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Terms of use Sitemap Contact Us
關於香港記憶 使用說明 網站地圖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CollectionsShaw Brothers' MoviesShaw StudioStudio Production
特藏邵氏電影邵氏影城與片廠制推行大片廠制
推行大片廠制

邵氏影城的建立可說象徵了邵氏製片模式的一大轉變:由昔日着重小本製作的主方針,漸漸邁向大刀闊斧式的流水式生產,片場投入運作之初,其設計便足以支援六部影片同時拍攝,《南國電影》記述:片廠旗下「員工共有1200人分佈於二十五個不同部門日夜生產,為供應全世界的娛樂事業而工作,……片場採取平面式建築,而佔地最多的……為六個巨大的攝影棚,化粧間就設在旁邊,……六個巨大片場和它的服裝間、化粧間及貯藏室等附屬機構,都是各自獨立的,因此可以在同時間開拍六部電影」,這樣的工業規模「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但亦只有這樣的設備才可以配合今年攝製國語片三十部和粵語片十五部的製片計劃」,為了支援這支龐大的生產隊伍,這樣密集的流水生產線,影城內更設有「用最新藝術設計和現代化機械裝備起來的配音間、試片室、沖印室、道具室、木工房、自來水塔,還有餐廳和職員宿舍,一切不假外求,職工們的一切生活,亦可在裡面得到滿意的安排了。每天平均有三十多位主要演員和上千的技術工作人員分別在裡面緊張地攝製國、粵及廈語影片,給予亞洲四十五萬不同國籍的人以娛樂和享受,供應邵氏機構屬下的百多間電影院和大遊樂場的放映」 ,這様龐大的生產和發行規模可說在華語影圈罕見。

1962年,邵氏影城除不斷擴充攝製用地外,亦逐步引入彩色及寬銀幕電影製作,令邵氏片廠躍成本港最先進的影片製作場地。如自1964年,片場內十二個攝影棚同時啟用後,邵氏影城的運作便儼如一座大型工廠,日夜實施流水式生產,各部門均在這條密集的生產線上各自分工,編劇、導演、演員等員工均被分成多支生產隊伍,填滿全年的製作計劃,由影片的拍攝到後期沖印及剪接工作,均可在影城內進行,如在196612月,邵氏便宣佈會在來年開拍45部影片的大計,嘗試把大片廠制推向高峰。直至1985年,邵氏影城正式減產前,邵氏片廠出品的影片便累積高達800部之多,包羅的影片類型繼有古裝片、黃梅調影片、武俠片、動作片、艷情片、諧趣片,邵氏的地位便仿如一處「東方荷里活」。



  • 邵氏行政大樓化妝室

  • 樂師為影片配樂 (一)

  • 樂師為影片配樂 (二)

  • 排舞
邵氏影城與片廠制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