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英

廖桂英
前興華電池廠女工領班

性別:
出生年: 1934
受訪時年齡: 79
教育程度: 不詳
主要職業: 工廠工人
訪談主題: 工業,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興華電池廠20多年的工作生涯

廖桂英1934年生於順德,工作生涯的主要在興華電池廠渡過,當年她經常在廠房附近徘徊。入職時興華電池廠位於旺角道,6年後工廠搬至土瓜灣,她亦跟隨到土瓜灣返工,當時她仍未滿20歲。廖桂英一直住在旺角,廠房搬到土瓜灣後,她每天沿天光道走到土瓜灣道近海心廟的工廠上班。20歲時她與同在興華工作的丈夫結婚,結婚時廠房已搬往土瓜灣。

廖桂英在土瓜灣的興華工廠工作達20多年,後期更升職為部門主管。1974年由於女兒結婚,並誕下兒子的關係,當時約40歲的廖桂英選擇退休照顧孫兒,她退休時興華仍未倒閉。當時興華的廠房分前座和後座,兩座互通,前座大廈共6層,有實驗室、藥房、紮線廠房、包裝廠房等,廖桂英在前座工作,她不太清楚後座的情況。廖桂英當時在浸水部工作,部門有一條流水線,線上運送鐵盆盛着的電池,她站在流水線旁,負責倒漿(編按: 電糊液)入電池芯,再用紙皮封口。

除在浸水部工作約7年外,她亦曾經在不同部門工作,例如她曾在電池殼底紮字粒,又負責過包裝工作,總之如有部門人手不足,她便會去幫手。廖桂英形容這些工序其實相當簡單,只需看別人示範1、2次便足夠。她指出昔日工人之間甚少鬥爭等事,大家只顧自己的工作,她亦沒有任何特別開心或不開心的感覺。興華的女工人數比男工多,幾乎整個廠房都是女工,男工主要負責啤殼或在藥房工作。




標題 興華電池廠20多年的工作生涯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1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1
興華電池廠女工午飯地點: 下鄉道寮仔和海心廟排檔

 廖桂英每天早上7點上班,12點是午飯時間,工人有1個小時休息,午飯時她會到不同地方吃飯,當時土瓜灣有很多的寮仔提供午飯,主要集中在下鄉道附近,大部份女工到這些地方用膳,價錢各有不同,大約是3至5元,有飯有餸,午飯後工作至6時左右。遇上趕貨的日子便要加班,不過情況不常見。加班一般是1、2小時,廖桂英更試過在清晨5點上班。如有女工清晨便回廠工作,廠方在7時便給每人派兩片麵包作早餐。(編按:下鄉道寮仔售賣的餸菜主要分3元和5元兩種,3元的是較易煮的餸菜如炆薯仔,5元餸菜可能有魚。寮仔佔據整條下鄉道,它們用棚搭建,同時亦提供枱櫈給前來的工人食飯。)

廖桂英和其他女工有時在午飯時間到海心廟,昔日海心島未填海前,要在碼頭坐船才可到達。海心島除了廟和山外,還有不少賣小食和飲品的檔口,同時提供打麻雀的服務,晚上更有海鮮供應。有時女工即使下班後,亦到海心廟食晚飯、打麻雀。廖桂英指一般女工在午飯時才有機會外出,平日都在廠房內工作。她只從街上招牌知道興華附近有數間工廠,例如偉倫紗廠和捷和鋼鐵廠等,對於廠內情況也不清楚。雖然興華女工沒有穿制服,但當時各工廠的下班時間相若,而且廖桂英在興華工作多年,經常出入廠房,因此很多其他工廠的工人都知道她是興華的工人,不過廖桂英對此未有特別自豪,認為做好工作就可以。




標題 興華電池廠女工午飯地點: 下鄉道寮仔和海心廟排檔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1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2
興華女工在午飯時間和放工後的消閒活動

廖桂英回想當時學懂打麻雀不久便上癮,因此在午飯時間經常只買一份三文治,便到海心廟打麻雀,然後回廠繼續工作。當時女工一般以4個為1組,到海心廟的士多租用麻雀枱,士多本來只提供飲品和小食,後來才提供麻雀枱供女工玩樂,每張枱的租金大約2至3元,因此平均每人只需付1元,有時士多更包雀友的午飯和晚飯。 海心廟島上有不少艇家居住,其住所只是臨時用棚搭建的。

