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輝

李杰輝
水果蔬菜業職工會主席

性別:
出生年: 1945
受訪時年齡: 66
教育程度: 初中
主要職業: 果欄搬運工人
訪談主題: 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從焗蕉雜工到搬運咕哩的入行歷程
1945年李杰輝在東莞出生,在家鄉肄業至初中畢業,後從事糧倉管理工作。1970年李杰輝來港,獲姨丈介紹到油麻地果欄做焗蕉雜工,當時姨丈在利豐欄任職搬運工人。果欄批發東莞蕉、石岐蕉、江門蕉等品種,貨物經駁艇送到果欄碼頭,工人搬運回欄,每籮蕉重300至400斤。焗蕉雜工把貨物放入蕉槽,然後生火點香,利用煙薰去掉蕉膠,淋水冷卻蕉堆,然後打雪,令蕉肉變得紮實,蕉皮轉黃。李杰輝因經常斬蕉而腰痛,姨丈安排他轉任利豐欄的咕哩,20餘歲的他可勝任艱苦的搬運工作。欄舖「伙記」一般指長工,咕哩雖替固定的欄舖搬貨,但不被視為該欄的伙記。利豐欄是九龍果品公司其中一間成員欄,果品公司由10間大欄組成,是內地水果的指定批發商,經營貨種包括鴨梨、蘋果、鮮橙等華北貨。內地水果運抵本港後,成員欄按在果品公司的注資比例分配貨量。咕喱的薪金實際由果品公司支付,但欄商先行墊付,再向果品公司取款。咕哩支取件薪,按搬運貨物的重量計算金額。件薪由果品公司與工友制訂,替10間大欄搬運的咕喱領取同等工資。



標題 從焗蕉雜工到搬運咕哩的入行歷程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4分3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1
華北貨和華南貨的運輸流程

內地水果由大欄 (俗稱「大鱷」)組成的果品公司統購,大欄將貨物批發給細欄 (俗稱「鱷魚仔」)。鱷魚仔如要在大欄入貨,先在大欄登記戶口。內地水果分為華北貨和華南貨,兩者運輸途徑不同。華北貨循鐵路來港,抵達紅磡火車站大包米運輸公司的貨車點後(地名稱「大包米」),果品公司聘用艇家搬貨,艇家手執果品公司發給的卡號,到大包米搬貨上貨艇,駛入果欄碼頭。果品公司旗下的咕哩上船起貨,艇家將貨物托上咕哩肩膀,咕哩負重物走踏板上岸,完成搬貨任務。大欄的分貨員接過來貨,分給鱷魚仔的工友收運入欄。

華南貨來自惠陽、東莞和寶安等地,有荔枝、龍眼、杮、黑蔗、白蔗等,產自惠東寶的華南貨循陸路來港,經文錦渡入境,由文聯運輸公司的貨車運回果欄,停在東莞街、窩打老道或廣東道等處,果品公司派咕哩搬貨落地,手執貨紙的鱷魚仔工友取貨回欄,當天如無鱷魚仔取貨,則直接搬貨回欄。鱷魚仔將來貨賣給街市、小販等零售商(俗稱「街仔」),由鮮果運輸業聯會負責運貨。李杰輝替利豐欄搬過華南貨、華北貨等貨種。利豐欄經營華南貨、華北貨、金山貨(西貨)和東南亞貨,同時批發疏菜。




標題 華北貨和華南貨的運輸流程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3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2
昔日果欄碼頭的物流運作

昔日果欄的來貨以貨艇運到果欄碼頭。油麻地艇家既有個體經營,亦有受僱於船公司。貨艇按貨種分工,華南貨、華北貨、外國貨 (又稱「外果」、「西貨」)各由不同艇家負責,艇家不只替一位欄商運貨。1993年前,內地水果由果品公司統購,運內地貨來欄的艇家,由果品公司僱用和支薪。運載西貨的艇家由船公司支薪,欄商派員工到碼頭接貨,不必聘用艇家。來貨運抵碼頭後,咕哩上船搬貨回欄。咕哩替固定欄商工作是行規,搬運內地水果的咕哩由果品公司聘用。李杰輝是利豐欄的搬運咕哩,最初他任職其他欄舖的員工,離任前月薪是420元。他轉任咕哩後,月薪加至700至800元,咕哩支件薪,多勞多得,工時亦較欄舖員工短,他認為做咕哩較划算。他來港初住土瓜灣,後租住窩打老道3號的舊樓板間房,鄰近果欄,方便上班。

