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炳元

廖炳元
退休餐館東主

性別:
出生年: 1946
受訪時年齡: 65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勞工
訪談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家族遷移背景。田心村的農舍。廖炳元的童年半工讀生活
1946年廖炳元生於沙田田心村,家族是寶安縣客家人,先輩曾在鶴藪、上水居住。祖父生有三子,廖炳元父親排行第三,當年父親和兩位伯父在上水村定居,擁有田產和房屋;1929年家族始遷入田心村定居,伯父和父親買地務農,三房分居而住,各建房屋。當時村屋大多是泥磚屋,以石頭為房基,石頭上再堆砌泥磚。泥磚由禾稈草混泥製成,村民先在泥地鋪木格,作為製造泥磚的模具,然後將禾稈草浸水,爛草墊在木格內,再牽牛在上踐踏,直至泥草混和變硬,形成一塊塊泥磚。廖炳元家屋佔地300呎,他與母親、一兄、一姐同住,廖炳元出生時父親已變賣田地,獨自搬到市區謀生;他自小替鄰里看牛和務農,賺取伙食 (約值日薪2元)。廖炳元10歲才上學,由於較同學年長,被嘲笑為「大牛龜」,老師批准他縮減學年,以兩年時間完成小一至小三。讀畢小三後他隨哥哥到市區謀生,當時哥哥做機器學徒。



標題 家族遷移背景。田心村的農舍。廖炳元的童年半工讀生活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區 |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5分5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1
田心村的姓氏。族群和物產。廖炳元的務農生活

戰後初年沙田各村人口疏落,田心村鄰近分佈着上澗口、下澗口、顯田 (現名顯徑)、劉屋、多石等村。沙田以雜姓村落為主,只有劉屋村和多石村 (曾姓)屬單姓村。廖炳元自幼離村謀生,中年以後才返回居住,不諎人名和地名的變遷,鬧出不少笑話。田心是一條雜姓村,有廖、韋、蔡、方、梁、李等姓,各姓村民聚集而居。全村人口約300人,圍頭人和客家人比例相約,大部份村民同時能操圍頭話和客家話,客家人俗稱圍頭話為「蛇話」。廖炳元是客家人,他除了操上述兩種語言外,亦講市區白話 (粵語),但他母親不講白話。

田心村有不少移民,包括廖炳源家在內,廖家原居上水,因謀生之故遷移,在田心村買地務農。廖家原來在上水擁有田產,後政府因開闢馬路而收路,獲補回700呎的粉嶺地段。大部份田心村民務農為生,部份自置田產,無地者則替人做農工。田心村的農產品有稻米、番薯、劍蘭、蓮花等。廖炳元家昔日亦有田產,後父親賣走田地,出市區工作和定居。他九歲時便替鄰人蔡家看牛,平日牽牛上山、落河、食草,僱主沒有發薪,只提供每天伙食,另在過年發放津貼,用作剪髮、買鞋和買衣服。




標題 田心村的姓氏。族群和物產。廖炳元的務農生活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3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2
田心小學的求學經歷

廖炳元出生前父親已離開家人,徑自在九龍市區謀生。母親在鄉村打工,替鄰人耕田和做泥工,有時到鄰近的隔田村、澗口村工作。由於母親是文盲,未悉教育之重要,廖炳元幼年整天遊手好閒,常在曬穀的地塘嬉戲;至母親不用開工時,則隨她上山割朗基草。廖炳元九歲時,某蔡姓住戶見他賦閒在村,主動請他做農工,由蔡家提供伙食。一年後僱主安排他入讀田心小學,並代為支付2元學費。

田心小學由村民創辦,有一座獨立校舍,內有一個校長室和三個課室,課室內擺放木凳,並以木板為書枱。小學開辦小一至小四課程,全校約50名學生,另在村外聘三名年輕老師,其中一人就近在大埔租住村屋,其餘從九龍搭車上班。校長由村中長老出任,不負責日常教學。每級約有十名學生,全校四級共用三個課室,有時兩級共用一室,各級分座於兩邊,由同一名老師兼教。田心小學設尺牘、常識、國文、算術和英文科。國文用白話課本,不授古文;英文科只在小四時開設,學生記誦英文字母和書寫習字本。