當時的女工除了到海心廟外,亦經常到上鄉道和下鄉道一帶的檔口閒逛,售賣的貨物種類繁多,例如有瓜、菜、肉等食物,可供女工買回家煮飯;亦有砵食糕、薄餅等小食,同時亦售日用品、玩具等生活用品。每當午飯或放工時間,不少人推車或拿行李喼在街上擺賣,當來顧客人潮散去後,他們便立即離開。當時興華的一般男工及高級員工都在廠房頂樓的飯堂吃飯,由廠方包伙食。每當午飯時間,職員將飯菜放在枱上,員工來到食堂,便自動到指定的座位用餐。當時工人亦可帶飯回廠,工廠廚房提供蒸飯的服務,工人先在飯盒上寫上自己名字,然後廚房用一個大蒸籠把工人帶來的午飯蒸熟,工人再取回各自的午飯。飯盒大多是不鏽鋼的鐵兜。




標題 興華女工在午飯時間和放工後的消閒活動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3
認識同在興華工作的丈夫。工友的上班交通和工餘活動

廖桂英的母親和很多親戚都在興華電池廠工作,而她和丈夫亦在廠內認識。丈夫在興華擔任師傅前,曾在藥房工作,剛好廖桂英的母親亦在藥房工作,因此兩人便有相識的機會。兩人當時一起去旅行,閒時又到油麻地的廣智戲院看工餘場。當時興華仍在旺角,他們經常在下班後,一起由旺角走路到油麻地看戲。另外,他們有時更從旺角步行到荔園遊玩。結婚後2年大女兒出世,由廖桂英的母親照顧。廖桂英在旺角的住所高峰時期曾一共住了8個人(編按:廖桂英共有4女1子,加上他們夫妻以及廖桂英母親,全家共有8人)。

廖桂英指不少工友都跟她住在旺角附近,但住得很遠的亦有,不過她不太清楚確實的情況。興華由旺角搬至土瓜灣後,幾乎所有工人願意一同搬往新廠上班,因當年很難才找到工作。廠房搬到土瓜灣後,由於沒有廠車的關係,廖桂英每天要由旺角出發,沿天光道步行半小時回廠。廖桂英廠內最要好的朋友都是同部門的女工,她和其他部門的工人關係一般,因為較少機會溝通,只有很少其他部門的朋友。她平時跟朋友的活動都是食飯、買東西,不用趕回家煮飯時,便到上鄉道的檔口行逛,購買需要的物品。(編按:廖桂英補充,除了走路外,亦可乘11號巴士返工,後期丈夫買了一部「錢七」,即舊式私家車,上下班就以私家車代步)




標題 認識同在興華工作的丈夫。工友的上班交通和工餘活動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社區
記錄總長 5分5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4
從女工升職管工後生活上的轉變

廖桂英最初做女工時工資以日薪計算,每日工資約10多元,每個月便有300多元。其後升職成為管工後,工資便升至500多元。升職後她每天都在工廠飯堂食午飯,此後午飯時她沒有到處遊逛,也沒有到海心廟等地方,因為食飯時間較以往長,加上所有工人同枱食飯,她不好意思吃完飯立即離枱。她午飯後大多小睡片刻,或到工廠附近散步。雖然她與任職師傅的丈夫都可在飯堂食飯,但兩人午飯時間不同,因此只有上班和下班時才會一起。

跟廖桂英一同到海心廟打麻雀的朋友,部份繼續做工人,部份亦與她一樣升職,不過隨着大家要照顧小朋友,彼此的聯絡就漸漸減少。事實上廖桂英在升職前,曾有轉工的念頭,當時她知道假髮業收入高,曾有意轉行,但由於學製作假髮初期,需要付一筆學費,學習期間更沒有薪金,她就放棄了轉行打算,其後她升職加薪,更確立她不轉行的信念。當時廖桂英雖在土瓜灣上班,但她最遠也只走到上鄉道和下鄉道,甚少去珠江戲院和工聯會辦事處一帶行逛,亦很少去紅磡,每年最多只去1至2次。她出沒的地方集中在旺角,例如新填地街和旺角街市等。另外,由於老闆早已指示員工不許加入任何工會組織,廖桂英工作生涯從未加入過任何行業工會。




