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容

郭容
油麻地渡船角街坊

性別:
出生年: 1932
受訪時年齡: 79
教育程度: 小學
主要職業: 家庭主婦
訪談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家庭和教育背景。1950年代在尖沙咀打住家工。婚後隨夫嫁入油麻地定居

郭容於1932年香港出生,幼時家住荔枝角,父親在蘇杭街經營中葯舖「蘇恆安」。後全家租住皇后大道中281號二樓(即昔日中央戲院旁),包租人是一個畫家兼書法家。郭容與弟弟入讀位於荷李活道一所聖公會的小學,後父親嫌該校課本淺易,將姐弟倆送到西環太平戲院的卜卜齋讀書,隨倫老師讀「子程子曰」、「混沌初開」等古文。後家人有感路途遙遠,將姐弟倆送回住所附近上學,郭容入讀荷李活道的一所中文中學,1941年9月開課時入讀小二,3個月後因日軍襲港而輟學。香港淪陷後數月,全家搭難民船回鄉,父親臨行前將中葯舖託付職員管理。

和平後父親返回香港,惜於1951年早逝。1950年郭容亦返港,投靠家住北角繼園臺的姐姐,替姐姐照顧她年幼的姑仔,姐姐嫁予陳樹渠家族的親戚。姐姐原打算安排郭容學習織毛巾,因無法支付300元學師費,郭容輾轉往尖沙咀金馬倫道做家傭,僱主是一位姓李的上海人,開辦代理電器的星寶有限公司。後僱主搬家往通菜街尾,東家小兒子出生,郭容要兼顧照料小孩,因工作量加重而生大病。她病後獲朋友介紹到麼地道一所大宅做家傭,僱主厚待工人,全屋兩名工人只需照顧兩名主家,另獲分配工人房。郭容滿意這份差事,任職長達8年,直至1963年結婚。丈夫在石崗軍營任職水電師傅,平日在營內住宿。

郭容經鄉下的親戚介紹認識丈夫,當年有人勸告郭容,說她條件不俗,可覓得更佳夫婿。惟當時郭容在港無所依靠,家人大多在鄉下,平日更要接濟親友。因此她抱踏實心態成婚,嫁雞隨雞,不求富貴,婚宴從簡,採用「到會」形式,在庇利金街的天台擺酒。婚後入住丈夫在上海街223號二樓(面向甘肅街)的板間房,屋內沒有廁所,住戶每晚要倒夜香。該單位共住4伙人,由丈夫的阿姨和舅婆奶奶(媳婦對丈夫舅婆的尊稱)包租。結婚當年剛遇上制水,到年底她的長子出生時,仍隔日放水4小時。




標題 家庭和教育背景。1950年代在尖沙咀打住家工。婚後隨夫嫁入油麻地定居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15分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1
上海街和渡船角的居住環境和租金。申請公屋和買樓的失敗

1963年郭容夫婦婚後以每月30元租住上海街223號二樓房間。單位的包租人是丈夫的阿姨和舅婆奶奶,她門每月只需向業主繳付50元「大租」(即包租人所繳租金),再以每月30元分租房間予住客,包租的收入頗豐厚。由於舊樓月租便宜,租客入伙時需另支付200元鞋金(鞋金即酬謝二房東的金錢)。上海街舊樓不設水廁,每晚要倒夜香,郭容當家傭時住在麼地道大宅,有獨立工人房和水廁,因此她初期搬到上海街的板間房時,覺得甚為不慣。

1963年底丈夫決意搬離上海街223號,在街市看見街招,得悉渡船角有房間招租,即以月租108元租住文苑樓的板間房。單位內連郭容夫婦在內共3伙人,由一對育有一女的基督徒夫婦包租,包租的二房東主住大房;另有一對育有兩女的教友夫婦,丈夫在房內搭閣仔自住,房間樓底高達9呎,加建閣仔並不覺侷促。當時郭容的丈夫在石崗軍營上班,每天往返油麻地和石崗之間。1965年丈夫繳付300元介紹費,轉往九巴做裝車和燒焊工人。六七暴動後調往九龍城碼頭車廠上班,當年郭容夫婦倆曾申請廉租屋,先獲配梨木樹單位,嫌當地交通不便而放棄所配單位。後夫妻曾主動申請高超道單位,因不合資格被拒。1971年丈夫朋友以6萬元出讓文輝樓一個565呎的單位,郭容夫婦倆四出湊錢買樓,未料成交之際,朋友要求加價至6.3萬元,結果交易告吹。