李杰輝入行做咕哩前,尚有「阿頭九五」之慣例,即咕哩頭抽取搬運費的5%。1970年代碼頭咕哩以「唱籌量沙」模式搬運。果品公司事前向貨艇派卡號,列明每艇運載的貨種和貨量。開工前咕哩頭到果品公司抄卡號,然後向上艇搬貨的下屬派籌(竹片或竹簽),咕哩執籌上艇,艇家方准其搬貨,從中核對數目,出錯由艇家負責。替不同欄商搬運的咕哩,手執不同顏色的竹片。「標松柴」是行內術語,意指咕哩與艇家合謀,偷取外國貨私賣。艇家批准咕哩不帶籌搬貨,咕哩上岸私藏貨物,後與艇家瓜分贓物或贓款。艇家向欄商解釋失貨時,就說成是船公司來貨不足,最後由船公司賠償。船公司為杜絕「標松柴」,派理貨員上艇點貨,並監視咕哩搬運過程。




標題 昔日果欄碼頭的物流運作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8分3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3
果欄碼頭咕哩的搬貨功夫

1972年李杰輝在果欄做碼頭咕哩,至今已近40年。他替批發華南貨和華北貨的利豐欄搬貨,以肩托和擔挑為主要的搬運方法。咕哩以「一膊三件」方式托運木箱或紙盒盛載的水果,例如橙、柑、蘋果、雪梨等華北貨。每件果貨約重20公斤,三件共重60公斤。栗子以麻包袋盛載,每包50公斤;蔗是一綑綑的包裝,咕哩直接從船倉托上岸。馬蹄以木箱包裝,每箱30公斤,只能擔挑,不能肩托。艇家將貨托上咕哩肩膀,俗稱「托膊」,咕哩肩上有托布墊護。馬蹄、荔枝、龍眼、沙田柚等貨以竹籮裝運,每籮重30公斤,咕哩以竹升擔上岸。

果欄的香蕉由「直水船」(即不用經駁艇埋岸的內地貨船)運至果欄碼頭,咕哩將一大捆蕉從船倉拋上躉船的船面,放入備好的大籮,每籮蕉重300至400斤,兩人一前一後以竹升擔抬,經跳板搬回岸上。後來蕉貨改用竹籮搬運,每籮30公斤。他認為當年一膊三件走跳板有趣: 「彈彈下、好好玩」。關鍵是不要走太快,不能側着腳走,要走八字型。昔日颱風吹襲時,咕哩如常工作。八號風球時只有大船停航,火車貨仍舊來港。刮風下雨時咕哩「一膊三件」走跳板時,如同走在搖搖板上。




標題 果欄碼頭咕哩的搬貨功夫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2分5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4
碼頭咕哩的工作流程和勞苦辛酸

果欄的物流工序分工精細。內地水果抵港後,先由艇家搬貨上船,駛至果欄碼頭停泊。果欄的咕哩上船起貨,將來貨搬至岸邊。欄舖的伙記出碼頭收貨,搬貨回欄。欄商將水果賣給「街仔」後,另由專人送貨。艇家和果欄咕哩分屬躉船貨艇運輸業工會和果菜工會。碼頭咕哩分長工和散工,長工是「無形包工」,為指定欄商工作。散工在旺季來貨較多時招請,平日可能負責其他搬運工序。內地水果由10間大欄組成的果品公司統購,公司的咕哩要時刻待命,待船埋岸時以啤牌和麻雀打發時間,每見船旗飄揚即大喊:「埋頭!」旋即上船起貨。舖工待咕哩起貨完畢才開工,有較多空閒消遣,甚至可離舖飲茶或看戲,請咕哩代勞送貨入欄。咕哩較果欄伙記辛勞,不斷上船起貨。

果品公司將咕哩分為三組,每組負責不同工序,工人輪流換組。第一組吩咐在船倉起貨,第二組在船面,第三組走踏板上岸。第一組工作量最大,要將貨物像打籃球般拋上船面,李杰輝年輕力壯,經常入倉底起貨。他認為最辛苦的是上「直水船」起貨。「直水」即貨物循水路直接由原產地運至油麻地果欄。直水船運載荔枝和香蕉為主,載貨量較大,起貨時間長,咕哩汗流浹背也不能休息。碼頭咕哩較少出意外,主要是墜海、鐵勾弄傷等小事。出事咕哩能否獲賠償,很視乎欄商是否有良心,一般欄商在商量後願賠償,例如寶和欄曾支付受傷咕哩的醫藥費。因長年辛勞搬貨,咕哩的肩膊及腰部多勞損,要自費求診,隨時因腰痛停工數天。




