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榮

吳志榮
衙前圍村鄉長

性別:
出生年: 1947
受訪時年齡: 65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機械技工
訪談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吳志榮的家庭背景和工作概況

1947年吳志榮在衙前圍出生,在他成長的年代,衙前圍是一條頗具規模的鄉村,治安良好,村民善良樸素,有田地的人務農為生,沒有田地的人出外打工。吳志榮父親有兩位太太,由於他家沒有田地,父親讀書少而找不到正職,依賴大媽出外做俗稱「阿嬤」的住家工養家,二媽則在家打理家務。吳志榮讀至小學畢業,本已通過升中試,但由於家庭無力負擔,未獲父親准許升學,只好輟學工作。

當時他認為要找一份行頭闊(發展機會較多)的工作,修理機器正合此條件,於是經叔父的介紹,到香港仔的船廠學師,規定3年滿師,但因東主經常不發薪水,以及居住環境惡劣,做了兩年多未滿師便離開。他剛滿18歲時,獲父親介紹行船,做了1年多後便回港。當時香港正值經濟起飛,政府開始興建七層工廠大廈,他便在朋友的介紹下從事生產雪櫃,做了不夠一年,又再次行船,在郵輪上做機器維修的工作,有數百元的收入,算是不錯,後來大概因父親病重離職回村,約半年後父親病逝,隨後經朋友寫介紹信,通過面試後入職機電工程處,工作了數十年直至退休。"




標題 吳志榮的家庭背景和工作概況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8分1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1
父母的家庭背景和婚姻。父親出任村代表
吳志榮記憶始於日治時期,戰前村民大多出海或務農,但他不知道祖父的生計,印象中父親亦從未有一份正職工作。志榮不知道祖母身世,但村民都知她很早已守寡;叔父則在日治時期已離世。志榮母親是客家人,從沙田黃泥頭村嫁入衙前圍,應是奉父母之命與父親成婚,村內姓蔡、姓鄺的女性亦從沙田各村嫁入。父親應該曾在祠堂上過幾年的卜卜齋,中文程度不錯,吳志榮有感父親唯一對他的幫助,就是教他讀通勝中的《增廣賢文》,其中的教誨令他一生受用。父親雖沒有正職,但他口才了得,負責對外交涉,跟當年華民政務司署的首席助理司憲陳樹青相熟。父親間中亦擔任買賣田地和房屋的中介人,後期政府發展東九龍,徵收黃大仙、老虎岩、打鼓嶺等鄉村的農地時,他以「當然村代表」的身份,代表衙前圍及其他村落與政府交涉。



標題 父母的家庭背景和婚姻。父親出任村代表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1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2
吳志榮的學業和工作。村民的擇業思想和求職途徑

吳志榮在啟德學校開始求學,未幾轉讀城寨的教會學校,小三或小四時再轉往樂善堂義學,直至小學畢業,雖然他通過了升中試,並考獲九龍塘教會學校的學位,但父親未能供他升學,他只好勸從父親勸告,輟學謀生,幫補家計,當時年僅14歲。他在土瓜灣找到一份工作,但因交不起擔保費而放棄。他有一位同房叔父吳瑞武,當時在香港仔一間船廠打工,他請叔父介紹到該祖學師,老闆沒有反對,學師初期志榮有10多元的收入,後因老闆沒有發薪水而離職。及後他獲薦人館介紹行船,在船上維修機器,收入有所提高,因屬於技術性工種,薪金高於水手、廚師、侍應等職位。當年船公司透過代理公司招人,代理公司又轉介薦人館,獲聘用者要向薦人館交一個月薪水,行內俗稱「剃光頭」。其後他覺得政府工較行船更穩定,被開除機會很低,於是他求助一位打政府工的朋友,並經他寫信入職機電工程署。

在吳志榮投身社會的年代,一般村民認為年輕人不讀書,便要學一門手藝,當年兩大熱門手藝是電力和機器,叔父吳瑞武學機器出身,其兄長吳九則學電力,兄弟兩人都行船,收入不錯,生活改善了不少。吳志榮視吳瑞武兄弟為模範,當時父親沒有正職,要靠志榮的二媽擔餿水維生,即到酒樓收集廚餘賣給人餵豬,一家人甚至吃過乾淨的廚餘。吳志榮希望有份收入較高的職業,改善家人的生活,於是他先後轉職行船和政府工。當年衙前圍附近工廠不多,且工廠工人收入不及行船,相對而言行船又不及政府工穩定。




