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The Oral Legacies (I) -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ong KongWong Tai Sin Belief and CustomsThe Origin of the Folk Religion
特藏口傳心授系列I: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大仙信俗信俗由來
信俗由來

黃大仙信俗,圍繞道教仙人黃初平而形成和展開。黃初平事蹟最早記載於東晉葛洪的《神仙傳》。從東晉至民國,民間以道教靈仙、救病之神及晴雨之司的形象,祀奉黃初平於浙江金華一帶,成為傳統的神仙信俗之一。明清之際,黃大仙信俗傳入嶺南,清末盛行於廣東地區。

1915年,奉祀黃大仙的廣東西樵山普慶壇弟子梁仁庵、梁鈞轉父子,因兵災而避難至香港,並在中環開壇闡教,香港的黃大仙信俗,可謂奠基於此時。1921年,梁氏於九龍城竹園村創立私家清修道場「赤松仙館」,以「普宜壇」為壇號,強調儒釋道三教共尊,又成立「嗇色園」作為管理機構。1925年,「赤松仙館」改名為「赤松黃仙祠」。至1956年,嗇色園開放黃大仙祠供大眾參拜。嗇色園黃大仙祠以「普濟勸善」為核心價值,在初創的數十年間,不但在港贈醫施藥,接濟二戰時期的新移民,而且向政府的華人慈善基金捐款,作教育和修建廟宇之用,使黃大仙信俗廣為市民接受。1969年,嗇色園黃大仙祠所在地被定名為黃大仙區,可見黃大仙信俗在香港之根深葉茂。



  • 嗇色園黃大仙祠

  • 建立初期只屬道侶私人修道場所的黃大仙祠

  • 黃大仙寶像

  • 黃大仙信俗
黃大仙信俗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