標題 碼頭咕哩的工作流程和勞苦辛酸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6分1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5
不同種類的果欄咕哩
李杰輝入行做咕哩前,行業尚有咕哩頭抽佣制度,俗稱「九五阿頭」。咕哩頭負責尋覓工人、分配工作和派籌,自己不用參與搬貨,從搬運費抽取5%為佣金,俗稱「零五水」。1970年代李杰輝入行時已沒有咕哩頭,只從咕哩中推舉識字較多者抄寫(船運入口水果數量)和向咕喱派發工作籌,儼如咕哩的領班,但被推舉者沒有佣金。利豐欄高峰時曾聘用13名咕哩,夏天西瓜、荔枝、龍眼來貨較多時,要增聘2、3名散工。散工的工資與長工一樣,開工1至2個月,大多是長工的熟人,務求做事可靠。夏季炎暑難熬,有地盤紮鐵工選擇來欄做散工。散工替固定的欄商工作是行規,但欄與欄之間可商議「借用」人手,但前提是散工掛單的欄舖沒有工作。散工無事做時,在欄打麻雀待命。



標題 不同種類的果欄咕哩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6
果欄運輸工人薪金的變化
內地貨和外國貨的薪酬調整機制不同。搬外貨的工人如申請加薪,前提是外國來貨商、果菜同業商會和果菜工會同意加薪價目表,在表上蓋章方能生效。國貨的搬運費如要上調,則要五豐行、果品公司、搬運工人三方面同意才成事。五豐行屬內地政府管轄,國家體恤工人,大多同意加薪,但申請時要提供埋據,例如工人生計困難等。加薪幅度約每件貨物增付搬運費1毫或數分。國貨搬運費增加後,外國來貨商亦隨之加付運費。欄商可向貨主(出口商)或顧客(收貨商)轉嫁搬運成本,有時更主動詢問工人是否加薪。昔日工人曾為加薪提出罷工,要求一般獲接納。19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衝擊果欄生意,搬運工上次加薪已是1995/1996年。去年工人申請加薪不果,原因是來貨商亦虧本,工資再漲可能令他們轉向超級市場賣貨,壓縮果欄的經營空間。近年超市賣水果後,欄商和咕哩的生計大受影響。超市可直接向來貨商(貿易行)入貨,再請昔日的艇家用拖頭運貨到超市,不必從欄商入貨。同時超市淘汰不少「街仔」(小型零售商),削減欄商的客源。欄商批發生意大跌,來貨量劇減,搬運工的工作量和收入亦大不如前。加上貨櫃普及後,減低運貨的人力需求,影響體力勞動者的生計。



標題 果欄運輸工人薪金的變化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9分1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7
搬運工人的工會組織
碼頭咕哩與欄舖伙記聯誼較少,咕哩只與工友相聚。欄商只為伙記提供伙食,不包咕哩。但果菜同業商會的會慶和欄組慶的組慶則邀請兩名咕哩赴宴。艇家組成的物流協會亦宴請咕哩,提供一圍酒席。果菜工會的前身是工友組,是搬運工人的互助組織。工友組設組長、執委、委員、場務等職位,以推舉辦法產生。由於會員人數多,投票前候選人先由積極人士推選。工友組成員主要是果品公司的咕哩,只要少部份搬西貨的工友。工友組每年會費約2、3元,五豐行責成果品公司,規定每件五豐行來貨徵收1仙的貨值,作為工友組的經費。中資機構支持工人參加工會,甚至替會員繳交第一次會費。李杰輝出碼頭做工時,已參加工友組,參加工會是理所當然之事。工友結婚和生子時,工友組送上紙尿片、奶粉和日用品;春節時則送臘腸、臘肉。工友生病時,工友組領導人前去探望;工友家庭經濟困難,工友組送米資助。工友組在假期舉行本地旅行,每年在新填地街金山樓聚餐。工友組中大部份成員同時參加倉庫碼頭職工會,1975年職工會分拆為果菜工會及倉庫碼頭工會。果菜工會的管理較工友組完善,工會是工人與果菜同業商會的對話平台,曾與商會商討增加搬運費。李杰輝出任過2屆果菜工會主席。