田心村不少子弟離村上學,例如蔡根培自小就讀九龍塘喇沙書院,此乃同族子弟的傳統。田心小學每朝八點上課,廖炳元上課前用繩綁好水牛,讓牠自由食草,放學後再牽回牛隻。他入學時因年齡較大,學習進度較快,成績名列前茅,老師批准他以一年時間完成小一和小二。讀至小三時,校方不准他升小四,他於是隨同學轉讀車公廟的慈航義學。讀了兩個半月後輟學,隨哥哥到市區打工。哥哥亦曾在田心小學讀過幾年書,後到市區做機器學徒。




標題 田心小學的求學經歷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區 | 教育
記錄總長 9分5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3
田心村傳統節慶的傳承
廖炳元幼時,不少田心村居民赴英國、荷蘭等地打工,尤如梁姓、蔡姓、廖姓者眾,梁姓有接近半數族人往英國。不少村民在英國開餐館,招攬鄉里出國幫忙。出國村民在婚後或退休後回村定居,不算「移民」海外,族人在國外添丁後,仍保留在田心村點燈的習俗。每年正月十五 (元宵) 村民架設燈棚,為新生子弟點燈,直至正月二十拆棚。元宵點燈是村內盛事,村民打鑼鼓和燒炮仗助慶,同時到車公廟迎請車公入村。廖炳元9歲時曾到廟搬過車公副身。田心村除點燈外,仍有不少傳統節慶,例如十年一次的沙田九約太平清醮、每年一次的田心村太平清醮。打醮時各戶按丁數出資,廖炳元與家人齋戒沐浴,三天不吃肉;但自從出市區做工後,這些傳統便慢慢流失了。



標題 田心村傳統節慶的傳承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4分3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4
李鄭屋火水爐廠及桂林茶餐廳的打工經歷
廖炳元12、13歲時隨哥哥往九龍打工,當年哥哥在土瓜灣機器廠學師,認識元洲街打工的田心村鄉里,再由鄉里介紹廖炳元往李鄭屋火水爐廠做學徒,該廠是鐵皮屋山寨廠 (現址為保安道寶麗苑),生產火水爐配件,廠房只有一部小車床、數部手搖式啤機,全廠只有四名員工,包括廖炳元、老闆及其一子一女。老闆兒子是師傅,其妹與廖炳元年紀相遇,尚在求學階段,放學後才來廠幫忙。廖炳元與老闆家在廠內住宿,廠房內搭有通樓梯之閣仔,閣仔面積不足兩百呎,分成兩邊,老闆女兒住一邊,其餘三男住另一邊。廖炳元月薪10元,由老闆包伙食。每朝九點開工,收工時間不限,直至倦極而息;每月30日上班,年終無休,只能在患病或親友來訪時休息。山寨廠生產技術低,甚至女工或學生亦可操作啤機。廖炳元幼年離鄉打工,自謂見識淺陋,不識電力、機器和煤氣燈為何物,當年田心村鄉下不流行用電;他在廠內用心學習,彌補出身背景的不足。他在火水爐廠打工不足一年,有感工作乏悶,遂聽從附近機器廠同齡友人的勸喻,轉到桂林街的「桂林茶餐廳」送外賣,轉工後月薪升至70元,餐廳並包伙食。平日廖炳元踏單車送貨,因為人憨厚,不敢收客戶所付的小費,客人誤以為他嫌小費少,經老闆提示始肯收,惟他沒有私取,只將小費交到餐廳櫃面。



標題 李鄭屋火水爐廠及桂林茶餐廳的打工經歷
日期 02/03/2011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9分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5
福榮街車房的工作經歷