標題 吳志榮的學業和工作。村民的擇業思想和求職途徑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3分5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3
一夫多妻的家庭生活。弟妹的學業和工作
吳志榮父親有3位太太,生了9個子女,老大志榮和幼弟由正室(大媽)所生,從蠔涌嫁入衙前圍的細媽生了3子和3女,志榮幼妹由父親第三位太太所生,父親跟她沒有正式結婚,志榮亦從未見過她,但她的女兒住在村中,跟志榮等一眾兄姐長大。大媽長期在外打住家工,有段時期也在香港紗廠打工。細媽從酒樓擔餿水,賣給種田的人。家務由祖母和細媽打理,父親雖名為一家之主,但家事大多由祖母作主。衙前圍有不少家庭是一夫多妻,例如大妹夫和江先生一家,他們都有兩位母親和眾多兄弟姐妹。志榮的家人不計較正室、妾侍之類的身份,只有姑媽視志榮生母為正室。志榮童年家貧,大人都為餵飽眾多小孩而費心,根本沒有機會出現磨擦。志榮亦從不分親疏,他投身工作後,將工資交給細媽調度,因她經常在家照顧小孩。1960年代初父親出任至德公立學校的校監,家庭環境開始改善,到志榮的弟妹都工作後,兩位母親不用再外出工作。

志榮幾位弟弟讀書不多,二弟比他年幼兩年,因家境問題只讀至小學畢業,經機場工作的村民介紹,到機場伙食部包裝飛機餐,後經朋友介紹考貨車牌,先後轉職貨車及貨櫃車司機,後來轉往到鐵公司做吊雞車司機,協助地鐵的興建,收入不俗。三弟幼時家境已改善,但他無心向學,很早便離校,曾經村民介紹入職在機場伙食部,後經他大姐夫介紹,到中華電力公司任抄錶工作。四弟亦讀書不成,在另一位姐夫的工廠從事銷售至今。幼弟在1960年代初因病早夭。吳志榮有4位妹妹,大妹小學畢業,其他妹妹讀至初中,家中有能力供二妹、三妹、四妹升學,只是她們讀不上。當時正值香港經濟起飛,製衣、假髮業興盛,新蒲崗工廠林立,跟衙前圍很多女村民一樣,她們全是車衣女工。工廠流行在報紙登告示請人,村民亦相互轉介入職。




標題 一夫多妻的家庭生活。弟妹的學業和工作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3分1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4
全家遷出衙前圍的經過。思想傳統的姑丈和姑媽

吳志榮家在衙前圍住過幾個地方,最初住圍門入第一巷轉右的第二、三間屋,後來搬往第三巷、四巷一段短時間,最終在一巷的單邊屋定居,該屋的業主是二姑媽,志榮家不用交租。昔日父親在第一巷有一間屋,後因替人填數失去業權。單邊屋很小,厚牆二呎,志榮家削掉一呎牆,請師傅加建一層閣仔,以當年流行的石棉瓦鋪屋頂,靠僭建將細屋擴建到全村最大。吳志榮1972年入職機電工程署,數年後他遷出衙前圍,搬住沙田的宿舍,遷出後他才結婚。在宿舍住了數年後,他申請廉租屋單位,獲批後搬上新居,住了數年後再搬往居屋。志榮的弟妹除聖秋外,陸續在婚後遷出衙前圍,1980年代末二姑媽將單邊屋賣給長江實業,賣屋前她向志榮家發租單,以便他們領取搬遷賠償,但志榮母親習慣了圍村生活,不願遷出,沒有領取長江的20萬元補償金。母親近年去世後,只餘下聖秋留住,他妻子是內地人,婚後未能即時來港。市區重建局宣佈重建衙前圍後,村內有識之士指出政府要安置住客,因此聖秋沒有遷出,等待分配公屋,直至2012年獲安置往黃大仙上邨才搬走。

吳志榮二姑媽嫁給衙前圍的李姓原居民,二姑丈較有學識,在黃埔船塢做文職工作,負責倉務之類。他生活安定,家境不錯,婚後便搬往九龍城租屋住,遷出後他在衙前圍買了幾間屋。二姑丈是抱舊式思想的老人,重視鄉情,發跡後仍要回村置業,志榮認為二姑丈是為他子女打算,但回村買屋的人已不多,因年輕一代認為村屋不值錢。二姑丈的子女學業有成,有的做了護士、教師和銀行職員,較年幼的兩個在加拿大升學和定居。自從子女投身工作後,姑丈一家環境改善,買了九龍城租住的屋,又在土瓜灣、九龍城一帶投資物業,志榮笑說可能得媽娘保佑,每次物業買賣都獲利。二姑媽在衙前圍其中兩個物業租給她大姐和三妹兩家,她們都嫁給村外人,可能是租金便宜和交通便利,願意搬回衙前圍居住。因志榮是長子嫡孫,二姑媽很疼愛他,她遷出村後經常找他見面,問他夠不夠錢用,志榮自問有固定工作,退休前升至機電署的二級監工,總算沒有辜負二姑媽的期望。 