標題 搬運工人的工會組織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5分1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8
果欄的賭風與治安
1970年代油麻地賭風嚴重,石龍街後巷有一個大檔(賭檔的俗稱),有些果欄員工參與賭博,賭客主要是外人,大檔原址現已改為果欄。現時果欄內已裝設閉路電視,近3、4年賭檔基本絕跡。閒時搬運工人以樸克和麻雀為樂,果菜工會在石龍街尾設有工友休息室,工友在休息室聚腳耍樂,有船埋岸即開工。果欄人不容許外人在欄鬧事,李杰輝見過有賊人搶劫,逃跑時路經果欄,被工友毆打後才送官辦理。平時貨物放在舖門或街上,即使無人看管,也不會被偷。近年有不少外人來欄拍照,只要不阻礙欄舖員工和搬運工開工,一般不引起衝突。有時來貨商亦來拍照,或拍自己的貨物,或拍行家的貨物,比較品質和包裝。



標題 果欄的賭風與治安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1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09
1970年代果欄的水果產地
1970年代果欄的水果來自台灣、內地和外國。台灣貨有蕉、柑、橙、黑蔗和西瓜等。台灣蕉體型較大,但不夠香滑。台灣出產無核西瓜,當年內地出產量尚低。1980年末起,供港台灣貨減少。內地貨分華北貨和華南貨。華北貨主要有梨和蘋果,前者品種有鴨梨、雪梨、子母梨、推黃梨、白梨、香水梨,後者有國光蘋、紅蘋、雞冠蘋、槍蘋、山西蘋。現時品種已大為減少。華南貨產自廣東、廣西和福建等省,包括龍眼、荔枝、西瓜等季節性水果。荔枝品種有三月紅、妃子笑、白臘、桂味、糯米糍等。蘋果和梨從年初開始供應,至荔枝、龍眼出貨時斷貨,至8、9月再度來貨。龍眼、荔枝、西瓜在夏季出產,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梧州沙田柚、新彊哈蜜瓜和新疆提子供港。季節性水果供應兩個多月,是果欄搬運工人最繁忙的時候。1970年代的外國水果來自美國和泰國等地,主要有橙、蕉、提子和蘋果,現時外國貨來源地增多,智利、以色列、印度和南韓等國亦有來貨,唯獨欠缺前蘇聯。



標題 1970年代果欄的水果產地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0
果欄的全盛時期: 泰國貨船運毒、大欄兼營細欄
1970年代是果欄的全盛時期,一年四季中外來貨不絕,佛山、江門、湛江等地來貨循水路來港,惠陽、東莞、寶安等地來貨循陸路來港。任職搬運工人的李杰輝工作繁忙,在八月十五和農曆新年等旺季,每天工作長達16小時。他感慨當年不怕沒事做,只怕沒命做,搬完所有來貨才可收工。泰國橙以大盒、中盒和小盒包裝,英文代號分別為「L、N、S」。老輩咕哩不諳英語,把「L」說成「鋤頭」,「N」說成「凳仔」,「S」說成「蛇仔」。1970年代末,海關對泰國貨船檢查嚴格,以杜絕違禁品問題。某次載泰國橙的貨櫃運抵果欄,海關帶同緝毒犬及X光機入欄調查,聽見搬貨的咕哩大喊「鋤頭幾件!凳仔幾件!」,對行內術語摸不着頭腦。1970年代五豐行曾代理內地疏菜,李杰輝曾搬過幾年菜貨。他服務的利豐欄是果品公司成員欄,該東主又向小販等「街仔」(零售商)賣貨,在石龍街和廣東道開設細欄,在長沙灣又經營菜欄,身兼「大鱷」(大批發商)和「鱷魚仔」(小批發商)。現時油麻地所有欄商都是鱷魚仔。



標題 果欄的全盛時期: 泰國貨船運毒、大欄兼營細欄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1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1
運輸方式與果欄工作流程的演變

