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其它 | 製造業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其他文件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關聯字 | 製造業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其他文件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標題 |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
日期 | 1881 |
主辦者 | 製造業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其他文件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主辦者 | 製造業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Other Documents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其他文件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標題 |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
日期 | 1881 |
其它 | 製造業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關聯字 | 製造業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其他文件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資料類別 | 文件 |
其他 | 製造業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其他文件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Others | 製造業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资料来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储存地点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权说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录号码 | WL-HIS-002a |
相關文檔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empty detail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其他文件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1881年港督就人口普查報告書在立法局上發表演說
早於1881年,前港督軒尼詩爵士質疑一般人認為香港沒有工業的說法。他以各行業的大量華資工廠和洋資工廠為例作答,證明當時本地的工業已相當蓬勃,包括竹子、船隻、雕刻品、雪茄、黃金、玻璃、畫像、燈籠、皮箱、檸檬汽水和蘇打水、鐘表、船槳、帆和纜索、檀香木、煙草、雨傘和硃砂等生產。首次在1881年人口普查報告中出現的行業包括玻璃、鐘表、肥皂、眼鏡、牙粉和織造。報告指出僱用工人數字下降的行業包括紙箱、藤器、蘇木、醬油、鴉片、精製糖和皮革。香港製造的番茄醬和涼果在歐洲市場上成績卓越,因此港督在演講中亦特別提及這兩種製品。日期 | 1881 |
關聯字 | 製造業 |
資料類別 | 文件 |
特藏 | 戰前工業 |
資料來源 | [英文刊物] "The Governor's Address to the Council on the Census Returns, 1881", Administrative Reports 1881, pp.2-3. Papers laid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Hongkong 1881, Hong Kong Government Reports Online (1842-1941). |
儲存地點 | 香港大學圖書館 Digital Initiatives |
授權說明 | 版權期限已過 |
登錄號碼 | WL-HIS-002a |
其他文件
- 《香港中華廠商出品指南》
此書共分為4大部分。第1部收錄多篇關於香港不同行業的評論。第2部分是華資工業的詳細目錄,列舉了廠名、地址、設廠歷史、資本、入口原料、產品出口、所屬行業、商標、銷售量、僱傭狀況和廠房等資料。每家工廠報告附有其產品和商標的照片或掃描。作者將工廠分成11個行業和33個細項。第3部分包含3組圖表(1)1906至1934年每年開設的工廠數量;(2)各行業的工廠比例;(3)各行業的投資額。附有華資廠商的索引。 第4部份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年報。 - 《紡織品配額法規》(1937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7年報告。自1937年起,香港紡織廠商必須證明其紡織產品在英帝國內完成紡紗、編織和加工的程序,方可豁免於入口英帝國市場的配額限制。 - 紡織品和人造絲品帝國配額(1934年)
此文件節錄自香港總商會1934年報告。「倫敦貿易委員會」建議所有殖民地和保護領的政府引入配額制度,協助英國商人抵抗日本產品的競爭。香港總商會提出論據,反駁該項建議。 - 1937年至1938年有關出口量和主要產品的貨值
此報告節錄自1938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 顯示1938年香港製品出口值; (2) 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 - 出口至英帝國市場和外國的總出口百分比(1939年)
此報告節錄自1939年行政報告中的「商業」部分。報告記錄了從香港出口的中國貨品和香港製品,並提供兩個列表:(1)顯示1939年香港製品出口值;(2)附錄C顯示出口至英帝國及外國市場的總出口百分比。
All Items
Copyright © 2012 Hong Kong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