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Hong Kong, Benevolent City: Tung Wah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CommunitiesHistory of Tung Wah ServicesPublic Hygiene in Hong Kong and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特藏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東華服務源流香港公共衞生與東華三院的成立和擴展
香港公共衞生與東華三院的成立和擴展

1. 香港早期公共醫療服務

香港政府於1843年委任殖民地總醫官負責監察傳染病。同年海員醫院和倫敦傳道會的醫院啟用,再加上原來的海軍醫院,香港共有3間小規模的醫院。1850年建成的「國家醫院」,初期主要照顧公務員和警察,後來亦接收患病的市民,但病房費用每天收取5角至1元,實非一般貧苦華人所能負擔。1858年,政府成立雜症醫院專門收容傳染病患者,而德國巴陵差會則在摩利臣山下建立診所,以華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然而當時華人普遍不接受西醫,患病時多求助於中醫中藥。

1860年代,外來人口急增,華人聚居的太平山區更見擠迫,樓宇通風不足,排污設備欠缺,使這裏成為疫症的溫床,部分垂危病人被遺棄於「義祠」之內,得不到任何醫治。1869年香港英文報章對義祠的嚴厲批評,迫使政府正視華人的醫療問題。東華醫院的誕生為香港公共醫療服務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2. 東華醫院的創辦

東華醫院由政府撥地興建,並獲捐助建院費,1870年奠基,1872年2月14日由港督麥當奴主持開幕,同年港府再增撥2,000英鎊(折合116,760港元)作東華的營運經費。

東華醫院創院總理共13人,包括買辦、南北行商和金山莊商人,也有受過西式教育的紳商。1872年至1902年間,總理維持在12名,由各行按捐款份額提名代表,再由局內同人和街坊推選,另設協理和值事若干名,協助處理局中事務。此外,每年更會出版《徵信錄》,報告院務及列明每年收支情況。

1870年刊憲的《華人醫院則例》申明,東華是以法人團體成立的組織,經費主要來自公眾捐助,凡有關設立總理及協理等章程需呈交政府,總督會同行政局有權修訂。故此東華雖為華人慈善組織,但具有法理基礎,而且受到法例監管,與內地傳統善堂不同。

3. 中醫中藥,贈醫施藥

19世紀中葉,華人普遍不接受西醫,尤其抗拒截肢等療法;加上當時消毒技術落後,手術受感染致死者眾;剖屍化驗更觸及華人忌諱,故此華人多不願被送往西醫院。東華醫院以中醫診症治病,對貧病者贈醫施藥,無力殮葬者則代為處理後事,所以廣受華人歡迎。

東華醫院嚴格選用中醫師,設有考試招聘制度,而採購中藥則成為東華每年最大開支。然而,政府醫官不滿東華只採用中醫中藥,時常對東華嚴厲批評。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後,東華醫院在政府的壓力下,被迫增設西醫。後來成立的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西醫人數及設備都增加了比重,但東華三院維持中醫診症的方針沒有改變,並為此與政府多番角力。

日佔時期,東華財政緊絀,不得不在1945年7月停止中醫住院及贈藥服務。戰後香港百廢待舉,東華不再提供免費的中藥,但維持中醫門診。近年中醫藥的發展漸為社會關注,而東華在應用中醫治療方面,扮演着先導的角色。

4. 1894年鼠疫的衝擊

1894年廣州爆發鼠疫,5月香港出現鼠疫死亡案例,至6月共有1,900人死亡。政府為控制疫情,採取強硬措施,包括授權潔淨局准許政府人員進入民居搜查,隔離病者家人及消毒,並立例容許政府拆卸疫區的樓宇;同時宣布香港為疫埠,禁止患病者離開;病人則安置在醫院船「健康女神號」、堅尼地城警局、玻璃廠及牛棚等處;更派醫官進駐東華,強行把患者送到醫院船隔離。

華人被禁止離境,加上政府人員強闖民居,激起民憤。東華醫院上書,要求容許患者返回內地就醫,港督羅便臣初時拒絕,但眼見病者人數急增,再經華商力爭,終容許華人離港返鄉。期間香港英文報章指東華煽動華民反抗,散佈謠言,東華與政府關係緊張。而東華容許政府西醫帶走華人患病者,亦引起華民到醫院抗議,對東華的威信造成打擊。

5. 創辦疫所與痘局

政府雖然不滿東華醫院在對抗鼠疫中的表現,但仍看重東華在華人社會的地位,最終支持成立東華分局疫病院。疫病院於1898年啟用時只有臨時搭建的病房,翌年政府批准在原址興建東華西環分局疫病院,1903年落成啟用,除了中醫外,病人亦可選擇西醫治療。

為遏止天花病蔓延,東華醫院自創辦之初,已為嬰孩接種牛痘,並設立隔離病房。1876年起更派員到廣東各地為民眾接種牛痘。截至1893年,受惠嬰孩已超過30,000名。1887年天花再度肆虐,港府要求東華協助為華人接種牛痘,東華當時派出注射員到香港仔、筲箕灣及油麻地等處,為居民接種疫苗。1907年東華另建「新街疫局」,而西環疫局則改建為東華痘局,並於1910年啟用。1911年政府在九龍撥地建立油麻地痘局,這所痘局後由廣華醫院接管。直至1938年東華痘局交還政府,改為傳染病醫院,而廣華醫院亦交出油麻地痘局的管理權。東華對抗傳染病的任務,至此結束。

