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
最近瀏覽

歷史建築的活化

歷史建築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及身份認同的象徵,見證地方的發展。除修繕歷史建築的硬件外,延續和深化它們的社會功能亦十分重要,讓歷史建築與現代社會得以重新接軌。

發展局於二零零八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透過政府資助,鼓勵非牟利團體,運用創意活化使用合適的政府歷史建築。計劃至二零一六年已推出五期,共批出十五個歷史建築活化項目,其中已完成的項目共吸引了約二百六十萬人次參觀;當中四項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優異獎或榮譽獎,包括由舊大澳警署活化成的「大澳文物酒店」、美荷樓活化成的「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及舊大埔警署活化成的「綠匯學苑」等。同時,私人業主也有進行活化項目,例如將位於跑馬地毓秀街11號的三級歷史建築活化為「F11攝影博物館」。

活化項目將新用途注入歷史建築中,讓歷史建築在現代社會的角色得以延續,為社會創建多元及優質的文化空間。

大澳文物酒店(舊大澳警署)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保健中心:雷生春堂(雷生春)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舊美荷樓) 饒宗頤文化館 (舊荔枝角醫院)
石屋家園(石屋) 綠匯學苑(舊大埔警署)

圖片


  • 大澳文物酒店(舊大澳警署)現貌

  • 大澳文物酒店內部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保健中心:雷生春堂(雷生春)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保健中心:雷生春堂內部 (1)

影片


  • 春雷欣嚮 萬物甦生(雷生春)

  •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綠匯學苑(舊大埔警署)

  • 饒宗頤文化館(前荔枝角醫院)

  • F11攝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