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死亡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巴陵嬰堂
港島西區德國嬰堂,約攝於1900年。此嬰堂於1850年代為巴陵在華女傳道會創辦,收容孤苦無依的女童,原本租賃摩利臣山上一所樓宇經營。1860年,此嬰堂遷往圖中位於西營盤的新址;至1903年易名Bethesda Home。
日期 | 約1900年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街道)/巴陵嬰堂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
資料來源 | 香港歷史博物館,檔案編號:P1964.37 |
儲存地點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授權說明 | 獲香港歷史博物館允許香港記憶使用 |
登錄號碼 | lcs-twgh-0072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