標題 上海街和渡船角的居住環境和租金。申請公屋和買樓的失敗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9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2
上海街唐樓家的間格和傢俬。全港制水導致長子難產
1963年郭容婚後與丈夫住在上海街223號二樓,單位連騎樓房共有4個房間,舅婆奶奶住靠近廚房的尾房,郭容夫婦住近廚房的第二房,房間約40、50呎大小,房內可放雙人床和單身衣櫃 (俗稱「孭仔櫃」),床下放面盆,另有衣車和痰罐。搬入上海街後郭容懷孕,長子預產期為1964年1月。1963年正值全港制水,11月某天丈夫在家見水流慢,徑自用士巴拿扭水喉,欲加快供水速度,未料因體力不支而暈倒。郭容擔心丈夫健康,寢食難安,不久發現胎盤穿羊水,即送入九龍醫院救治,醫生證實是難產,艱難地替她用鉗接生,長子在入院第三天出生。1964年12月1歲的兒子患痲疹(俗稱痳仔),哭鬧不停,丈夫勸阿姨別只顧耍麻雀玩樂,請她幫忙照顧嬰兒,阿姨聞後不悅,兩人吵架,丈夫憤而搬離上海街,遷往渡船街租房。當時渡船角八文樓尚在興建中,只有兩幢樓房建成---即文苑樓和文英樓。



標題 上海街唐樓家的間格和傢俬。全港制水導致長子難產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6分56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3
八文樓的居住模式: 租房、包租、出租、置業和投資

1964年底郭容夫婦倆以月租108元租住文苑樓頭座的板間房,該單位由一對基督徒夫妻包租,規定包租人可享洗衣和曬衣的優先權。丈夫不滿種種限制,未住滿一個月即搬離,以扣押鑰匙方法,迫使包租戶發還按金。當時丈夫的一位朋友包租文苑樓中座六樓15號單位,已間格好各個分租的房間,丈夫支付2000元予朋友,請他頂讓包租權,再以每月400多元租下單位,分租予4、5伙住戶,自己轉做包租人,與其他租戶同住時,處於較優越的位置。

郭容在文苑樓中座15號長住21年,第二至四名兒子均在此處出生。1984年夫妻買下文昌樓560呎的單位出租,租金用作供樓開支。1986年賣出文昌樓單位,改買文輝樓42號單位自住,同時放棄文苑樓包租單位,當年包租的租金不斷上漲,遷出時已漲至每月千餘元。2005年郭容以170萬元買下文華樓四樓16號單位,原業主是張杰靈律師的母親 (張太),郭容與張太相熟,得以用友情價置業。文華樓單位有820呎,郭容與次子一家共住,原先文輝樓單位改由三子入住。2008年1月郭容以270萬元賣出四樓單位,賺取一百萬元,再以相同價錢買入文華樓十一樓18號單位,該單位原業主是一位巴基斯坦人,以270萬元買入單位作炒賣,經郭容的大媳婦討價還價後,得以用原價270萬元買入。八文樓大廈單號面向中環,雙號面向避風塘。現址西貢街公園當年是水師堂(即水警輪維修船塢)。郭容的三位兒子曾在油麻地天主教小學讀書。她在油麻地居住數十年,熟悉社區變化。




標題 八文樓的居住模式: 租房、包租、出租、置業和投資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2分1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4
文苑樓包租單位的間格、租金和租戶

郭容夫妻倆在1964年1月包租文苑樓中座六樓15號單位,該單位原來由一對夫妻包租,妻子姓許,她丈夫平日離家行船,郭容的朋友認識許婦,朋友勸告許婦,指出一個女人包租易受人欺負,郭容輾轉出價2000元買下單位的包租權。15號單位共有5房,包括2間板間房、2間側房和1間騎樓房,只有側房和騎樓房有窗。郭容一家六口住一間側房,其餘4房出租,騎樓房月租110元,側房月租80元,兩板間房月租分別是50元和60元,包租的二房東負責每月的水電費和25元管理費。郭容夫婦倆每月支付大租400元,包租收入只能抵銷大租,毫無利潤可言。單位大廳由包租戶佔用,只夠擺一張食飯摺枱。廚房有一個火水爐,由各伙人共用。火水爐是生活必需,除煮食用途外,亦用來燒水和沖茶。

