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Hong Kong, Benevolent City: Tung Wah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CommunitiesHistory of Tung Wah ServicesEarly Chinese Charitable and Relief Work
特藏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東華服務源流華人的慈善與救濟工作
華人的慈善與救濟工作

1. 早期香港的慈善與救濟工作

香港開埠初期的慈善機構主要由教會團體創立,作為在華宣教事工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及巴陵在華女傳道會興辦的孤兒院,以及巴陵差會在灣仔開設的診所和醫院。孤兒院收養被遺棄的嬰孩,教導他們讀書識字和宗教知識,後來喜廸堪會在西區建立院舍,專門收容失明女童。

當時香港政府對待孤寡老弱和不能自存的華人,基本上沒有任何救助,只對流浪漢及年輕犯人的收容所提供少量財政支持。華人只好依賴同鄉會、宗親會及行業公會,以至街坊團體等組織,以介紹工作及解決生活上的種種問題。但這些以地緣、親緣、業緣或鄰里關係作為紐帶的組織有其局限。直到1870年東華醫院創立,香港才首次出現一個服務全體華人居民的醫療及慈善機構。

2. 互助精神與救濟工作

早期香港華人聚居於上環太平山區,衞生環境惡劣,生活艱苦。部分華商本着「民胞物與」的精神,透過街坊會及同鄉會對社會下層的華人救助。早於1866年,已有華人建議成立中醫院,但到1870年東華醫院創建總理再次提出申請後,始得以成事。同時期的華人慈善組織,則有1878年成立的保良公局和1880年創辦的樂善堂。

19世紀下半葉,廣東各地誘拐人口到海外充當華工的情況嚴重。港府最初沒有介入,其後才立法禁止。東華亦協助打擊「苦力貿易」,1873年開始僱用偵探緝拿拐匪,並暫時收容獲救的婦孺。1878年底東華紳商協助籌組保良公局(即今保良局),並將平安、福壽兩樓借給該局辦公。直到1893年《保良局組織條例》生效後,保護婦孺的工作才完全由保良局承擔。

1910年東華成立「棲留所」,專門收容流落在港,無所依靠或等待遣返的難民。「棲留所」雖曾於1935年關閉,但在1941年重開,直到1960年才正式停用。

3. 本地賑災工作

1874年颱風襲港,6小時內有逾2,000人喪生。東華醫院協助善後,把撿獲的399具遺體,或就地安葬,或葬於牛房義山,這是東華醫院首次參與本地賑災工作。至1880年,又把昂船洲發現的百多具風災遇難者的骸骨,遷葬於雞籠環,這次賑災行動更獲港督軒尼詩捐款支持。

1918年跑馬地發生馬棚大火,約600人遇難。東華醫院派員趕赴現場拯救傷者,事後亦應死者家屬要求於掃桿埔設立「中西士女之墓」,並建醮超度。在20世紀上半葉,東華一直在本地賑災工作擔當重要角色,無論是籌募捐款,還是在分發救援物資、施棺贈殮方面,都發揮重要作用。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政府成立社會局,又積極扶助街坊福利會,以提高社群互助的意識,各類社會服務組織如雨後春筍出現,漸次取代東華三院的領導地位。但東華的捐款,依然是賑災善款的主要來源。

4. 地區樞紐與內地賑災工作

1876年至1879年間華北大旱(史稱「丁戊奇荒」),死亡人數超過500萬,東華總理梁雲漢、高滿華及柯振捷協助募捐,把本地及南洋各地所籌得的16萬元,轉匯往內地——這是東華第一次參與內地賑災。1878年東華獲山西巡撫曾國荃饋贈「克廣德心」牌匾,翌年更獲贈清光緒帝御賜「神威普佑」牌匾。

1885年廣東西江及北江洪水泛濫,當時東華總理何獻墀等勸籲港商及海外華商捐款,最後籌得46,000餘元善款,光緒皇帝再次御賜「萬物咸利」牌匾。1918年東華因救助華北地區的水災而獲得總統馮國璋頒贈「善與人同」匾額。

20世紀中國內地時遭兵燹,東華亦多次賑濟兵災,包括1932年的上海兵災,當年總理陳廉伯不但實地到災區視察,更發動不同年屆的總理捐款,5天內籌得96,000元,最後善款總數高達32萬元,成為一時佳話。1949年後,東華三院停止在內地的慈善與救濟工作,直至1991年及1994年內地水災期間,中斷40多年的內地賑災活動才得以恢復,並分別籌得690多萬及300萬元善款。

5. 地區樞紐與海外賑災工作

1860年代,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條約中,訂明華人可以出洋謀生,及後大量華人被招聘至美洲及澳洲等地務農、修築鐵路和開礦。這些海外華人中,不少都是途經香港遠赴海外,同時利用香港的金融網絡把工資匯兌回鄉,與香港關係密切。

