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貨幣
最近瀏覽

二次大戰前的香港貨幣

香港與中國經貿活動頻繁,十九世紀末已有超過半數香港發行的貨幣在中國流通,港元採用銀本位幣制,並維持了七十多年。一八六六年後香港停鑄一文(或一千)銅幣,當時除了一仙銅幣以外,所有香港硬幣都以白銀鑄造。至一九三五年以前,硬幣在金屬成分維持不變,只是隨着年代遞變而增減重量、擴縮體積、重排文字或更換幣面上的英皇肖像。在紙幣方面,發鈔銀行一度由六家,縮減至只有滙豐和渣打,有利銀行停止發鈔二十年後於一九一二年恢復發鈔,發鈔銀行增至三家。至一九三五年十一月,香港跟隨中國放棄銀本位幣制,成立外匯基金,向公眾人士收購白銀以換取英鎊作為發鈔儲備。自此,香港硬幣不再以白銀鑄造,並首次出現政府紙幣。銀行鈔票自該年起,正式納入為香港的法定貨幣。

戰前的香港硬幣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香港硬幣上的英皇肖像有多次轉變,包括一九零二年的愛德華七世、一九一九年的喬治五世及一九三七年的喬治六世。一九零五年後二毫停鑄,硬幣的面額只剩下一仙、五仙、一毫及五毫四種。自一九零五年起,「龍洋」已廣泛使用,原來在中國流通的大批香港硬幣回流,因此港府暫停訂製輔幣,並為遏止其貶值而回收。一九三五年港府放棄銀本位,香港硬幣由白銀改用紅銅鎳合金及鎳鑄造,並加入「安全邊」設計以防偽造。至一九三七年英國貿易銀元剔除於法定貨幣之外,香港硬幣統一由港府發行。

戰前的香港紙幣

自一八九五年港府收緊銀行發鈔權後,香港一度只有滙豐和渣打兩家認可發鈔銀行。有利銀行於一八九二年停止發鈔,至一九一二年才重新發行鈔票。在二十世紀初,香港鈔票經已大量在境外流通,特別是華南地區。從一九二六年起,港鈔加入窗口水印的防偽特徵。隨着一九三五年外匯基金成立,發鈔銀行須把庫存的白銀存放於基金內,以換取負債證明書作為發鈔憑據。自此發鈔銀行須向紙幣持有人付還等值白銀的規定,成為歷史陳迹。紙幣發行亦不再是銀行專利,港府於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一年曾發行一元及以下面額的紙輔幣。

圖片


  • 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香港分行的高級職員和買辦

  • 有利銀行的香港職員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第三代總部大樓奠基儀式

  • 英皇愛德華七世加冕右側半身像香港一仙硬幣(1902年)(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