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死亡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資料類別 | 圖片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銅鑼灣天后古廟
銅鑼灣的天后古廟,乾隆年間由戴仕蕃所建。當時戴氏在銅鑼灣海邊拾得紅香爐一個,認為是上天啟示,遂建廟供奉。故天后廟亦曾稱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後山亦稱為紅香爐山。相傳天后(即「媽祖」)誕於農曆三月廿三日,唐朝時生於福建莆田湄洲島林村,因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漁民奉為女神。昔日香港以漁業為主,漁民大多信奉天后娘娘,天后廟因而特別的多。
日期 | 1986 |
地方 | 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街道)/天后古廟 |
人物 | 江啟明 |
資料類別 | 圖片 |
特藏 | 江啟明香港寫生 |
資料來源 | 江啓明:《香港今昔:江啓明香港寫生畫集 (香港史畫續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持續進修學院,1994年,頁18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授權說明 | 獲江啓明允許香港記憶計劃使用 |
登錄號碼 | LA005-325 |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