標題 全家遷出衙前圍的經過。思想傳統的姑丈和姑媽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26分2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5
吳成達祖二房的人丁和分佈。衙前圍吳氏和將軍澳吳氏近年的接觸

吳志榮見過的家族長輩只有祖母和父親,聞說祖輩的男性已在日治時期離世。他在衙前圍見過最老的長輩則是潤初叔公和渭池叔公。吳志榮是吳氏二房的後人(編按: 衙前圍吳氏分為四房人,二房的祖先是「東玄祖」),東興叔公是志榮所知最年長的二房成員,其兄弟和後人住在沙埔村,住在衙前圍的二房族人有3家,即吳志榮家、吳觀連家和吳瑞武家。根據衙前圍吳氏族譜的記錄,二房在將軍澳有一條分支,但志榮未見過這批族人,他們祖先很早已遷往將軍澳,跟衙前圍的族人長期沒有來往,他們有自己的族譜。後來吳九發現了將軍澳有二房的兄弟,他希望衙前圍的吳姓搬往將軍澳,在當地興建丁屋,吳九曾跟他們聯絡,但最後不了了之,志榮估計他們亦不夠土地建丁屋,因此沒有批准搬遷。

近年市區重建局收購天后宮的地皮,開展重建項目,地皮業權人是吳、陳、李三姓,收購價約1100萬元,每姓人可分300萬元。將軍澳吳氏主動跟衙前圍吳氏聯絡,商討賠償的分配。志榮認為聯絡全部族人困難,將軍澳的人數又不清楚,難以公平分錢,為免將來有任何爭議,他建議保留吳氏分得的賠償金,用作維修祠堂的基金,大家一致贊成。當年政府發展東頭社區時,清拆衙前圍的吳氏宗祠,補回新祠堂和學校,吳氏由四房司理代表簽署文件。由於不涉及利益關係,族人向理民府呈交司理名單時,當局照樣登記,沒有查核各房人數。衙前圍和將軍澳的吳氏均承認大家有共同祖先,但只在將軍澳吳氏同意下,衙前圍吳姓才將他們列入族譜。政府早年已將衙前圍劃入東九龍十三鄉,屬於城市中的鄉村,村民沒有丁權,將軍澳族人入譜,或許影響他們已享有的丁權。




標題 吳成達祖二房的人丁和分佈。衙前圍吳氏和將軍澳吳氏近年的接觸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1分3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6
昔日衙前圍的鄉村景觀

吳志榮小時候衙前圍是一條有規模的鄉村,從獅子山經樂富、黃大仙延伸至衙前圍是一片西洋菜田,附近是打紙靶的練靶場,今彩虹道近大成中學是飛機閘,傍晚沒有飛機升降,小童爬入機場範圍踢足球。吳志榮很懷念昔日風景,在七層大廈落成前,衙前圍四周一片青蔥,驟雨過後到處綠油油,可用文人口中的「滴翠」 形容。他感慨今天污染嚴重,天空總是灰濛濛一片,城市發展令漂亮風景消失。因此他在生活改善後,喜歡走遍全中國旅遊,欣賞山水。

村民一直稱啟德河為「大坑」,源自獅子山的溪水經樂富、黃大仙流入大坑,坑水清甜可飲。當年大坑以石塊建成,兩邊沒有石壆,坑底是泥地,水深不及膝,清澈見底,村民可捕捉山坑魚煮食,吳志榮常與他的未來妹夫、江先生等小童跳入大坑玩水。東頭村對出有條走下大坑的樓梯,村民在坑邊洗衣,到地下水湧出的位置取水。制水時志榮母親從大坑擔水出售,每桶0.5元或1元,她跟人合作用繩拉水桶上岸。當年平民村(今富豪酒店附近)發生火災時,村民帶同細軟跳進大坑躲避。

衙前圍至今富豪酒店一帶菜田較少,或許由於靠近城寨,這裡有一間醬油舖和一間涼果店,佔地廣闊,東主租衙前圍吳氏的土地營業。吳志榮小時候認識一位內地走難來港的老農民,他在衙前圍附近租地耕種,住在老虎岩的寮屋,當年租地者普遍住寮屋,老農後來搬到大埔鳳園務農。吳志榮強調當年沒有「新移民」的觀念,吳氏的祖先亦來自內地。




