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
最近瀏覽

廣廈萬間

二次大戰後,大批內地的移民湧入香港,在山坡或市郊搭建寮屋居住,衞生環境惡劣。至1953年石硤尾大火,政府開始大規模興建徙置區,在樓高七層的第一型徙置大廈裏,住戶需要共用洗盥場所,更被迫佔用行人通道燒火煮飯,居民家中只有「金山槓」(鋅鐵箱)、五桶櫃、「碌架床」(雙層鐵床)、火水爐、蚊帳和痰盂等簡單傢具。大廈的天台更被用作小學校舍,供慈善團體興辦學校。1965年樓高十六層的第四型徙置大廈落成啓用,住戶可享有獨立的廚房和洗手間,居住環境得到改善,這時全港徙置大廈共有一百萬名住戶。六十年代經常出現制水,大批市民需要提水桶到街喉輪候政府的供水,這亦成為香港人難以忘懷的集體回憶。

至七十年代,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帶動了沙田和屯門等新市鎮的發展。徙置區於1973年改名為公共屋邨,「居者有其屋」計劃亦於1976年推出,資助及鼓勵公屋居民自置物業。隨着中產階層的人口增長,設施齊全的大型私人屋苑相繼面世,其中包括美孚新邨和太古城。在廣廈千萬間拔地而起的同時,有不少港人仍住在寮屋區內,甚或在唐樓天台搭建木屋作棲身之所,不過香港整體的居住情況已較五十年代大大改善。

圖片


  • 輪候食水 (1)

  • 輪候食水 (2)

  • 寮屋區

  • 銅鑼灣寮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