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家族传授
琴学以清末满族镶白旗人庆瑞(1816-1875)为始的容氏家族,祖籍黑龙江,第三代容心言于1950年代移居香港,其家族传承琴学已六代,迄今近二百年。
容氏子孙皆年幼学琴,而传授琴艺的方式,基本是口传手授,即不用琴谱,教琴者示范弹奏一句数次,学琴者专心聆听,牢牢记着指法、节奏与徽位,然后模仿弹奏出来。只要勤加练习琴曲,掌握了基本指法运用和乐曲节奏的处理,当进一步翻阅家传琴谱时,便能将曲谱内隐藏的节奏,轻而易举地演绎出来。容氏子孙自幼听琴,熟悉琴曲节奏,有助指法运用;又因师承自家传,指法随时得到纠正;而年幼学琴,更可尽早练好基本功。此为容氏学琴之窍门。
容氏家族传有庆瑞、李芝仙(庆瑞侧室)、容心言及容思泽之琴谱。其中曲目包括〈塞上鸿〉、〈平沙落雁〉、〈水仙〉、〈雁度衡阳〉、〈普庵咒〉和〈鹿鸣操〉等。其家族琴风别树一帜,节奏多为散板,左手指法独特,大量运用「吟」和「唤」等技巧,使琴曲绵延不绝,善于表达凄怨悲鸣之情感。
家族传授
琴学以清末满族镶白旗人庆瑞(1816-1875)为始的容氏家族,祖籍黑龙江,第三代容心言于1950年代移居香港,其家族传承琴学已六代,迄今近二百年。
容氏子孙皆年幼学琴,而传授琴艺的方式,基本是口传手授,即不用琴谱,教琴者示范弹奏一句数次,学琴者专心聆听,牢牢记着指法、节奏与徽位,然后模仿弹奏出来。只要勤加练习琴曲,掌握了基本指法运用和乐曲节奏的处理,当进一步翻阅家传琴谱时,便能将曲谱内隐藏的节奏,轻而易举地演绎出来。容氏子孙自幼听琴,熟悉琴曲节奏,有助指法运用;又因师承自家传,指法随时得到纠正;而年幼学琴,更可尽早练好基本功。此为容氏学琴之窍门。
容氏家族传有庆瑞、李芝仙(庆瑞侧室)、容心言及容思泽之琴谱。其中曲目包括〈塞上鸿〉、〈平沙落雁〉、〈水仙〉、〈雁度衡阳〉、〈普庵咒〉和〈鹿鸣操〉等。其家族琴风别树一帜,节奏多为散板,左手指法独特,大量运用「吟」和「唤」等技巧,使琴曲绵延不绝,善于表达凄怨悲鸣之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