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新界的村落──木棉下村
荃湾青山路旁从前有条木棉下村。约三百年前,木棉下村就有人居住,据说村民从福建迁入。又因村前有几株木棉,便取名为木棉下村。不像杨屋村和三栋屋村,木棉下村并没有在荃湾的历史留下太多痕迹。花开花落,木棉下的村民,靠着些田地,默默过了许多年。
战后,荃湾到处大兴土木,木棉下村也起了变化。市政工程使街道高低不一,木棉下村因而常遇水浸。而且,愈来愈多人搬到此村。有调查估计,五十年代的木棉下村住了五千多人,他们在村内搭建山寨厂,大大影响居住环境。
1978年,政府决定在荃湾建地下铁,工程迁徙了大量村民和许多工厂店铺。这条被称为「最工业化的村落」也得让路。几经波折,移到邻近芙蓉山处。
曾经盛开木棉的村庄,现在已是荃湾地铁站旁的南丰中心。
新界的村落──木棉下村
荃湾青山路旁从前有条木棉下村。约三百年前,木棉下村就有人居住,据说村民从福建迁入。又因村前有几株木棉,便取名为木棉下村。不像杨屋村和三栋屋村,木棉下村并没有在荃湾的历史留下太多痕迹。花开花落,木棉下的村民,靠着些田地,默默过了许多年。
战后,荃湾到处大兴土木,木棉下村也起了变化。市政工程使街道高低不一,木棉下村因而常遇水浸。而且,愈来愈多人搬到此村。有调查估计,五十年代的木棉下村住了五千多人,他们在村内搭建山寨厂,大大影响居住环境。
1978年,政府决定在荃湾建地下铁,工程迁徙了大量村民和许多工厂店铺。这条被称为「最工业化的村落」也得让路。几经波折,移到邻近芙蓉山处。
曾经盛开木棉的村庄,现在已是荃湾地铁站旁的南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