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老房子:與藝術家走進百年故宅的歷史現場
最近瀏覽

為革命着色:石家豪在甘棠第的奼紫嫣紅

在歷史建築中找回一點感覺

第一次踏進這幢建於一百多年前的甘棠第,石家豪的感覺是「很熟悉」。這份熟悉,是因為他中學時期就讀的英皇書院,也是一幢殖民地時期的歷史建築。大宅中的紅磚、柱落、窗戶、陽台等,都與他的校園十分相似,只是甘棠第更形華麗。他記得自己唸書時最愛穿著黑皮鞋,與同學們在學校的地磚上滑行,比賽誰滑得最遠,「就是這些很滑的地磚,我們像穿上暴走鞋一樣滑來滑去。」他笑着說。

活化成孫中山紀念館前,石家豪還記得這裏曾是一所教會,教會的浸池今天仍被保留在這幢老房子之中。但有關大宅原主人——何甘棠的生活痕跡,石家豪也是因為這個計劃才開始追尋。他慨嘆甘棠第曾是一個家,但感覺卻有點陌生,因為它有一個專用來接待賓客及開酒會用的地方——白廳,而這瑰麗的大廳不是一般平民家庭所能擁有的。事實上,一百年的舊屋經過復修後,雖然保留了原貌,但要知道何甘棠家族的生活情景,也要靠他憑着點點線索的牽引去聯想。他走到二樓的陽台,發現牆上的瓷磚有別於大宅的古典風格,而瓷磚上的小鴨子圖案反映了二樓曾是孩子們居住的地方,大宅中具有東南亞特色的瓷磚圖案,令對殖民歷史有濃厚興趣的他聯想到不同時代及文化的融合。

追尋隱藏了的文化符號

石家豪眼前雖然是放滿孫中山先生文物的展廳,但展廳的角落好像隱約放映着何甘棠家庭生活的幻燈片。何甘棠與孫中山先生同是生於1866年,曾就讀於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並同於1886年在該校畢業,他們是同年代的人,都有着中西文化的影響,也是熱心愛國之士,兩者各自都有精彩的故事。石家豪最後決定為這幢老房子創作的藝術品,是對孫中山先生歷史的回應。他覺得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也反映一些華人的經歷,如當時有好些華人出國接受到西式教育後,希望將外國的知識及思想帶回中國,何東家族顯赫一時,亦是當中佼佼者。孫中山先生在香港孕育他的革命思想,在推行革命時亦走過很多地方,當中也必有很多東西文化融合的故事。他希望對孫先生一生裡七個重要的時期進行研究,希望在孫中山先生走過的地方,如清末廣東、夏威夷、香港、澳門、日本、南洋、民初中國等,尋找獨特的藝術、建築及時代風格,轉化成富時代特色的圖案,並融合在他的繪畫作品中,嘗試以生活化的切入點去呈現嚴肅的歷史。

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挑戰

在古蹟中做藝術,對石家豪來說無疑是一種新嘗試。有別於白立方,孫中山紀念館的牆柱及建築裝飾具有獨特的歷史和藝術風格,新造的藝術品能好好融和其中的確不容易。紀念館前身是一幢融合中西式建築的大宅,屏風畫是石家豪所能想到既不會破壞古蹟結構,又能營造一份家的感覺的展示方式。另一個他所面對的問題是,活化成孫中山紀念館的甘棠第,因為充滿歷史檔案及文物,對於藝術家來說,視覺色調上有點單一,石家豪希望可以注入多一些色彩。而這個色彩,是與歷史有關連的。他想起新加坡的土生華人博物館,該館由一所1912年興建的道南學校改建而成,紀錄了從明清至近現代,華人到馬來娶妻的歷史,並展示了他們由中國和馬來傳統糅合而成的娘惹文化。「娘惹文化的衣服都比較鮮豔,但當中有很多中國的圖案及符號。博物館就用了這個特色作整體展覽設計,我到離開後還會記得那色彩絢爛的環境。」他希望引入這種理念,為孫中山紀念館增加豐富的色彩。

在不同藝術風格的屏風上,他和藝術家團隊將加入清同治時期瓷器上的廣彩圖案、十九世紀夏威夷的民俗畫、維多利亞時期的牆紙裝飾及香港學院的建築風格、澳門葡式藍白瓷磚畫、日本明治時期的浮世繪、南洋土生華人的色彩,及民國初年的西風東漸藝術風格等元素,希望帶領觀眾從這些色彩豐富的文化符號中,步隨孫中山先生人生中走過的不同地方,重新審視革命歷史在今天的意義。

歷史的畫布或會隨年歲泛黃,幾度易手的甘棠第,見證着香港與近代中國的緊密關係,它的迴廊樑柱、花窗陽台不但沒有因歲月痕跡而褪色,還散發着中西文化交融的燦爛色彩。石家豪筆下的孫中山多彩細膩,正恰為這幢百年府第塗上了一抹由歷史碰撞出來的斑斕。

圖片


  • 孫中山紀念館

  • 孫中山紀念館迴廊

  • 藝術家石家豪

  • 廣東清末

影片


  • 影片:石家豪 x 孫中山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