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工资及生活费用
政府自1931年起收集劳工薪酬和生活开支的资料。1930年代月薪港币15至50元的非技术工人中,每月衣、食和住的支出为港币10至12元;月薪港币25元的非技术劳工夫妻,每月生活必需开支为港币17至20元。政府知道香港不少工人生活清苦,某些行业的工资不合理的偏低。
1939年,香港首任劳工事务主任提供劳工生计的首份全面评估。为了调查工人的生活实况,主任访问了不同行业的人士,包括小贩、苦力、外勤人员、工厂工人、销售员、船坞工人、店员、家佣、白领僱员、农夫和渔民等。他发现工人大多是祖籍粤省各地的移民,在狭小的环境生活,或与人共用床位,或是屈居于阁楼和板间房,在家庭分离的状态下生活。
那些工人每日工作10至13小时,月薪由港币2元至45元不等。大部分女工属于非技术的件工,每日赚取港币0.2至1元。司机、木匠、泥水匠、铜匠、锅炉匠等技术男工的月薪是港币0.8至1.8元。某些男工属于长工,月薪港币数十元至逾百元不等,并享有免费食宿。
工资及生活费用
政府自1931年起收集劳工薪酬和生活开支的资料。1930年代月薪港币15至50元的非技术工人中,每月衣、食和住的支出为港币10至12元;月薪港币25元的非技术劳工夫妻,每月生活必需开支为港币17至20元。政府知道香港不少工人生活清苦,某些行业的工资不合理的偏低。
1939年,香港首任劳工事务主任提供劳工生计的首份全面评估。为了调查工人的生活实况,主任访问了不同行业的人士,包括小贩、苦力、外勤人员、工厂工人、销售员、船坞工人、店员、家佣、白领僱员、农夫和渔民等。他发现工人大多是祖籍粤省各地的移民,在狭小的环境生活,或与人共用床位,或是屈居于阁楼和板间房,在家庭分离的状态下生活。
那些工人每日工作10至13小时,月薪由港币2元至45元不等。大部分女工属于非技术的件工,每日赚取港币0.2至1元。司机、木匠、泥水匠、铜匠、锅炉匠等技术男工的月薪是港币0.8至1.8元。某些男工属于长工,月薪港币数十元至逾百元不等,并享有免费食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