵资料。


瓷.画细说当年情


早在1940年代,仍在广州居住的赵少昂已认识杨善深,并曾多次举办联展。1948年赵少昂移居香港,在九龙太子道復设「岭南艺苑」,并与早已定居香港的杨善深交往更见频密,杨氏常往艺苑探望赵氏,二人谈画论道,挥毫濡墨,促成不少合作画。


合作画可谓友情交心的印证。是次展出的合作画,笔墨阴阳轻重互为补足,不但是视觉上的交谈,更是一份深厚友谊的凭据。从题款所知,大部分作品都在「岭南艺苑」写成,有些更是杨善深适逢来访,在正值作画的赵少昂作品上,即席添笔而成。这种相知相遇、不拘小节的情谊,实非酬酢式的合作画能相提而论。


赵少昂曾说:「合作的作品充满趣味,因每位艺术家各有个性,构思不同。」杨善深也曾说:「合作就是合作,不要有霸气,像做人一样懂得谦虚是重要的。」他们深明合作精神,又通晓友人个性,故能在作品中各自发挥所长,既能彰显二人的风格,又浑而为一,达至佳境。这种艺术对谈背,呈现了二人合作无间的默契和一种谦虚宽容的待人处世修养。


而合绘彩瓷更是二人独特的艺术探索之举,是次展出的《月夜草虫》、《疎竹寒蝉》及《白描竹与小虫》,都是他们在「粤东磁厂」合制的彩绘瓷作,杨善深勾画竹树草丛,赵少昂则添写昆虫和题字。当中亦有不少是杨善深送赠挚友或赵夫人的彩绘瓷,例如《雄鸡》、《生鱼》、《虾》及《双鱼图》,彷彿细说着昔日他们雅集聚会谈画论艺的美好时光。


岭南画家与「粤东磁厂」


岭南画派与广彩瓷早有渊源。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盛行于清代,指的是以景德镇运到广州的素白釉瓷胎,加彩二次烧制而成的釉上彩瓷器。岭南画派始创人高剑父(1879-1951)及高奇峰(1889-1933)等曾在1908年至1911年间,于广州成立「广东博物商会」,以广彩作坊掩护,为同盟会筹集经费,并在烧窰处配制弹药,协助革命活动。《粉彩螳螂纹碟》为高剑父的作品,碟底印有商会款识,《粉彩牡丹纹瓶》也应是他同期作品。


高奇峰的弟子赵少昂对瓷画也充满兴趣,认为国画与瓷艺结合,既能上承老师志业,亦便于长久保存作品。同期,「粤东磁厂」创办人曹侣松于1928年把广彩业务移往香港,成为香港第一间瓷器厂。1950年代由其儿子曹荣枢管理业务,来结识了赵杨二人,开展了这段瓷缘。


当时「粤东磁厂」位于深水埗大窝坪半山上,二人常借友人驾车之便,结伴上山绘瓷。曹荣枢提供产自日本名古屋的白瓷给他们绘画,并为彩绘颜料作特别配方及烧制作品,部分瓷碟底部更印有「粤东磁厂」商号。投桃报李,他们每次总会写赠作品给曹荣枢作纪念,例如《石榴》、《宫女图》及《月夜草虫》就是他们赠予曹荣枢或其夫人的作品。


传统广彩装饰性强,纹样繁密,而赵杨二人的彩绘瓷则是他们国画艺术的延伸。部分瓷碟还配置铁鈎,以便像画作般挂在墙上观赏,正如赵少昂画室原貌陈列的瓷碟一样。赵少昂擅长利用撞水、撞粉技巧,再细緻描绘细节,而杨善深则喜画雄鸡、鱼类及白描人物等题材,风格迥异,各得其趣。


二人与「粤东磁厂」一直交往数十年,他们多隔两三年便结伴到厂绘瓷,而杨善深更每隔两年便携同学生往厂中示范授课。他们在绘瓷艺术上的尝试,为本地承传的岭南画派与广彩瓷编写了另一段故事,也为艺术创作形式开闢蹊径。


推介特藏
推介展览
{{browsingName}}
全部项目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
检视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简介

缘起


每人作五十只合作十只(十日内可毕其事),在港举行瓷碟展览,实为创举。其成绩必佳(壁中可陈列画件),所费时间无多,有此惊人创举,且于吾国瓷业贡献至大,抑亦吾曹之责任也。


赵少昂致杨善深信札
约1945年至1948年
《春风草堂所藏翰札》


约七十多年前,赵少昂(1905-1998)曾兴致勃勃,密密构思一个「惊人创举」,便是与杨善深(1913-2004)合办瓷碟画展。或者对于两位画家而言,筹展之事未必需要太多时间,但人世的因缘际会却不在掌握之内,往后虽然他们曾多次合办书画展,但是绘瓷合展最终却未能在有生之年成事。


