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在香港
最近瀏覽

鄧氏秋祭食山頭

  • 農曆九月初五

    農曆九月,又是新界村民祭祖的季節。這個月每日都有村民集體到山墳拜祭,而較有特色的就是九月初五屏山鄧氏的祭祖,他們即場生火煮食,族人席地享用,這種拜山方式稱為「食山頭」。

  • 隨着時代變化,今天大部分宗族為免麻煩,又恐防引起山火,已改為帶備熟食祭祖,又或在拜祭完後到酒樓吃飯,有些則在祠堂煮食,待族人拜祭回來領取盆菜回家享用。因此,「食山頭」已成為一項快將失落的鄉村傳統了。

  • 屏山坑尾房

    屏山坑尾村鄧氏「維新堂」是其中一個仍然保留「食山頭」習慣的宗族。他們每年在清明節前五天和重陽節前五天(農曆九月初五)都到屯門龍鼓灘拜祭祖先鄧若虛,生於清康熙戊子年(一七○八年)的鄧若虛是屏山鄧族坑尾房第十八世祖先,若虛書室是該祖名下物業。

  • 生豬祭祖

    在祭祖前,「維新堂」以投標方式聘請族人準備祭祖食物。中標者聯同女工合共四人,當天他們一早由屏山出發,帶備了爐鍋、煮食用具、三隻生豬(共二百五十斤)和其他食物。抵達龍鼓灘後,先將一隻未宰的生豬抬到「若虛祖」墳前,由一名族人代表「維新堂」進行簡單拜祭儀式和化寶。

  • 野外煮食

    同一時間,其他人則在附近的荔枝園用石頭築起兩個臨時灶頭,以傳統方法燒柴生火。他們將拜祭過的生豬宰開,切成小塊,放在大鍋內炆煮。接著又烹調枝竹、筍蝦和魷魚,還有白飯。由於食材數量多,所以要分開多次烹煮,前後忙了兩個半小時才告完成。

  • 打盆分食物

    他們按前來祭祖的人數,在地上排列約四十個食盆,把四種煮熟的食物一層一層放入盆內,先放枝竹和筍蝦,再放魷魚,最後是豬肉,這工作稱為「打盆」。之後每個家庭根據預先登記的名字拿取盆菜,分別坐在樹蔭下進食,頗有野餐風味。

  • 維持習俗原因

    當其他宗族都紛紛放棄「食山頭」之際,為何屏山鄧氏「維新堂」仍維持古老的習俗呢?據一位族人表示,這跟風水有關,因為他們的祖墳所在地為「虎頭」,有煞氣,必須以生豬祭虎,才保後人平安。基於這個原因,族人不能帶熟食前往祭祖,所煮的食物亦固定是這四種,一直沒有改變,由此可反映出昔日的祭祖方式。

  • 儀式的消失

    以往「維新堂」祭祖,有父老在旁喊禮和奏樂,到來拜祭的父老均穿上長衫,以示隆重。但自從老一輩去世後,這些傳統儀式已經消失,只保留「食山頭」。現場所見,參與祭祖的人大多是年紀較大的男性和婦孺,他們藉此活動祈求祖先保佑平安。不過,他們沒有參加早上以生豬祭祖的儀式,亦沒有一個固定的拜祭時間,大部分人在上午十一時許才抵達,各自拜祭後便等待吃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