標題 昔日衙前圍的鄉村景觀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7分3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7
結伴上獅子山捉「金絲猫」的童年玩伴。村民不分貧富和姓氏建立友誼

吳志榮11、12歲時經常跟吳肇基等朋友上獅子山捉「金絲猫」(豹虎),捉到後將牠們放入小盒中格鬥。金絲猫在樹葉之間有絲網活動,要小心觀察才能捕捉,為尋找獵物他們走遍獅子山,遠至沙田紅梅谷,夏天時又在山坑玩水。每次上山是固定的一批人,由年紀較大的吳志榮帶隊,小童中有不同姓氏,但不分彼此。吳志榮又跟葉先生、有叔等人到荔枝角的沙灘游水,他們屬於志榮的兄長輩,當時已有工作和收入,足以請幾位小童搭巴士到荔枝角。

吳志榮的最好朋友是江先生,兩人感情堪比親兄弟,通過眼神已知對方想法。江先生祖籍海豐,較志榮年長1歲,較早投身社會,在鋼鐵廠工作,他的工廠只限鄉里才能入職。江先生每逢出糧翌日有假期,他便與志榮等2、3位好友早上乘巴士到旺角,由江先生請客在好望角餐廳吃早餐,然後到麗斯戲院看早場電影。有一位衙前圍村民在戲院帶位,江先生預先請他買早場戲票,通常他買尾排的便宜坐位,看完戲後逛一會街再回家。吳志榮認為正式原居民很少有正職,有的人大多已搬走,留村居住大多清貧。他觀察外來村民大多在附近上班,例如亞皆老街的中華電力公司和啟德機場,他們有穩定工作,經濟條件較好,但各姓村民不計較貧富,他強調相處時大家不分姓氏。




標題 結伴上獅子山捉「金絲猫」的童年玩伴。村民不分貧富和姓氏建立友誼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6分3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8
衙前圍與沙田鄉村的聯繫
吳志榮小時候生母經常帶他回沙田的娘家,從衙前圍出發先乘巴士到旺角火車站,再轉乘火車到沙田,再走路兩個多小時才到黃泥頭村。有時他們或在沙田火車站乘船到插桅杆,再步行往黃泥頭村,可省卻一段時間。志榮一般在娘家住上一、兩天,因舅父等親戚給他零用錢,他覺得十分開心,印象中父親未曾同行。母親過年都帶志榮回娘家,有時帶了豬和雞拜年,外公又殺豬、做米通,吩咐志榮母親帶一隻豬和一罐米通回衙前圍。外公是黃泥頭原居民,他們應該是大家族,志榮有幾位舅父到了英國定居。外公家有田地耕種稻米,志榮曾跟親戚學習插秧。初期衙前圍籌備打醮時,外公一家亦到場賀誕,但後來他們自己也有節慶,逐漸沒有再參與。吳成達祖在小瀝源有一條分支,志榮相信父母得以相識,亦因這種淵源而輾轉相親,衙前圍有幾個婦女是先從沙田搬入,再嫁給衙前圍的村民,亦有少數直接嫁入衙前圍,但應該沒有衙前圍的人嫁入黃泥頭。



標題 衙前圍與沙田鄉村的聯繫
日期 26/04/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7分5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09
童年時期的農曆新年和太平清醮
吳志榮小時候在衙前圍過年時,有不少深刻的傳統食品,例如茶果、米通、年糕,炒米餅等,製作方式分本地和客家。食品大多由村民自製,按各自的能力製作豐儉不一的食物,例如富家製作材料豐富的茶果,貧家蒸無餡的茶果,但村民都沒有階級觀念,互相分享食物。拜神儀式由老人主持,小童吃東西和搶食物。昔日太平清醮維期三日兩夜,志榮父母給子女買新衣服,醮期第一天小童要穿新衣。打醮時要三天吃齋,小孩亦不能豁免,村民請人在圍門空地煮齋,連續三天在圍門食齋,十分熱鬧和高興,圍門另有木偶戲上演,同時有喃嘸做法事。吳志榮依稀記得他曾參與1、2次行鄉,當年要跟政府申請封路。隨着年月的過去,村民不斷搬出,鄉土情變得淡薄,打醮的規模也日漸收縮,最近一屆只有一日一夜。但通過籌辦和舉行節慶,讓四散的村民聚首一堂,童年玩伴暢談當年趣事,大家趁機懷緬過去,藉此維繫鄉情,延續風土鄉情。



標題 童年時期的農曆新年和太平清醮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4分2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0
早年「社區」、「鄉村」和「邊界」的概念。地址、街道和門牌的誕生