廖炳元只在桂林茶餐廳短期打工,母親主張他學一門手藝,以便日後生計有靠,於是經舅父介紹下,廖炳元轉到福華街3號「美華汽車機械工程」做車房學徒。美華位於舊樓地下,舖面對着大埔道,舖後另有數戶民居。該座舊樓的騎樓寬闊,行人路上有多條鐵柱支撐。舖內設有閣仔,只供師傅住宿,學徒在要機器側邊架帆布床而睡。深水埗一帶有不少小型機器舖,尤以元洲街和福榮街集中。福榮街一帶有不少舊樓民居,大部份樓高四層、五層; 美華鄰舖是組裝黃包車之工場 (福榮街5號和7號),工場的黃包車螺絲多由美華承造。1960年代深水埗路面仍見黃包車行駛,主要作送貨之用;廖炳元與母親曾光顧黃包車,從福榮街開到大埔道北九龍裁判署,由於他與車伕相熟,車費只收兩毫,抵步後兩人再轉乘巴士回家。1960代福榮街和福華街車流疏落,廖炳元等車房學徒在馬路打波子和「碌仙」(以滾動一毫或五毫硬幣為樂)。

美華老闆是一名機械工程師,曾在英國留學,精通英語,他從英國收購當地棄置機器,諸如吉拿車、拖拉機、飛機引擎等,再用木箱打包運回香港,向漁船轉售舊機器。德資捷成洋行是美華主要客戶,洋行是福斯汽車代理商,該公司德國人親臨福華街廠房,視察滿意後才落單,由美華修理汽車。美華全港有三個廠房,分別位於深水埗福榮街、香港仔舊大街和田灣漁穫街,公司另在香港仔海濱以木欄搭貨倉,貯存英國寄來的舊機器,廖炳元等學徒要視乎公司的分配,輪流到分廠和貨倉看管。福華街美華約有車房師徒八名,廖炳元與其他學徒年紀相遇。師傅一般學歷較高,能閱工具書自學,專門負責幼細的工序,這些工序準繩度要求高,師傅要操作電焗爐,又要熟知金屬特性,才可滿足客人要求。師傅在學徒當中有無上威嚴。廖炳元入職首年月薪10元,第二年升至20元,第三年滿師後升至50元,再經二年「補師」,第五年正式升任師傅,月薪加至150元。學徒獲廠方包伙食,約值幾毫一餐,平日在廠食飯;但車房污穢和噪吵,佈滿鐵渣和鐵碎。

廖炳元平日9點上班,收工時間不限,直至完成當天工作才休息,惟大師傅定必在5點收工;學徒年終無休,經常在留舖看守,平日賭十三張為樂。有時廖炳元提早起床,上班前與同事到荔園游泳,放工後到九龍城逛街,但公司規定必須要留守一人看舖。他在美華工作長達8年,與同事相處融洽,認為是一個「有玩有食」的開心經歷。1960年代末美華老闆結束生意,變賣所有機械。




標題 福榮街車房的工作經歷
日期 02/03/2011
主題 工業
記錄總長 17分2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6
裝修工、地盤工、送伙食、毛衫廠的工作經歷

廖炳元在美華機械廠任職8年,後因與人意見不合離職。當時哥哥替人上門安裝欄河、鐵閘和窗花,廖炳元離職後跟隨哥哥工作,平日長駐灣仔道222號祥樂大廈。廖炳元離開美華後,搬入哥哥在九龍城衙前塱道的住所,兄弟租住舊樓的板間房。後廖炳元又到地盤開散工,替地盤修理和安裝發電機、風機等器材,平日跟隨師傅到港九各處,朝9晚6開工,早午兩餐在茶樓解決,食用每碟一元多的廉價飯菜。地盤散工日薪10元,一般每天開工。地盤工勞動強度高,廖炳元回家時已累透,睡眠亦不受飛機噪音影響。

後來他又為兼善里的一間伙食工場送餐,平日攜飯菜和餐具,開單車到青山道一帶的工廠,營盤街的九巴維修廠亦是熱門送貨地方。伙食工場沒有名字,客戶以電話訂餐,送餐工人亦要兼顧買菜、切菜、煮食等雜務。廖炳元在伙食工場上班後搬往老虎岩,與姐夫一同搭住別人的單位,一個多月後因與姐夫不咬弦而搬走。不久他覺得送伙食辛苦,改到大南街羊毛衫山寨廠打工。由於山寨廠不提供宿舍,廖炳元搬回田心村,與母親同住,平日搭車上下班。廖炳元在廠先學習織羊毛,技藝未精時廠方不包伙食,工人要繳交伙食費;待工人技術提升,能替廠東賺錢時,始獲伙食福利。不過1967年西德限制港產羊毛衫進口,毛衫業大受打擊,廖炳元只好轉行,1967年起從事飲食業。