標題 從女工升職管工後生活上的轉變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社區
記錄總長 5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5
女工領班的職責。興華工人的流動性
在興華電池廠工作生涯的中後期,廖桂英升級至領班一職。領班需要分配工人的崗位,監督工人的工作和教導新人;如果有工人去洗手間的話,需要臨時頂替她們的崗位;發覺部門人手不足時,便要通知總管。因此廖桂英指所謂領班其實是「大雜工」,需要認識所有的工序。自從工廠各部門增設機器後,工廠再甚少請新人,但因機器化而多餘出來的員工不會被解僱,但會被調到其他部門工作。廖桂英在興華工作多年,很少見工人辭職,只有部份較年輕的員工因假髮、製衣行業工資較高而轉行。已婚女工一般思想較保守,不想付錢學習新知識和技術,大多選擇留在興華。廖桂英初期是日薪工人,升職後變為領月薪,她也不願離開工廠。她指20多年間興華附近的工廠不斷清拆、搬遷,很多工廠大廈改為興建住宅,例如偉恆昌新邨。當年在土瓜灣十分興旺的臨時檔口和寮仔等,亦隨着工廠的拆卸而消失。



標題 女工領班的職責。興華工人的流動性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6分3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6
興華電池廠的工人籍貫和入職途徑
廖桂英認為與土瓜灣的廠房相比,興華在旺角的廠房較殘舊,而且由於近大坑渠,經常發出臭味。廠房搬到土瓜灣後,雖然她每天上班要走一段路,但新廠房地方大,環境亦十分舒適。後期電池廠實行自動化,所有以往人手處理的工序改由機器負責,工人只需監測機器的運便可。

廖桂英和興華電池廠的老闆都來自順德,不過鄉下不同。她指老闆不會刻意只請順德人,不計較工人出身,反而以前不少人可透過親戚的介紹入廠工作,例如廖桂英曾介紹女兒入廠做暑期工,當年工廠透過關係請暑期工。老闆亦不會請童工,因此入工廠的大多已是青少年,身型不會過於細小。興華員工一般是20歲入職,其後工作至50歲退休。如果工人因事需要請假,只需通知管工便可,但當天沒有工資,甚少員工因小事而請假,只有家事或急事才告假。(編按:當時不少青少年因要賺取書簿費而做暑期工,當中又以女生為主,她們負責包裝、入盒等簡單的工作,有時被派往人手不足的部門)




標題 興華電池廠的工人籍貫和入職途徑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5分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7
興華工人的聯誼活動
興華電池廠的男工經常舉辦聯誼活動,例如他們組織了足球隊,1960年代工人獲准星期日放假後,男工又舉辦一日旅行等活動。主辦者通知各部門的部長活動詳情,再由部長向員工轉達。有興趣的工人可報名參加,先到先得,當年工人大多與家人參加活動。廖桂英指不少男女工人先在廠內認識,然後拍拖和結婚。她指當年男工很容易結識女工,有時約對方到戲院看電影,星期日又有機會一同旅行。另外,廖桂英透露昔日在小廠工作的女工,亦會結識其他工廠的工人,例如製衣廠的裁縫。(編按:當年男工自發舉辦旅行,他們租車去不同的地方例如鹿頸,工人報名參加時,可同時替家人報名,當時廖桂英經常一家參加一日旅。)



標題 興華工人的聯誼活動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4分4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8
離開興華的原因及其後生活
廖桂英不太喜歡管理的工作,認為要常常遷就不同的人很難適應,因此在六七暴動後不久,就決定辭職離開興華電池廠。其實她對興華沒有任何留戀,又沒有長糧、公積金等。辭職後廖桂英搬到新蒲崗啟明樓居住,同時亦在住所對面的玩具廠工作約1年多。玩具廠較電池廠相對乾淨,環境較好,同時由於在家中對面上班,因此每當午飯時間,她便步行回家食飯,下班後亦立即回家,不像以前到處行逛。在玩具廠工作約1年後,她就辭職全職照顧孫兒。



標題 離開興華的原因及其後生活
日期 09/05/2012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5分1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獲廖桂英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登錄號碼 TKW-LKY-SEG-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