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Education in Pre-war Hong KongAbout the Collection
特藏戰前香港教育關於特藏

關於特藏

關於特藏  教育制度和政策的發展  官方文件  學校照片  學校刊物  校徽、校訓、格言和校歌  文物  教科書  剪報  青年組織  參考資料  鳴謝 

在戰前的香港,年青一代的教育體驗有很大差異。當時,香港的教育是由殖民政府、宗教團體和華人慈善團體共同提供的。學校的規模、理念、信仰、課程、教學語言和學生背景各有不同。當中有為窮家子女和處於社會邊緣的孩童開辦的孤兒院、收容所和義學、有供本地及來自中國內地和東南亞不同國籍孩子寄宿的學校、在市內繁忙街道的唐樓或幽靜半山區歐陸式大宅開辦的日校,這些學校組成了殖民地香港的教育體系,以滿足不同文化和人士的不同需要。

二十世紀初,中國的政治和社會動盪,引發大量內地人逃難到香港,小學教育的需求因而大增。殖民地香港的愛國情緒高漲亦促使新式中文中學的創立。這類學校的辦學目標是結合西方知識、中國文化和國民教育。1930年代當中日戰爭爆發,很多學校、學者、教師和學生都遷往香港,私校的數目迅速增加。教育不斷擴張和作多元化發展,直至1941年12月日本佔領香港才即時停下來。

這系列歷史資料旨在從多方面講述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教育歷史(1841年至1941年),主要集中描述港島和九龍市區中小學教育的面貌。這些資料包括由政府和私人機構發表有關政策和行政措施的官方文件,也有包含著個人和集體回憶的學校照片、學校刊物和教科書,另外還有報導各項事件和活動,以及討論政策的直接社會和政治影響的剪報,和青年組織的檔案資料,藉以道出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的關係。

這些資料來自不同的來源,包括海外宗教團體的檔案、本地學校、香港歷史博物館、歷史檔案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和私人捐贈。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