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主辦者 | 家書 |
舉行地點 | 九龍|深水埗區|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死亡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家書
蘇屋邨聊天的老人。帝制時代流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形成不少文盲的婦女。何綬遇上蘇屋邨前石欄巧遇一老翁與老嫗,在逆光下讀信,聯想到可能老翁在為老婦看家書。華僑出外謀生,經久才得一紙通訊,前賢說「家書抵萬金」,可知訊息的珍貴。

日期 | 1960-80年代 |
地方 | 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街道)/蘇屋邨 |
人物 | 老年人 |
物件 | 家書 |
其他 | 家書 |
資料類別 | 圖片 |
詩句 | 愛兒負笈往歐西 學業有成冠試闈 升職加薪誠喜事 明年兼且抱孫歸 |
特藏 | 畫意寫實攝影-何綬相集 |
資料來源 | 何綬藏品;並刊於何綬著:《歲月留痕》香港:Wonderful Design and Productions,2006年,頁86-87。 |
儲存地點 | 何綬 |
授權說明 | 獲何綬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ho0_019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