1970年代的果欄搬運工清晨在富如茶樓飲早茶,後到碼頭搬運外國貨(外果)。運外果的大船在海中心停泊,貨艇出海接貨,駛回油麻地果欄。8點果品公司與小批發商開盤議價,搬運工改搬內地貨,直至下午收工。早上工人搬運華北貨,貨物循鐵路來港,昨晚先從火車站運至果欄碼頭,留待翌日起貨和批發。午後工人搬運產自廣東和廣西的華南貨,貨物循水陸兩路來港。惠陽、東莞、寶安的來貨循陸路來港,貨物在文錦渡過關,由文聯運輸公司的汽車(文聯車)運至果欄,搬運工人卸貨落地。

江門、佛山、湛江、梧州、北海等地的來貨循水路來港,先停泊在香港島,再經駁艇運至油麻地。昔日果欄有一個專卸內地貨的小碼頭,避風塘第一次填海後,碼頭、躉船和跳板仍舊保留,1990年第二次填海令碼頭消失,自此全用貨櫃運輸。1980年代貨櫃普及,來貨由葵涌貨櫃碼頭運至果欄,以貨櫃車拖頭運輸,貨櫃在東莞街、石龍街、廣東道、渡船街、新填地街、上海街、四方街一帶落貨。外果的卸貨仍由昔日艇家經手,運輸方法雖變,艇家仍舊替來貨商服務。1970年代果品公司的成員欄只可批發國貨,利豐欄東主另開「永興欄」,專營外果批發。




標題 運輸方式與果欄工作流程的演變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4分1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2
貨櫃興起及碼頭填海後運輸方式的轉變
1970年代貨櫃興起,西貨較早採用貨櫃運輸,1984年已沒有散裝船來西貨。內地貨較晚轉用貨櫃,1980年代仍有細船和火車來貨。華北貨循鐵路供港,抵達紅磡火車站後,由大包米運輸公司的汽車運來果欄。「大包米」原是地名,指尖沙咀火車站對開海濱的範圍,後有一間貨車運輸公司以「大包米」命名,車身亦印上「大包米」三字。1990年代避風塘第二次填海,果欄碼頭消失,昔日咕哩走跳板的場面不再,艇家轉型做貨車司機和跟車工人。運華南果菜的貨船先西環停泊,再以貨車運回果欄或長沙灣疏菜批發市場。貨車駛達果欄後,當年的艇家搬貨落地,再由咕哩收貨回欄。



標題 貨櫃興起及碼頭填海後運輸方式的轉變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3
貨櫃運輸時代的果欄工作流程
來貨改用貨櫃運送後,初期貨櫃車晚上10點駛至果欄,搬運工提前至凌晨開工。開工前先到附近大牌檔和茶樓用膳。因應工人需要,「富如」、「得如」等茶樓提前營業。工人清晨4時開工,沒有固定收工時間,直至處理所有來貨。工人優先搬運金山貨(外國貨),然後是華北貨和華南貨。有些時節來貨多,欄舖經常擠滿,如有額外來貨,因貨櫃不能久留果欄,工人要看管卸在行人路的貨物,直至欄舖沽貨後,騰出空間擺放。為免無了期在街上看貨,搬運工競相提前開工,現時下午6時開工。果欄運作提早後,「街仔」(零售商)亦提早取貨。街坊曾投訴街邊卸貨的噪音問題,政府邀請搬運工友、商會、政府、區議員開會,決定在新貨櫃場卸貨。內地改革開發後,「鱷魚仔」(細欄)可自行到內地購貨,果品公司經營日趨困難,最終在1993年解散,結束五豐行統一代理內地貨的局面。



標題 貨櫃運輸時代的果欄工作流程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4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4
近年搬運工人的工作日程
現時李杰輝下午6時開工搬貨,工作至晚上11時,然後在工會幫忙收會費和車仔費,閒時小睡片刻,有工作時由工友喚醒。早上6、7時回沙田美林邨,飲早茶後回家,10時睡覺,約12時起床吃飯。下午4時由沙田乘車上班,5時在油麻地吃晚飯,6時前返回欄舖,準備開工。每天收工時間不固定。有些小型來貨商每天只來貨一、兩次,在果欄貨櫃場沒有固定的卸貨點,每次來貨入欄時,要偷偷借用同行的位置,因此必須提前在正常卸貨時間開工,事前來貨商要與欄商溝通。搬運工亦提早在6點前收貨,免得遲來收「籮底橙」。昔日沒有卡板,工人用肩膀托貨落櫃,現時已有卡板、手唧車、剷車等設備,減省工作時間。搬運工無事可做時,留果欄打麻雀待工。1970年代果欄每年只在農歷年初一休假,1980年代商會批准每兩週休假一天,現時每星期六休息一天。