1906年4月18日,美國加州發生8.3級大地震,傷亡人數高達數千,25萬人無家可歸。東華聯同廣州廣仁善堂一起賑濟受災的華人,通過平糴、借款、院內撥款及坊眾捐簽等方法,共籌得超過23,770元。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7.9級強烈地震,影響東京、神奈川、千葉及靜岡等地,死亡人數達15萬,200多萬人無家可歸。有見及此,東華聯同華商總會、保良局、神戶中華會館等沿門勸捐,並接濟抵港僑胞。從這些海外賑災活動可見,東華一直是內地與海外華人社群之間的重要橋樑。

6. 東華與港府及內地政府的關係

香港政府以東華醫院懷柔華人,但亦擔心這個跨行業、親族、族群和地緣背景的組織坐大,成為「政府中的政府」,甚或被清廷拉攏利用,危害外商在華利益。1884年香港碼頭工人罷工期間,政府就調動英軍在太平山區巡邏,部分更暫駐在東華醫院內示威。日後政府在中醫問題上對東華的批評,也是希望藉此可以加強對東華的控制。

東華醫院董事局主要由商人組成,在內地和東南亞皆有商業聯繫,與內地政府關係良好,更負責接待途經香港的內地官員,故此在賑濟內地災荒的工作上,一直扮演統籌和聯絡的角色。民國政府成立後,東華的重要性沒有減低,繼續被視作最具代表性的香港華人組織。

7. 日佔時期的救助工作

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大批難民南下避亂。政府為了應付難民潮,撥出舊國家醫院、域多利監獄及前九龍理民府等處為臨時收容所,前後接待了逾3萬名難民。在此期間,東華撥款賑濟災民,又協助從日本回流的留學生及僑民歸鄉,重新開放「棲留所」,同時應政府要求,負責管理難民營、供應膳食,並提供各種救濟服務。

香港淪陷時期,百業俱廢,東華東院被用作陸軍醫院,義學停辦,僅有東華醫院及廣華醫院維持服務。院方收入大減,入不敷支,拍賣嘗產亦無人問津。1944年,東華的儲備已經耗盡,加上無人願意出任總理,幾陷於停辦邊緣,最後東華向全港華人呼籲救亡,在當時香港佔領地總督及全港各界人士捐款支持下,東華的財困才得以暫時紓緩。

8. 從救濟到社會服務

1949年前後,大批國民政府的軍政人員及家屬逃難到港,香港政府要求東華提供臨時救濟,為難民登記,並將難民安置在東華三院的棲留所內。難民從摩星嶺遷往調景嶺後,東華繼續協助他們辦理赴台手續;直到1953年難民定居調景嶺後,東華的救援工作才告一段落。

1950年至1970年代,從內地遷港的新移民多於山邊搭建寮屋居住,遇上風災、火災或山泥傾瀉,都會帶來數以百計的災民。這時期東華依然站在賑濟最前線,向災民派發衣食,但賑災的統籌工作已由社會局及街坊福利會主導。隨着各種社會服務機構大幅增加,東華不再獨攬社會服務工作。政府於1965年發表第一份《社會福利白皮書》後,大幅增加緊急救濟和社會福利設施,一方面直接承擔社會福利工作,一方面亦資助志願機構提供相關服務,東華三院亦變成為「合作伙伴」的一員。

9. 嘗產與慈善服務

東華三院能夠為香港社會作出巨大貢獻,得力於各方踴躍捐輸,以及來自「嘗產」的收入。東華第一所「嘗產」是1873年購入的永樂坊(今永樂街)40號,在往後5年,更於中上環一帶先後購入10多幢物業。至1930年,「嘗產」年租金收入已多達113,651元。

購買物業除了可收取租金補貼開支外,亦可提供房舍擴充服務,如1907年東華就曾把普仁街及保良新街(今新街)購買的單位,改建成新街疫局,而1930年的女子義學,也在東華的物業內開設。於2009/2010年度,東華擁有及管理的物業為103項,租金收入達3億3,600萬元。

歷年來,東華醫院多次獲得善長捐贈物業,充分反映出社會人士對東華醫院的信任和支持。

10. 東華的籌款活動

東華醫院的收入初期主要依賴行會、商會和總理的捐款,經濟不景時,捐款數目就會大減。東華為解決財政問題,不斷擴大籌募範圍,籌款活動亦不斷推陳出新。1913年,東華首次邀請戲班演戲籌款,1921年又邀請京劇大師梅蘭芳義演。1929年南華體育會又為東華舉辦足球比賽籌款。1934年,東華舉辦遊藝大會和開辦賽馬彩票,加上話劇、馬戲團、街頭賣花、萬善緣勝會等活動,市民只要購買門券,就可以參與善舉。1961年東華發售一元慈善獎券,獎品由善長捐出,包括汽車及整幢樓房,最終籌得50多萬元善款。

過去數十年間,東華通過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使籌款工作深入到各個界別和階層之中。1979年起與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辦「歡樂滿東華」,透過電視節目募捐,又舉行屋苑籌款比賽、小巴和的士義載及街市義賣活動,使籌得的善款屢創高峰,而這些募捐活動不單是東華三院一年一度的籌款盛事,更成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 皇后大道中商舖

  • 巴陵嬰堂

  • 修女與華籍孩童

  • 意大利嬰堂
東華服務源流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