吳志榮小時候村民沒有「社區」概念,衙前圍週邊只有鄉村。村的右面是東頭村和九龍城,左面全是菜地,徙置區尚未出現。當年東頭村只有約10間屋,都是一至兩層的平房;九龍城寨亦只有少量不越過兩層的平房,後來高樓大廈越建越多,估計是外交特權的緣故。他童年時鄉村之間的邊界觀念不強烈,各村週邊都是菜田,村與村之間有不少空地,沒有地契列明業權,沒有人為空地向政府交地稅,各村小童可在空地玩樂。

後期有不少人從內地走難或偷渡來港,在空地搭屋自住,尤以潮汕人較多,圍內的人沒有反對,村民生活環境樸素,沒想過權利是否被侵佔。內地移民有通訊和申請電表的需要,住屋要有明確地址,因此便出現了「一巷」、「二巷」、「南邊街」、「北邊街」、「大坑街」等街名(地址),村的南北兩面搭建屋組成「南邊街」和「北邊街」,村前有條大坑,村前搭建的屋便組成「大坑街」,村後是一片菜田,沒有街道。志榮幾歲時才有門牌的出現,父親替村民申請電表,政府派人跟他交涉。早期原居民以賣豬仔方出國謀生,一般搭同鄉帶信或錢給鄉下的家人,沒有直接寄信。志榮小時候外界來信只寄到鄉公所,村民自行收信,後期地址出現了,各戶安設信箱,郵差才逐戶派信,村民寄信則要到九龍城的郵局。

東頭村一帶發生幾次火警後,政府興建七層大廈安置災民,要收地發展東頭邨徙置區。志榮的祖輩和父輩不反對收地,不阻撓「社區」發展,甚至同意遷拆吳氏宗祠被拆,政府為吳氏補建新祠堂和新學校,老人覺得政府公道,但他們不了解簽地的條文苛刻,令子孫日後吃虧。志榮認為衙前圍對週邊社區發展有貢獻,但香港政府對吳氏族人非常不公。




標題 早年「社區」、「鄉村」和「邊界」的概念。地址、街道和門牌的誕生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6分3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1
吳志榮眼中的「社區」和「城市」。衙前圍納入週邊「社區」的利弊
吳志榮認為「社區」源於地址的建立,衙前圍昔日是寧靜和諧的鄉村,1950年代周圍開始興建大廈,東頭邨、黃大仙和新蒲崗等社區陸續出現,四周青蔥不再,村民感覺不好受。志榮小時候經常想: 為何我們被包圍? 下雨時圍村間中有水浸,幸有啟德河排洪。有人說圍村風水受影響,令村民易生怪病,壽命縮短了。他認為徙置區品流較差,常有不良青年招攬黑社會成員,圍村長輩都不贊成小童到徙置區踢球。起初衙前圍與週邊社區沒有聯繫,後來香港經濟發展改善,新蒲崗工業蓬勃,不少村民到工廠打工,改善了就業機會和收入。此外,村民亦受惠於徙置區的公共厠所和浴室,天熱時到徙置區樓下的走廊行帆布牀睡覺,閒時可到徙置區的球場踢足球。志榮從小在走廊睡覺,他跟徙置區的年輕人踢球,大家亦點頭聊天,但正式溝通不多。

吳志榮認為衙前圍附近的社區不是城市,只算是「貧窮的社區」,「城市」應有店舖、學校和娛樂場所,但徙置區缺乏這類設施,只有次等的學校,衙前圍的至德公立學校開辦時,儼然是區內名校,附近子弟踴躍報考。此外,徙置區又流滿了不良人和事,他強調這只用來安置大火災民和寮屋居民,他們大多是低收入人士,子弟讀書不多,部份人聚集作奸犯科。徙置區又鄰近三不管的城寨,年青人易誤入岐途,志榮憶述在徙置區落成初期,有不少人吸毒。




標題 吳志榮眼中的「社區」和「城市」。衙前圍納入週邊「社區」的利弊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6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2
衙前圍的4個發展階段: 原居民聚居、外姓人遷入、地產商收購和市區重建

綜觀衙前圍的發展,吳志榮同意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一)原居民居住;(二)外姓人遷入租屋或買屋;(三)長江實業等地產商收購和拆屋;(四)市區重建局落實重建。

在第一、二個階段林民生活樸素,當年香港經濟落後,村民謀生不易,搬入村的人大多長住,原居民和外姓人庇鄰而居,每天見面,彼此相處融洽,原居民沒有排外思想。外姓人除了不會跟原居民拜山外,天后誕及打醮無分彼此一起籌辦參與,後來連徙置區的居民亦參加,由於打醮需要大量資經費,所以來者不拒。