郭容搬入時仍值制水時,她認為丈夫為人過於老實,讓租客優先入廁所供水,不滿丈夫放棄包租戶的特權。平日夫妻請經紀招租,旺市時則貼街招。夫妻選租客並無一定準則,一般只看職業。曾有住戶是單身女子,專門晚上上班替人美容維生。郭容記得一位姓梁的單身男租客曾以80元租住側房,梁先生在中環五金舖上班,租房時說過不會煮食,但卻用廚房的洗碗槽梳洗,丈夫不滿他梳洗動作太悠閒,佔用廚房,對他態度冷淡,年初一新春時節仍不肯跟他打招呼。後來梁先生的妻兒自澳門來港,全家擠入側房居住,郭容沒有向梁先生加租,他們搬離後大家仍有聯絡。




標題 文苑樓包租單位的間格、租金和租戶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5
難忘的收租經歷: 住客失蹤和賠錢送賊

平日郭容與文苑樓的租戶互相遷就,以禮讓原則共用廚房和廁所,住戶依默契安排煮食次序。郭容的包租規矩只要求租客不可隨便帶陌生人返家,對態度不佳的住客提示警告。某次一位單身漢入住月租60元的板間房,欠兩月租金時,銷上房門不辭而別,郭容恐租客有貴重物品在房,不敢擅自開門。數月杳無音訊後,她致電該租客的母親查問,其母亦不知其下落。無奈郭容只好報警了事,但警察不受理。最後由另一名住客自告奮勇,證明房內無貴重物品了事。期間板間房數月無法出租,郭容捐失慘重。她招租時主要考慮住客的職業,如屬夜生活者即拒之,免攜同陌生人上門,及影響小孩晚刻作息。但如屬飲食等正當行業,或有熟人介紹者,則可酌情處理。

1984年郭容以35萬元買入文昌樓565呎單位,以月租3000元全間出租予相熟鄰婦。因她與郭容丈夫同姓劉,被郭容尊稱為「姑媽」。未料「姑媽」租入兩年後,退租前將某房分租予一名內地歹徒,直至有人上門拍門才知情,郭容與「姑媽」俱大驚。後該單位由姓謝人家租入,2年後謝家搬離,郭容收回單位時,只剩1名單身漢分租1房,郭容見其賴死不走,無奈只好替他覓樓和支付按金,她形容此乃「賠錢送賊」。1990年長子結婚,郭容為新婚夫妻購置文蔚樓單位,未料兩人搬往沙田,只好以5000元出租單位。該單位兩年後交地產商招租,由外籍夫妻以每月7000元租入,丈夫是懂華語的英國人,任職電話公司,妻子是菲律賓人。第三月起夫妻開始拖租,約兩年後突通知郭容搬走,只留下100元供她清理屋內雜物,只好再度「貼錢賠賊」。此役後郭容不再出租,改將單位留給三子入住,2008年三子搬入文輝樓,文蔚樓單位再交幼子入住。




標題 難忘的收租經歷: 住客失蹤和賠錢送賊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4分4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6
油麻地家庭主婦的每天作息。週末及假期的家庭活動

從1963年長子出生,至1973年幼子年滿6歲時,郭容全職做家庭主婦。當時她每天6點起床,為兒子準備早餐,通常是阿華田和方包等現成食品,7點帶兒子出門,沿渡船街和澄平街直走,抵達油麻地天主教小學,三兒子均在此讀書。另一個兒子就讀伍華書院,由丈夫接送乘車上學。兒子上學後,郭容返家洗熨衣服,再到街市買菜做飯,中午往接兒子放學。在學校等待接送時,她往壁報版察閱,記下功課、測驗和考試的日程,以便督促兒子學業。午飯後她將兒子送到七樓鄰居補習 (當時郭容一家住六樓),鄰居女兒教郭容兒子温習和做功課。該戶人家家境較富裕,育有六女一子,學業成績優秀。

趁兒子往補習之際,郭容間中與鄰戶打麻將,以10元一底小注怡情,約下午5時兒子完成補習時郭容便回家準備晚飯。兒子可自行返家,因包租單位內有其他同住租戶,郭容毋須擔心趕不及回家照顧兒子。晚飯後兒子到樓下士多舖看電視,收看麗的呼聲的黑白節目;有時到文苑樓地下的空地 (現址小巴總站) 騎單車,郭容亦陪同前往,擔心兒子與人打架。週末郭容帶兒子到尖沙咀,在麼地道和漆咸道的沙地公園玩樂,內有鞦韆、搖搖板等設施,有時又到覺士道公園。至幼子出生後,母子等人常往九龍公園遊玩、拍照;有時與同屋的裁縫租客同往,每人帶同兩名子女。兒子讀小學時,郭容只批准他們參加小學的校內活動,例如露營和宿營。她不允許他們自己上街,害怕他們遊玩時接觸壞人,直至升上中學後才放寬限制。郭容家很早已安裝電話,當年仍為六位號碼,她規定兒子要通電報告行蹤,不得擅自出街。