標題 裝修工、地盤工、送伙食、毛衫廠的工作經歷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1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7
飲食業的工作概況。旺角道毓成大廈的居住環境

1967年起廖炳元正式加入飲食業,數十年來曾在多間茶樓或飯店做廚雜。第一間任職的是西洋菜街「林苑飯店」,1至2年後轉到衙前圍道的「友連飯店」(又名「錦添花」),1至2年後又轉往柯士甸道的「花都海鮮酒家」,當年月薪已升至300元;2、3年後到上海街「龍珠酒樓」工作,月薪升至320至350元;隨後到灣仔謝斐道「梅江飯店」工作。當年飲食業員工渴市,廖炳元工資曾升至千餘元。酒樓員工大多住宿舍,廖炳元在「林苑」、「友連」、「花都」時均入住宿舍。除了「梅江」經營客家菜外,他之前任職的餐館都是粵菜館,但兩者的煮法和食材分別不大。早期廚房工每日開工14、15小時,請假時要自費覓人替工;至任職「梅江」時勞工條例出台,規定工人每週放假一天。1966年經同事介紹,他加入了飲食業工會「勤生社」,獲工會介紹過不少替工空缺,因此曾在多間茶樓做工。

廖炳元在「龍珠」工作時,因木虱和噪音問題,宿命環境未如理想,他閱街招得悉上海街和旺角道交界的毓成大廈有閣仔招租,遂以20元低價租入。「毓成」是設升降機的新式大廈,樓高12層,每層4、5個單位,廖炳元住在十樓。該單位有4個房間,共住4、5伙人,包租公一家住頭房,經營裁衣生意,在地下經營洋服店,其兄弟則拉黃包車為業。大廈以住宅為主,但有不少住戶是裁縫,自行開設住家工場。廖炳元的閣仔面積數十呎,要爬竹梯而入,他搬入時正是夏秋之交,鋪竹蓆而睡感涼快。閣仔環境狹小,不能放置傢具,甚至換衣服的空間也不夠。在閣仔住了兩個月後,他改為租住中房;由於租金便宜,即使轉到「梅江」後要過海上班,仍堅持在毓成大廈居住。廖炳元與鄰里相處融洽,閒時打麻將為樂,有雀友亦是酒樓工人;惟廚房工深宵下班,夜歸難免擾鄰。

廚房工下班後經常聚賭,至凌晨3、4點仍不休,賭法包羅萬有,有麻將、十三張、牌九、天九、字花、估大細等。上海街、旺角道的後欄 (後巷)有不少「大檔」(賭檔的俗稱),帆布遮掩,晚刻打燈;大廈樓梯則遍佈字花檔,至六合彩出現才趨式微。部份賭檔在舖內營業,外以「體育館」、「聯誼會」之名招徠。廖炳元感嘆旺角「百花齊放」,不分日夜開賭;區內賭檔大多由黑幫控制,但當年警察普遍貪污,對聚賭不聞不問。他回憶在青山道一帶送伙食時,橫街窄巷全是賣涼果、豬腸粉之類的小販,不少工廠工人趁午膳時光顧,小販每天向警察交片(保護費)5毫,每月只花15元,彼此「天下太平」。




標題 飲食業的工作概況。旺角道毓成大廈的居住環境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0分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8
灣仔梅江飯店的打工歲月

廖炳元一生從事多個行業,他最喜歡飲食業的工作,尤其是灣仔梅江飯店任職的5、6年。當年生活成本低廉,個人不愁食住之餘,亦充以供養母親。梅江的廚工享有免費伙食,除鮑翅等名貴食品外,其餘食材可隨便食用;他有時在凌晨四、五點下班,在皇后碼頭搭「嘩啦嘩啦」(電船仔)回家,每位收費兩元,滿三位搭客即開船;當年洗頭剪髮只花費數元。梅江的廚工平日嗜賭成風: 「收工開檔、收檔開工」,有十三張、麻將、牌九等賭檔。某次賭博噪音擾民,警察上門調查,曾沒收酒樓的酒牌;廖炳元自發代表酒樓到差館贖牌,最後上庭罰款20元了事。當年梅江的經理亦默許職工賭博,只勸戒他們減少噪音。在青山道送伙食時,廖炳元曾因單車超重載貨,收到警察的罰款告票,最後上庭交5元罰款了事。當年上庭付錢是慣常之事。