到了第三階段,長江實業的收購令村民生活出現變化。長實收購時有兩種出價方式,業主將房屋交吉可多獲20萬元,如不交吉長實將款項用作租客的搬遷賠償,而不安置住客,收購導致業主和租客出現磨擦,但大多以業主補錢的辦法解決。對於不能交吉的物業,長實曾出動執達吏收屋,租客求助區議員,因長實未收回全村業權,不能執行相關收地條例,對拒遷的租客無可奈何,這類無別處的租客希望等待政府安置。對於交吉的物業,長實很快請工人清拆,避免負上塌屋傷人的法律責任,拆屋導致村不成村,留住者越來越不安心。最早賣屋的人是非原居民業主,原居民亦逐漸在價錢理想的時候賣出,志榮認為沒有堅持不賣的死硬派,未賣者只是價錢問題。長實入村收購時,村民曾開大會,但只談賣屋的條件,並非談論堅持不拆村。

踏入市區重建局介入的第四階段,各姓居民已知拆村是無可避免,大家亦希望重建,當時的生活環境已很惡劣,大部份的屋已清拆,由於各巷的屋相連成排,剩下的屋失去倚靠,加上雨水和陽光的侵蝕,塌屋機會越來越大。志榮很佩服堅持留至最後一刻的紅姑,她希望獲安置附近的公屋,一直住在危險的屋,每逢打風落雨志榮都很擔心她。




標題 衙前圍的4個發展階段: 原居民聚居、外姓人遷入、地產商收購和市區重建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9分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3
衙前圍業權變化的階段: 私人買賣、地產商收購和土地發展公司收購
在地產商還未大舉收購的年代,村民一般不富有,衙前圍村屋的私人買賣只以3至5萬元成交,買賣雙方都是熟人,在土地發展公司入村收購前,村民沒有「收購」的觀念。有業權的人生活較好,大多到外面居住,以每月數百元的低價租出物業,住在村中者大多因環境所限。村的衛生條件差,1960年代中仍有倒夜香的現象。由於租金低廉,租客要負擔維修費用。最早入村收購的是地產商,他們一般找業主個別傾談,一位買家計劃向志榮的姑丈買兩間屋,每間出價80萬元,買家付了半數訂金,最终交易告吹,姑丈白白賺了錢,估計是當時巷里、圍外的地權不清晰,買家擔心買了屋也未能發展。

在撻訂事件後數年,長江實業透過子公司進行收購,跟李富鄉長談判,每間屋開價數十萬元,村民見有人高價收購,認為機不可失,紛紛踴躍賣屋,長江收了不少業權。長實收購時代,已有不少業主是外姓村民,大多沒有祖屋觀念。志榮認為只有老人有較強的「祖屋」觀念,年輕一代認為村屋租值低,屋殘破又衛生差,經常擔心塌屋,只想儘快賣屋賺錢,同時解下這個包袱,對賣屋沒有不捨,祖屋意識較薄弱。老人大多交由子女主事,給子女有錢做生意或投資,賣屋的爭駁不大。當土發公司進行收購時,村民不論業主和住戶都有不少憧憬,住戶希望趁機獲安置上公屋,業主亦可賺一筆錢,未即時賣屋的業主只是未滿意價錢。志榮有感村民遷出是大時代的趨勢,他在大家庭長大,居住環境擠迫,弟妹在婚後搬走是無可避免。
 




標題 衙前圍業權變化的階段: 私人買賣、地產商收購和土地發展公司收購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7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4
「祖屋」觀念在考慮賣屋時並非主流思想
吳志榮認為只有祖父輩的原居民有較強的「祖屋」觀念,例如吳潤初、吳渭池等,他父輩年代已有不少外姓人入村買屋,他感覺上收租的外姓人,甚至比吳氏宗親更多。父親一代已很少用「祖屋」的字眼,父親原來有一個物業,志榮家最初住在這間屋,後來他替人擔保借債,債務人沒有還錢,父親最終要賣屋代還,志榮小時候在村內居無定所,搬過幾次家,已沒有自己的地方,更談不上「祖屋」的觀念。吳志榮及同輩已沒有「祖屋」觀念,他小時候的村屋已值2千元左右,不少原居民因生活壓力,靠賣屋改善生活,賣屋主要考慮的是價錢。吳志榮不太確定是否有人因「祖屋」觀念而堅守物業,例如吳展鴻家族在衙前圍有幾間物業,因祖父傳給他父親和叔父,他父親戰後已當差,經濟上沒有問題,賣屋並非必要。他叔父近期在美國去世,是其中一名業權人,沒有他的簽名不能賣屋,難以判斷是否「祖屋」因素而不賣屋。



