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

戲棚的特色

戲棚主要由竹、杉構成樑柱及框架,外蓋鋅鐵片遮陰擋雨。搭棚師傅根據不同場地的地形、觀眾人數多寡及節慶活動的性質,決定戲棚的類型,常見類型主要有「龍船廠」及「大金鐘」兩種。

「龍船廠」又稱「龍船脊」,因其外觀與昔日存放龍舟的臨時竹棚相似而得名。「龍船廠」的結構較簡單,屋脊與戲棚入口成縱向伸延,整體建築形態較低矮扁平,一般在天后誕、盂蘭勝會等每年舉辦的節慶活動中使用。

「大金鐘」則仿照銅鐘的形狀搭建,結構比較複雜,在「龍船廠」的基礎上加建一層棚頂,其屋脊與戲棚入口成橫向伸延,因而棚頂較突出,戲棚也較大。「大金鐘」一般用於較具規模的太平清醮活動。

戲棚動輒可容納上千人,然而搭棚師傅在搭建的過程中純粹以毛竹、篙竹、杉木和尼龍篾等基本材料,用鋸、錐及手套等簡單工具,便可在數星期內完成搭建戲棚的所有工序。

由於戲棚多為上演神功戲而蓋搭,而神功戲以酬神為主,因此按照習俗,戲棚一般建於廟宇或醮場的「神棚」前面,而戲台的中軸線又必須和廟宇或「神棚」正面相向,以便神明欣賞上演的劇目。

由於材料簡單,戲棚更能展現其「隨建隨拆」的靈活性,也能因地制宜配合不同地勢的要求。搭棚師傅從設計開始,以至整個搭建過程,均全憑經驗進行,以手作尺,以眼丈量,透過肉眼的觀測即可確定戲棚的整體結構,無須經過複雜的計算和繪製結構圖則,便可直接展開工程,築起既穩固又具美感的戲棚,體現了傳統的建築智慧。

傳統手藝的背後,搭建戲棚亦蘊含力學及人體工學。戲棚的重量從棚頂的位置透過不同類型的杉木構件層層遞進,均勻地傳送至兩排並列的主力柱及四周的輔助結構。此外,戲棚每幅棚架上竹竿的間距約為三尺,此與人體肩膊與坐股間的距離相若,使用這種尺寸既可提升搭棚效率,也保障了搭棚師傅的工作安全。

圖片


  • 雙櫳頸「龍船廠」類型的戲棚

  • 「龍船廠」戲棚類型

  • 「大金鐘」戲棚類型

  • 搭建在懸崖上的戲棚

影片


  • 師傅帶你去搭棚 (1):大檐柱

  • 師傅帶你去搭棚 (2):打底

  • 師傅帶你去搭棚 (3):生柱

  • 師傅帶你去搭棚 (4):後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