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香港第一套通用邮票及新增面值
开埠初期,香港的邮政服务由英国殖民地部直接管理,并无自行发行邮票。直至一八六二年十二月八日,香港首套邮票终于面世,式样仿效英国通用邮票,以维多利亚女皇的头像为主图,採用无水印纸凸版印制,翌年起才改用防伪的水印纸张。
这套邮票最初只发行七种面值,根据当时使用的主要邮资率来订定,配以不同颜色。邮票上有「香港」和中文面值字样,是英国印刷公司的制版工匠根据港府提供已放大的笔划字样雕刻而成。「先时」是「cents」昔日的音译,意思是「仙」或「分」,邮票面值由二先时至九十六先时不等。其后由于国际匯率转变,以及新邮递路线开通和香港加入万国邮政联盟等因素令邮资时有增减,于是香港邮票在维多利亚女皇时期陆续新增不同面值,同面额的邮票亦不时换上新颜色。
香港第一套通用邮票及新增面值
开埠初期,香港的邮政服务由英国殖民地部直接管理,并无自行发行邮票。直至一八六二年十二月八日,香港首套邮票终于面世,式样仿效英国通用邮票,以维多利亚女皇的头像为主图,採用无水印纸凸版印制,翌年起才改用防伪的水印纸张。
这套邮票最初只发行七种面值,根据当时使用的主要邮资率来订定,配以不同颜色。邮票上有「香港」和中文面值字样,是英国印刷公司的制版工匠根据港府提供已放大的笔划字样雕刻而成。「先时」是「cents」昔日的音译,意思是「仙」或「分」,邮票面值由二先时至九十六先时不等。其后由于国际匯率转变,以及新邮递路线开通和香港加入万国邮政联盟等因素令邮资时有增减,于是香港邮票在维多利亚女皇时期陆续新增不同面值,同面额的邮票亦不时换上新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