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光

劉榮光
土瓜灣十三街老街坊

性別:
出生年: 1931
受訪時年齡: 82
教育程度: 工業學校
主要職業: 大東電報局技術學人員
訪談主題: 工業,社區,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搬入十三街置業

1960年劉榮光的孩子出世後,他便決定購買一個單位自住。適逢當時開始出現分層售樓的方式,十三街的大廈又剛好建成,所以他花了約13000元購買鳳儀街13-15號一個500尺的單位。 




標題 搬入十三街置業
日期 29/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分4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LWK-HLT-001
唐樓天台是社區中心

當時十三街眾多大廈的天台相通,即使天台使用率不高,居民有時亦上天台乘涼,或跟其他人聊天,中秋節時居民更在天台賞月,小朋友亦在天台玩耍。劉榮光因工作關係在9、10點才回家,較少上天台,但她母親便有較多機會在晚上到天台。 




標題 唐樓天台是社區中心
日期 29/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分2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LWK-HLT-002
車房仔影響十三街治安

早期十三街的治安尚算穩定,但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治安開始變差,搶劫的事件經常發生,曾有車房工作的青少年(俗稱「車房仔」)手拿一條長鐵為武器,在搶劫時攻擊十三街居民,以長鐵勒着居民的頸部,遇劫者幾乎窒息。他們大多選擇在下午2、3點出動,這是全天最僻靜的時間。金鏈是他們最大的搶劫目標。隨著問題日趨嚴重,居民開始在大廈門口和天台安裝鐵閘,治安才有改善。劉榮光稱未曾目睹劫案,但知道對面的鄰居曾被搶劫。
 




標題 車房仔影響十三街治安
日期 29/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LWK-HLT-003
十三街的地舖工廠及外發工

1970年代十三街的地鋪以小型工廠為主,工廠負責做工模、啤膠花,更有膠花廠租2樓的單位作廠房,除工廠外亦有一些修理電器的店鋪和士多。由於地鋪面積不大,工廠大多只放置機器,不會有太多人留在廠房。工廠需要大量員工,十三街的居民有時亦替他們工作「搵外快」,甚至拿膠花回家穿,亦幫工廠剪衣服線頭。 




標題 十三街的地舖工廠及外發工
日期 29/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3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LWK-HLT-004
十三街的氣味和聲音

劉榮光指出不同的風向,便有不同的氣味吹入單位:吹東南風時有煤氣味和屠房的牛屎味,吹西風時有牛骨味,吹北風時便有馬頭角道南洋煙草廠傳來的煙草味,吹西北風才沒有任何氣味。

啟德機場飛機升降時的聲音十分嘈吵,有次英國一架超音速飛機在啟德機場試飛,起飛時發出「轟」的一聲,聲音相當厲害,很多住戶的玻璃出現裂痕。幸好他已在鳳儀街長年居住,已經適應環境,就算住在大廈頂層,飛機升降也不會影響他的睡眠。有趣的是當機場搬遷後的第二天,十三街情況就好像颱風來臨後一片死寂。




標題 十三街的氣味和聲音
日期 29/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分2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LWK-HLT-005
十三街居民被屠房雜工騙錢的趣事

1970年代屠房雜工經常騙十三街居民的金錢,他們拿着筆與簿,直接上樓梯到每家每戶拍門,聲稱已替居民的信箱髹油,要收取5毫的費用。當年5毫的收入已算很不錯,那時候白粥只賣1、2毫,如果雜工勤力拍門,一層樓有兩邊樓梯,一座大廈已有28個單位,最終的收入可高達10多元。由於信箱掛在大門口牆上,相距住在7樓的劉榮光很遠,因此他未有特意落樓查看。最終他發現信箱沒有任何上色,才知道自己受騙了。 




標題 十三街居民被屠房雜工騙錢的趣事
日期 29/04/2013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KW-LWK-HLT-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