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鏡泉

石鏡泉
油麻地老街坊

性別:
出生年: 1948
受訪時年齡: 63
教育程度: 大專/大學
主要職業: 財經專家
訪談主題: 社區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家住砵蘭街兼經營橫門熟食檔
石Sir幼時家住砵蘭街74號地下後截,前截是賣皮革的住家舖。石Sir母親在對面一個橫門檔經營熟食,上午賣白粥、牛肉粥、柴魚花生粥、艇仔粥和豬紅粥,午後供應糖水、炒粉、炒麵、糯米飯、粽子、叉燒飽和豬腸粉。一家總動員打理熟食檔,石Sir主要做破柴、磨綠豆、磨米等工作,母親以砵蘭街74號後欄天井為廚房。熟食檔人流如鯽,每天接待逾千名食客,當年做街邊生意要向差館「派片」(繳交保護費),即使佔用路邊空間擺放枱椅,因派片豪爽而獲警察優待。最後差館通知石Sir母親不得不檢控非法擺檔,著她交出指定數量的證物:六隻碗、六隻匙、一小鍋粥,經家庭會議決定,由年老的祖父代表熟食檔出庭認罪,法官體恤祖父年邁,著他在公共救濟箱領取20元,充公財物可獲賠償,石Sir慨嘆不知貪污是好事抑或壞事。

標題 家住砵蘭街兼經營橫門熟食檔
日期 17/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4分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SKC-HLT-001
寧靜陰森的旺角街道
石Sir幼稚園和小學肄業於梭椏道的道群小學,自小已自己步行上學,途經碧街和廣華街。昔日廣華街兩旁是一排矮屋,沒有街舖,沿路有不少大榕樹,氣氛陰森,晚上和冬天時尤為恐佈,他放學路過時心裡覺驚恐。廣華醫院殮房可供醫院死者設靈出殯,配合出殯服務,附近有不少花舖、棺材舖、殮葬服務及喃嘸佬,令晚上廣華街的氣氛更形可怖。

標題 寧靜陰森的旺角街道
日期 17/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分4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SKC-HLT-002
爺爺出殯數百親友遊行致祭
石鏡泉祖父(爺爺)和伯公曾在廣華醫院殯房出殯。由於石家做小販生意,認識不少街坊,爺爺出殯時場面壯觀,殯儀隊多達四十隊,每隊約十至二十人,送殯者合共數百人,沿途吹着震耳欲聾的「啲咑」(哨吶的俗稱)。出殯路線環繞死者生前活躍的範圍,石Sir祖父的殯儀隊由文明里出發,途經窩打老道、碧街、登打士街,返回砵蘭街74號老家門前,當時龍頭抵達家門,龍尾仍在文明里。遊行路線須向警務處申請許可。

標題 爺爺出殯數百親友遊行致祭
日期 17/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3分1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SKC-HLT-003
成長於砵蘭街
石Sir自小在砵蘭街長大,玩遍街上角落,認識街上每個一起嬉戲的孩童,砵蘭街可謂他的「地頭」。昔日街上車少,甚至逾一小時無車駛過,小孩可圍圈在馬路中心踢毽子;有時成人見街童群集,即行驅趕,以免起哄閙事。

標題 成長於砵蘭街
日期 17/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分4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SKC-HLT-004
夜茶品茗:有閒階層的消費娛樂
上海街380號對面是「得如茶樓」,早年得如樓高三、四層,全幢營業,後來才加高。童年時石鏡泉每朝六點與伯公到得如茶樓,吃過大包後返學。油麻地有些茶樓供應夜茶,時間約為晚上九點至凌晨一、兩點,九點後有歌唱表演,茶客俱為區內老舖的「二世祖」、無工作負擔之流(俗稱「廢躉」),屬慣常消費享樂的優閒階級,勞動階層放工回家時已極疲累,根本無飲夜茶的閒情。石Sir少時曾跟隨伯公來得如飲夜茶。

標題 夜茶品茗:有閒階層的消費娛樂
日期 17/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6分1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SKC-HLT-005
臨海街道:華人的商業區
油麻地海岸線曾位於砵蘭街和上海街,「砵蘭」英語是「Portland」,海濱地之意;「上海」意指近海之地。上海街是九龍的華人商業區,有別於尖沙咀是九龍的洋人商業區。上海街是一條富街,非營商者不能進駐,街上有不少麻將館、金舖、藥材舖。麻將館可稱為「香港人賭場」。金舖是漁民的銀行,不少漁民鑲金牙保值,故民間有「死淨排牙」、「剝你排牙」之諺語。山東街入海處是旺角碼頭,輪船開往港島。砵蘭街和新填地街有大量機器舖,售賣舊機器、摩打、鐵線、麻繩等,專供泊岸躉船之用,石鏡泉幼時喜歡到機器舖檢舊貨。

標題 臨海街道:華人的商業區
日期 17/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6分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SKC-HLT-006
親切熟習的社區生活
石Sir童年時較少離開油麻地,他認為在五光十色的油麻地長大,早已見慣社會百態,對其他地方不太感興趣;不嚮往中上環等「高級」地方,已習慣了油麻地的生活方式,認為自己不屬於那些區域。在油麻地度過童年,對區內街道和店舖瞭若指掌,可謂「邊度有個窿都知」,景物親切異常。石鏡泉兒時住處鄰近殯葬相關的店舖,自小與死人打交道;近年陸續有親戚去世,在油麻地殯儀館出殯,他與館內職員久別重逢,言語間沒有絲毫隔閡,彼此百無禁忌。

標題 親切熟習的社區生活
日期 17/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4分3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SKC-HLT-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