6. 廣華醫院的創立

1860年九龍半島併入香港界內,至1905年居民已達73,473人。為應付九龍居民的醫療需要,在政府主導下,東華醫院於1906年在油麻地籌建一所新醫院,即後來的廣華醫院。政府在撥地以外,更提供30,000元建築費及每年6,000元資助,18名倡建總理中,不乏為東華醫院前主席。

廣華醫院在1911年落成啟用,由港督盧吉主禮。同年港府頒布《1911年東華醫院擴充法規》,規定廣華董事局必須由九龍居民代表組成,但醫院由東華負責管理,而財政大權亦落在東華董事局手中。後來東華經費不足,政府把油麻地天后古廟、旺角水月宮及大角咀洪聖廟撥歸廣華管理,以廟宇及廟產收入補貼醫院開支。

廣華醫院在建築規劃上講究採光和通風,備有手術室、西藥房和西藥診症室等西式設備。政府更資助西醫贈醫施藥,藉此向民眾推廣西醫診療法。

7. 東華東院的創立

1920年代,香港島人口接近35萬,灣仔當時為倉庫和工業集中地,也是華人聚居處。1921年,灣仔一群善心人士創立集善醫社,並向政府申請成立醫院,但經費不足,遂轉向東華求助。當時政府也支持東華在東區興辦分院,促使其接辦集善醫社,更籌得45萬元作醫院建築及營運經費。覓址幾經波折後,落實掃桿埔地段為東華東院院址所在,該院並於1929年由港督金文泰主持開幕。這是繼廣華醫院後,東華另一次在政府支持下的擴張,可見東華所提供的醫療服務,已取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同。

東華東院完全採用西式建築風格,曾於1930年代擴建,增購西式醫療設備。院內有兩名西醫駐院,又設有肺癆病房、產房、兒科病房及戒除鴉片煙癮的專科病房。在規模和設備方面,均為東華三院之首。

8. 機構擴充與三院合併

東華協助籌建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後,機構規模大為擴張。廣華醫院雖然設有值理會,但財政一直由東華支配,董事局會議亦由東華醫院主席主持。東華東院則直接由東華管轄,不另設總理,人手聘用及資金調配皆由東華負責。

1931年政府立法,把東華、廣華和東華東院合併為「東華三院」,規定總理最多不超過30名,另增設不多於15名顧問總理,兩個職位皆需要有九龍居民代表,並首次在條文上清晰界定東華三院作為慈善機構的職能。後來政府乘東華三院財政緊絀,收緊對東華的監管,並於1938年提出改革建議,增設醫務委員會以削弱總理在院務上的控制權,但在廢除中醫服務方面,因東華總理的強烈反對而未能成事。不過,日後三院逐漸引入更多的西醫西藥,而中醫住院服務亦在1945年告終。

9. 培訓護士的工作

東華三院雖然堅持中醫中藥的傳統,但也採納了西醫院的護士制度。1911年東華醫院聘用首名看護,1922年廣華醫院設立護士學校,成為東華培訓護士工作的起點。初期護士訓練着重實踐,採取師徒傳授方式,學護跟隨醫生及資歷較深的護士從旁觀察,學習照顧病人,訓練沒有安排理論課。未婚女性只須具備基礎教育背景,就可投考護士。1931年政府實施《護士註冊條例》,要求護士除病房實習以外,還需要有3年普通護理學訓練,通過香港政府護士局的高級試會考後,才可成為註冊護士,否則只能出任看護。

戰後東華三院護士人手短缺,遂提拔表現良好的註冊護士出任護士教師。自1961年起東華三院每年派一名護士往海外學習,以增強師資。1959年廣華醫院內增建護士宿舍和護士學校,三院護士得以集中在一起接受培訓。

10. 戰後東華醫療服務的發展

戰後醫療需求急增,1950年東華三院獲政府撥地,把大口環痲瘋病院改建成東華醫院附設護養院,把廣華醫院長期住院的病人遷往該處,以便騰出病床,應付需要。這間護養院就是今日的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1952年東華三院董事局決定在東華醫院加建兩座新翼,擴建工程於1958年完成。同時,廣華醫院的院舍設備已逾40年歷史,實不能應付九龍居民的醫療需要,故東華董事局於1958年開始全力推動重建廣華醫院計劃,終在1965年完成。新設計的醫院大樓高12層,病床共1,500張,另設有護士學校和員工宿舍等,成為當時亞洲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醫院之一。1960年代,東華增辦了黃大仙護養院,即今日的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東華三院於1973年及1984年先後兩次擬定十年計劃,進一步擴建黃大仙護養院、廣華醫院及東華醫院,並添置先進的診療器材,配合政府醫療政策,發展西醫的專科服務,加強對癌症、糖尿病及心臟病的診斷和治療。同時繼續維持中醫診症服務,與內地醫院和本地大學合作,推廣中醫藥的研究和中醫教育。1990年醫管局成立,東華三院在1991年與醫管局簽訂協議,讓屬下五間醫院加入醫管局。東華董事局於醫管局的管治架構中,繼續透過五間醫院的醫院管治委員會的多數席位積極參與醫院管理工作。



  • 西營盤國家醫院 (1)

  • 香港大藥房

  • 皇家海軍醫院

  • 東華醫院大禮堂
東華服務源流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