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死亡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等待工作
等候工作的苦力。從前用沙艇運來海沙相中苦力正等待搬運工作,賣力的一群可能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卻具品德及正義感,但求無愧於心,分擔勞苦工作,為社會貢獻一分力。圖中的竹升,可說是體力勞動的謀生工具和標誌,由於側逆光呈黑像,雖處城市的複雜線條背景,但色調烘托得宜能突出及具深度感。圖示中區恆生銀行興建時的骨骼架構,右鄰是繼後的總行大廈。
日期 | 1950年代 |
地方 | 香港島/中西區/中環/(街道)/恆生銀行大廈 |
人物 | 苦力 |
物件 | 中區恆生銀行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烈陽似火炙肌膚 茹苦含辛永記牢 牛鬼蛇神難利誘 志堅品格樹楷模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28-29。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3_012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