香港文化博物馆获赵少昂家人和「粤东磁厂」的协助,结集两位大师的合作画及绘瓷作品,促成是次「瓷碟画展」,分期展示二人在1950年代创作的合作画共四十余幅,以及1960年代至1980年代他们在「粤东磁厂」的绘瓷作品。斯人已去,时不復再,这些作品见证二人深厚的友情和艺术对话,也为岭南画派的艺术发展与本地广彩瓷器的关系补充珍贵资料。


瓷.画细说当年情


早在1940年代,仍在广州居住的赵少昂已认识杨善深,并曾多次举办联展。1948年赵少昂移居香港,在九龙太子道復设「岭南艺苑」,并与早已定居香港的杨善深交往更见频密,杨氏常往艺苑探望赵氏,二人谈画论道,挥毫濡墨,促成不少合作画。


合作画可谓友情交心的印证。是次展出的合作画,笔墨阴阳轻重互为补足,不但是视觉上的交谈,更是一份深厚友谊的凭据。从题款所知,大部分作品都在「岭南艺苑」写成,有些更是杨善深适逢来访,在正值作画的赵少昂作品上,即席添笔而成。这种相知相遇、不拘小节的情谊,实非酬酢式的合作画能相提而论。


赵少昂曾说:「合作的作品充满趣味,因每位艺术家各有个性,构思不同。」杨善深也曾说:「合作就是合作,不要有霸气,像做人一样懂得谦虚是重要的。」他们深明合作精神,又通晓友人个性,故能在作品中各自发挥所长,既能彰显二人的风格,又浑而为一,达至佳境。这种艺术对谈背,呈现了二人合作无间的默契和一种谦虚宽容的待人处世修养。


而合绘彩瓷更是二人独特的艺术探索之举,是次展出的《月夜草虫》、《疎竹寒蝉》及《白描竹与小虫》,都是他们在「粤东磁厂」合制的彩绘瓷作,杨善深勾画竹树草丛,赵少昂则添写昆虫和题字。当中亦有不少是杨善深送赠挚友或赵夫人的彩绘瓷,例如《雄鸡》、《生鱼》、《虾》及《双鱼图》,彷彿细说着昔日他们雅集聚会谈画论艺的美好时光。


岭南画家与「粤东磁厂」


岭南画派与广彩瓷早有渊源。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盛行于清代,指的是以景德镇运到广州的素白釉瓷胎,加彩二次烧制而成的釉上彩瓷器。岭南画派始创人高剑父(1879-1951)及高奇峰(1889-1933)等曾在1908年至1911年间,于广州成立「广东博物商会」,以广彩作坊掩护,为同盟会筹集经费,并在烧窰处配制弹药,协助革命活动。《粉彩螳螂纹碟》为高剑父的作品,碟底印有商会款识,《粉彩牡丹纹瓶》也应是他同期作品。


高奇峰的弟子赵少昂对瓷画也充满兴趣,认为国画与瓷艺结合,既能上承老师志业,亦便于长久保存作品。同期,「粤东磁厂」创办人曹侣松于1928年把广彩业务移往香港,成为香港第一间瓷器厂。1950年代由其儿子曹荣枢管理业务,来结识了赵杨二人,开展了这段瓷缘。


当时「粤东磁厂」位于深水埗大窝坪半山上,二人常借友人驾车之便,结伴上山绘瓷。曹荣枢提供产自日本名古屋的白瓷给他们绘画,并为彩绘颜料作特别配方及烧制作品,部分瓷碟底部更印有「粤东磁厂」商号。投桃报李,他们每次总会写赠作品给曹荣枢作纪念,例如《石榴》、《宫女图》及《月夜草虫》就是他们赠予曹荣枢或其夫人的作品。


传统广彩装饰性强,纹样繁密,而赵杨二人的彩绘瓷则是他们国画艺术的延伸。部分瓷碟还配置铁鈎,以便像画作般挂在墙上观赏,正如赵少昂画室原貌陈列的瓷碟一样。赵少昂擅长利用撞水、撞粉技巧,再细緻描绘细节,而杨善深则喜画雄鸡、鱼类及白描人物等题材,风格迥异,各得其趣。


二人与「粤东磁厂」一直交往数十年,他们多隔两三年便结伴到厂绘瓷,而杨善深更每隔两年便携同学生往厂中示范授课。他们在绘瓷艺术上的尝试,为本地承传的岭南画派与广彩瓷编写了另一段故事,也为艺术创作形式开闢蹊径。


推介特藏
推介展览
{{browsingName}}
全部项目
检视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项结果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