標題 近年搬運工人的工作日程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1分3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5
油麻地果欄工作生涯回顧

李杰輝在油麻地工作數十年,養成一種對果欄的歸屬感。他每天生活單調,不外乎返工、食飯、睡覺,大部份時間在果欄渡過,甚少在油麻地其他地方活動,放假時回果菜工會打麻雀、看報紙。與熟悉的工友聊天時,話題離不開水果和果欄的人事。工友如遇重大困難,工會兄弟鼎力相助。欄商、欄舖伙記、搬運工友各自成伙。現時的年輕工大多是兼職,全職難以維持生計。

談及油麻地的氣味,李杰輝想起油麻地戲院的煙味。戲院每天上數場電影,當年未實行禁煙,散場時大門打口,煙味濃烈。他已習慣果欄的氣味,不覺得味道有如特別。他認為果欄的算盤聲是油麻地的獨特聲音。欄舖只有賣手能搖算盤,操算盤者一望而知是賣手。除了買賣時用算盤計價外,賣手亦把玩算盤,招徠客人。




標題 油麻地果欄工作生涯回顧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5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8
近年果欄批發生意的沒落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是果欄的全盛時期,近年內地改革開放,本地社會轉型,果欄批發生意式微。昔日內地入口外國貨,必須先經香港。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國貨可直接入口內地。外國水果優先賣往內地,賣不出的次貨才運回香港發售。現時即使有上貨供港,亦被採購員(行街)看中,運返內地發售。近年超級市場興起,衝擊果欄的生意。昔日不少街邊檔、小販檔賣水果,是欄商重要的生意來源,現時家庭主婦改到超市買水果,街邊的小零售商幾近絕跡。超市可直接從貿易行買貨,不經果欄入貨;或與部份大欄掛勾,議定上等貨先供應超市。欄商經營日趨艱難,尤以「鱷魚仔」(小批發商)為甚。現時咕哩開工作量大減,李杰輝任職的利豐欄高峰時聘13名咕哩,現只剩下3名。搬運工時縮短,咕哩收入減少,李杰輝開工只當做運動。不少搬運工轉行或退休,現時搬運工人的工會在職會員只有100餘人。



標題 近年果欄批發生意的沒落
日期 04/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7
週邊欄舖的擴張及果欄搬遷問題

油麻地果欄範圍以石龍街為中心,新填地街和窩打老道亦有不少週邊的欄舖,設於金堂大廈、華德大廈、東寶閣等樓宇的地舖。1970年代週邊欄舖較少,只有一間賣泰國貨的欄舖「華記」,位於新填地街富如茶樓地下,後富如拆卸,華記遷往華德大廈地下。茶樓原址興建東寶閣,新廈落成後,欄舖在地下開業。週邊欄商不少本來是果欄賣手,後來自立門戶,但在中心找不到舖位,於是在週邊租舖開業。虧本的欄商回欄打工,反覆打工和創業。果品公司解散後,內地水果市場開放,貨源及貨種增多。欄商自行北上入貨,在超級市場主導的環境下生存,經營超市不供應的水果,例如有些欄舖只賣賣西瓜、大樹菠蘿或沙田柚。週邊欄舖的搬運工人只有部份是果菜工會成員,他們可在欄舖待命,不必前往工會消閑。有些欄舖由伙記兼任搬運。

政府早於1970年代已提出搬遷果欄,計劃遷入長沙灣疏菜批發市場,欄商不願遷走,此事擱置至今已30年。中心範圍的欄商要求欄舖集體遷出,如果週邊欄舖不遷,客戶仍舊到油麻地入貨,打擊中心果欄的生意。不少中心欄商本身是舖主,分割舖位出租賺錢,遷欄後不但失去租金收入,還要向政府交租。搬遷後欄商或許要聘用新員工,有些老伙記在欄已工作數十年,熟悉各類水果的擺貨秘訣,欄商可在貨到後立即批出,搬遷後難免影響效率。李杰輝認為新欄經營方式可能有變,港島果欄搬遷後經營困難,油麻地欄商引以為戒。




標題 週邊欄舖的擴張及果欄搬遷問題
日期 08/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3分5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LKF-SEG-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