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特藏 全部項目 英聯邦特惠稅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 英聯邦特惠稅(1932年)
    此文件擷取自1932年香港總商會報告。關於香港的製造業,商會建議符合英國進口稅制的香港工業產品,應可獲得關稅豁免。商會此舉乃回應新「渥太華會議協定」,指出如產品的原料在英帝國種植或生產,或其中一部分在帝國內加工製造,產品入口英國時享有特惠待遇。
  • 英聯邦特惠稅(1933年)
    此文件擷取自1933年香港總商會報告。商會針對香港製造業,訪問了合乎英聯邦特惠稅資格的香港工業,了解業界從中國入口原料,以及在香港加工和製成產品的成本。已出口至英國以外的工業產品,自然免卻符合「英聯邦特惠稅」要求的問題。
  • 中國增加進口稅(1934年)
    此文件擷取自1934年香港總商會報告。報告回顧了本地製造業出口商反映迎合英國(聯合王國)海關時對港產製品造成的困難,總商會代表向香港政府的交涉以及政府的回應。
  • 英聯邦特惠稅(1937年)
    此文件擷取自1937年香港總商會報告。如要在英帝國市場享受特惠待遇,香港製品必須符合英國海關的要求。港產製品享有的特惠關稅擴展至其他英屬地區,例如印度、紐西蘭、南羅德西亞、南非、加拿大和澳洲。
  • 英聯邦特惠稅(1938年)
    此報告擷取自1938年香港總商會商業報告。1938年「英聯邦特惠稅」的新要求生效後,大大打擊香港產品向英國殖民地的出口。報告提出了一列的殖民地名單,香港產品出口至上述地區時要符合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