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死亡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黃大仙祠
1915年道侶梁仁菴、梁鈞轉和喬梓自廣東西樵普慶祖壇,接奉黄大仙師寶像來港,在灣仔開壇闈敎,歷時六載。1921年門徒創立嗇色園,於竹園現址建立黃大仙祠。黃大仙乃牧羊童,居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赤松山。家貧,八歲牧羊,十五歲遇仙翁指引,四十餘年化為「赤松仙子」。黃大仙祠近年香火鼎盛,並以善男信女的香油錢,大力推廣敎育及贈醫施藥,幫助貧病市民,對社會有實際功益和貢獻。
日期 | 1989 |
地方 | 九龍/黃大仙區/黃大仙/(街道)/黃大仙祠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2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6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