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死亡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物件 | 牌匾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萬物咸利」牌匾
「萬物咸利」牌匾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
東華三院藏
1885年6月連場暴雨後,珠江流域的西江及北江因而同時暴漲,兩江多條支流洪水泛濫,珠江三角洲災情嚴重,而被洪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廣東及廣西各有災民20多萬。當年東華為此籌得超過10萬元善款賑濟災民,經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奏議,光緒皇帝特御賜「萬物咸利」牌匾,以資表揚。「萬物咸利」四字意指天下萬物也受惠於樂善好施的行為。匾額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學士代筆,光緒皇帝御璽鈐印於匾額正中,而印璽上方更有一金龍頭,氣派非凡。

日期 | 1885年 |
物件 | 牌匾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東華三院 |
儲存地點 | 東華三院 |
授權說明 | 獲東華三院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212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