標題 「祖屋」觀念在考慮賣屋時並非主流思想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2分5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5
地產商入村收購的影響。市區重建局的安置政策
自從地產商入村收購和拆屋後,村民陸續遷出,環境不再像從前擠迫,但留住的人越發焦急,時刻面臨白蟻、塌屋的風險。此外,昔日因租務條例的管制,業主不能隨意加租,但長江實業收購後情況有變。例如吳志榮家長年住在他姑媽的物業,每年姑媽只象徵式收100元租金,有時甚至不收。姑媽賣屋給長江後,長江向租務法庭申請按市區租價收租,要求志榮家每月交2800/2900元,志榮等人不同意,雙方開展法律訴訟,案件在北九龍租務法庭開審,長江私下跟他們協議減租至2600元,志榮家因沒有能力請律師估值,接受庭外和解,自此租金便大幅提高。數年前市區重建局落實重建衙前圍後,留住的人極力爭取公屋安置,但志榮認為重建局不太願意提供公屋,例如志榮弟弟一直住在村中,他在黃大仙上班,女兒又在黄大仙上學,他希望可在同區安置,但重建局最初只給他土瓜灣和何文田的舊式屋邨,直至2012年才獲原區安置。租客紅姑則是一個特例,她的個案獲社會福利署、救世軍、重建局跟進,本來很快獲得安置,但她希望搬入附近新落成的屋邨,因此遲遲未有遷出。



標題 地產商入村收購的影響。市區重建局的安置政策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5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6
村民、政府和議員對保育衙前圍的看法

「保育」是個外來觀念,最初村民沒有這些考慮。有議員提出保育衙前圍,留下一條市區鄉村,將有助保存香港的歷史,但大部份官員和特首曾蔭權不贊成保育,他們先後入村考察,認為居住條件太差,應該開展重建,改善村民生活。村民亦有兩種意見,贊成保育的人有鄉村情懷,希望讓後人知道有一條衙前圍村,見證着香港的早年發展 。住客因未獲答應安置,不贊成保育,只想儘快遷出。兩派村民沒有衝突,經常開會討論,大家都同意最切身的事是安置住客,免除塌屋的擔憂,鄉長和鄉公所亦贊成此議。大家覺得議員是官民橋樑,由議員出面把握較大,於是吳九鄉長簽紙呈交黃大仙區議員,表示所有村民包括原居民業主同意重建,區議會即要求市區重建局開展項目。因原居民在村中仍有業權,必須要有他們的同意,政府才可動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地拆村重建。

當時吳志榮已遷出衙前圍,在村亦無業權,但弟弟仍在村居住,他放假時便回村聊天和打麻將,同時關注重建事態的發展。他認為重建是必要,保育與否是其次,居民生活是最急切的問題。他原則上贊成全村原址保育,但認為不太可行,一方面地產商已收購了很多業權,沒可能無償放棄建展,另方面因財政捐失大,估計政府不願跟地產商換地,兩者都視衙前圍地皮為肥肉,興建高樓大廈事在必行。現時市建局的方案保留了8間屋、天后宮和牌樓,吳志榮認為留下幾件東西,是否保育實在見仁見智。他贊同興建啟德文物徑,但這不關村民的事,要由議員跟政府交涉。




標題 村民、政府和議員對保育衙前圍的看法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5分1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7
衙前圍原居民失去丁權的歷史回顧
吳志榮嘆息假如村民享有原居民的權利,包括興建丁屋和殯葬權,他們將視自己的物業為「祖屋」爭取保留,現時衙前圍已納入城市,村民已沒有「原居民」的強烈感覺。志榮認為丁權的失去,香港政府和老輩村民各有責任。志榮小時侯政府因應城市發展,將衙前圍列入「東九龍十三鄉」,最初刊憲時只是地區編制上的改變,衙前圍的村名和生活方式不變,他的長輩不知日後子孫將鄉村人的權利,時至今天已難以深究是否被政府剝削。後來吳九鄉長提出搬村,即讓衙前圍吳姓人在將軍澳村興建丁屋,但政府和將軍澳吳氏認為不可行,經短暫的討論便擱置此議。志榮認為衙前圍歷史悠久,立村長達600年,比不少新界鄉村更古老,他後悔沒有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查詢,錯界了爭取跟新界鄉村人有同等權利,如今村民的凝聚力已消失,再提此事已沒用了。