在梅江上班時,廖炳元仍住旺角毓成大廈,取其出入方便、租金便宜。梅江亦有男女工宿舍,工人每天有兩小時午休,一般在宿舍睡覺,因此酒樓工時較長。廖炳元每日大部份時間都在工作,與不少鄰里只屬點頭之交。其後勞工法例規定工人每週有半天休假,於是他利用假期與鄰里打麻將,藉此聯絡感情。毓成大廈屬新樓,衛生情況理想,附近治安亦不錯,他在大廈居住長達10年。




標題 灣仔梅江飯店的打工歲月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2分4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09
城鄉差異的適應
廖炳元自小在田心村長大,在烏燈黑火的鄉下務農,沒有見過世面,連菜市場都沒有見過。他童年時十分頑皮,四處遊蕩,印象較深刻的是火車;他經常赤腳在火車軌嬉戲,又在路過火車的車底放荷蘭水蓋取樂。他出九龍打工時,隨身皮喼只有兩套衣服和一雙木屐,當年鄉下人大多赤腳,穿木屐已算了不起。他初到市區時,自覺與城市人不同,別人也容易認出自己是「鄉下仔」。他虛心學習,一邊工作,一邊適應。廖炳元在美華的車房工作時,每日攜塑膠桶到公廁洗冷水浴,用洗衣粉洗頭、沖涼和洗身;衣服洗好後,8成乾透就穿上。1962年大量內地難民湧入香港,有幾名內地少年來車房學師,他們雖在內地出生,但廖炳元自覺見識不如他們,認為自己「最鄉下」。他與其他學徒相處融洽,部份同事日後發展理想,有在水務局任職至退休,有以電子技工的身份移民澳洲。



標題 城鄉差異的適應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4分4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10
半世紀工作生涯回顧: 從事多個行業保障生活

回顧數十年工作生涯,廖炳元曾從事機器、工程、地盤、飲食、司機等多個行業,自輟學到市區打工以來,生活環境逐步改善,他認為這出於謀生訴求。母親是一生務農的文盲,深諳耕田沒有前途,鼓勵兒子學習一門傍身的手藝。在舅父介紹下,廖炳元到機器廠做學徒。機器是當時年青人嚮往之行業,當年前舖後居式的小型機器廠遍及全港,如掌握機器技術,生活無憂。近年隨着機器業的電腦化和自動化,日益減少對人力之依賴,例如新式車床準確度高,只需按鈕操控,運作如同玩魔術。廖炳元感慨「機器殺人」,促成機器廠的式微。他離開美華機器廠後,曾短暫全職做地盤工。

1960年代末廖炳元投身飲食業,起初有意在點心部發展,後因廚房師傅的勸告,改為從事廚工。在酒樓工作期間,他又考取了的士車牌。自1970年代中離開梅江飯店後,他同時從事工程、地盤、茶樓、司機等多份工作,保證每天有足夠收入,減低失業風險,令生活更有保障。例如茶樓沒有工作時,可到地盤覓工,或開的士渡日,反而亦然;幾個行業週而復始,填滿廖炳元每天的工時。當年飲食業工時不固定,臨時工經常出缺;廖炳元是飲食業工會「勤生社」會員,加上結識不少同行,因此經常獲介紹到酒樓或餐館開散工。他在1980年代末考獲私家車牌,曾替家住清水灣的富戶開奔馳房車,每接載貴客皆獲豐厚小費,收入比開的士更可觀。他開私家車長達十年,工作愉快。廖炳元自謂從事任何行業只算「有成績」,不能說「有成就」;但透過工作養活家人,已讓他心滿意足。




標題 半世紀工作生涯回顧: 從事多個行業保障生活
日期 02/03/2011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3分1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LPY-SEG-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