標題 衙前圍原居民失去丁權的歷史回顧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1分2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8
衙前圍房屋的高度限制
由於衙前圍的屋屬於「村屋」,不是丁屋,屋契沒有列明建屋高度限制。衙前圍家庭大多居住擠逼,所以房屋一般建兩層,第二層即閣仔,主要是用來睡覺。昔日村民也般沒有能力建三層,很後期時才有很少數的吳姓人建三層。1972年丁屋政策出台時,衙前圍已被政府列入新九龍十三鄉,吳志榮印象中從沒有鄉長爭取過丁權,父執輩都不知道丁權的事宜,志榮對此略有所聞,因為他的母親是沙田黃泥頭人,志榮的舅父及表弟可輕易向地政署申請興建丁屋。衙前圍村民沒想過建丁屋,一來不知是否有此權利,二來無力負擔費用(當年每間要幾十萬元)。1990年代中有村民聽到丁權轉讓的新聞,向民政署之類的部門查詢,才知道本村已被納入新九龍十三鄉而喪失丁權。



標題 衙前圍房屋的高度限制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8分1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19
收購風潮導致村民追究「原居民」權益
吳志榮認為昔日的衙前圍生活簡樸,沒有人追溯歷史和權利,只有大家想及丁權及土葬權時,才會追究「原居民」這個身份。他強調不論市區或新界,不少人世代居住,有不少市區居民的曾祖父或祖父一代已來港,他們跟新界居民的分別,只是不住在鄉村,他疑惑為何市區的人沒有丁權。自從衙前圍收購風潮的出現,村民更關心時事和政策,有更多人追究原居民的權益,但很多爭論是由於政府沒有規劃,例如鄉村屋的層樓沒有準則。村民的聚會也多談及利益問題,吳姓人對賣掉眾所的賠償金分配有不少討論。吳志榮主張保留款項,用來做維修和祭祖基金。



標題 收購風潮導致村民追究「原居民」權益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20
出任副鄉長和鄉長承擔村務
吳志榮認為他跟衙前圍一起長大的人,至今仍充滿氏族感情,因此當吳九鄉長突然去世時,但願意接任承擔村務。其實當年吳九選鄉長時,已有不少村民支持他,但他工作繁忙,只願出任副鄉長,另一位副鄉長是吳健(吳楊見)。當吳九、吳健先後離世,村民再推舉他做鄉長,他覺得總要有人承擔責任,加上收購和重建的事,要有代表跟重建局、理民府等部門交涉,當時他亦已退休,有較多時間,亦經常回來探望家人,所以不再推辭,擔任鄉長之職了(編按: 2006年至今)。他有感個人能力所限,所以請吳肇基等好友幫忙,大家亦義不容辭地幫忙村務,由於他為人老實,處事公平和公開,任內表現良好,所以一直當鄉長至今。當鄉長前他雖已遷出衙前圍,仍經常來回村探望母親等親人,一起聊天、打麻雀和出外用膳,2005/06年母親過世後眾弟妹仍回來聚舊。即使日後拆村,他相信自己亦會回來,因市區重建局已答應村委員會重建鄉公所,委員會仍要管理新鄉公所和天后宮的日常運作,日後村民仍有機會聚首。



標題 出任副鄉長和鄉長承擔村務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4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21
衙前圍鄉長及村代表的產生辦法和分工
衙前圍村有鄉長和村代表,吳志榮估計是政府將衙前圍納入東九龍十三鄉時,跟村中父老說要成立村委員會,會內有鄉長、會長、村代表等職位。鄉長和村代表的職權劃分模糊,鄉長一般由年長村民出任,村代表主要對外交涉。吳志榮父親被村民推舉任村代表,他人面較廣,認識不少官員,大多代表村民與外界交涉,然後回村向鄉長交代。父親一直任至1972年去世,後期由梁錫麟接任(編按: 即1989年),當時的吳九較活躍,跟梁錫麟一起辦事,村代表與鄉長的關係亦有變。村委員會早年已辦理社團註冊(編按: 即1963年),但鄉長、村代表沒有明確的選舉制度,不像新界鄉村每年選舉一次。吳九出任鄉長時(編按: 即1989年),委員會曾邀請東九龍居民委員會監選,但民政署沒有派人監選,警署亦不知道選舉制度,吳志榮有感政府不承認衙前圍村,甚至忘記了這條村。近期警察部牌照科通知委員會,謂他們註冊名單上的很多人已離世,牌照已經失效。志榮認為委員會應要更新牌照,並參考其他組織重整架構。吳志榮回顧昔日鄉長註冊方法簡單,因不涉及利益關係,只需上報名單給理民府,當局依照名單登記,不會嚴格審核。



標題 衙前圍鄉長及村代表的產生辦法和分工
日期 04/05/2012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2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LKF-NCW-SEG-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