標題 油麻地家庭主婦的每天作息。週末及假期的家庭活動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7分2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7
四名兒子的選校和管教

郭容夫婦倆育有4子,其中3位就讀油麻地天主教小學 (下稱「天主教」)。郭容自問教子無方,次子尤為頑皮,曾在班上發出怪聲騷擾同學,又偷同學財物,校長主動約見家長交待事件,郭容任由校長處罰兒子,批准校長在她面前施打手板懲罰。兒子入學時天主教仍屬新辦學校,算不上區內名校,選讀原因是交通方便和鄰居介紹。學校在八文樓附近,兒子可步行上學。升小學前兒子入讀嘉名幼稚園,嘉名有不少學生選讀天主教小學,郭容一位七樓鄰居的兒子亦入此校。

郭容曾與兩名鄰居,一起帶子女報考喇沙和培正書院,落選後入讀天主教。郭容三兒子就讀伍華書院上午校,她表妹兩個兒子和文輝樓一個鄰居的兒子亦在此校就讀。伍華的數學科採用英文課本,有助兒子升中後適應。伍華上下午校辦學模式不同,上午校要交學費,郭容另為兒子繳付每月28元的校車費。上車點位於渡船街和西貢街交界 (現址西貢街公園),該位置昔日是「水師堂」,屬油麻地水警基地。郭容與丈夫輪流送三兒子上校車,丈夫當年在九龍城上班。




標題 四名兒子的選校和管教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 社會生活
記錄總長 6分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8
六七暴動時的油麻地
六七暴動時香港前途不明朗,四處有搶糧現象,煤氣爐和火水爐等日用品價格急漲。1967年7月郭容三兒子出生,只能向樓下麵包店求售兩隻雞蛋,用作慶賀兒子滿月和拜神。當年九巴工會罷工,在九龍城車廠開口阻截工人上班,郭容丈夫被逼罷工。當年油麻地各處放炸彈,貼有「同胞勿近」字眼,八文樓街坊相互傳告炸彈位置,電視新聞頻繁報道炸彈引爆消息。郭容當時減少上街,只到街市買菜。



標題 六七暴動時的油麻地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2分5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09
跟油麻地街市商販的交情

結婚前郭容曾在尖沙咀當家傭10多年,服務過的兩位老闆同為上海人,因此她能聽講上海話及煮上海菜。郭容在麼地道大屋做工時,全屋有2名工人,郭容負責買菜、煮飯、洗衣,另一名傭人負責熨衣和抹塵。上海人喜歡吃冬筍炒絲、炆雞、鴨腳掌等菜式,春節宴客時菜式尤為豐盛。在麼地道工作時,郭容常到油麻地的街市買菜。上海街和寶齡街交界的官涌街市有一舖名「同順興」,專賣火腿等上海菜食材。

油麻地街市有3個出入口,分別面向新填地街、炮台街和甘肅街。近炮台街入口處有不少魚檔,新填地街入口處是豆腐、芽菜和炸菜等檔。她最常光顧油麻地街市,與不少檔販相識數十年。從新填地街入口處數起,第二檔是菜檔「陳見記」,檔主是東莞人,現時已由第二代和第三代人經營。街市內有一雞檔名「天興」,郭容經常光顧買雞翼和鴨掌,由於大家相熟,檔主願意按她要求起骨。郭容與油麻地街市魚販謝太相熟,後者在甘肅街入口開設兩檔,以賣鹹水魚為主;謝家在文蔚樓和文昌樓都有住處,謝家幼子是文蔚樓業主會成員,郭容曾與謝家一同旅行。郭容愛光顧老實的檔口,如遇交易不老實的檔口,她不會爭吵,只是日後不再光顧。近新填地街入口有一腐皮檔,郭容與第一代經營者相熟,已光顧數十年,見證着腐皮從每張0.2元加價至3.5元。近年很多街市檔口已由第二代打理,某次郭容買入發霉的腐皮,隨即到檔口交涉,年輕檔主態度差劣,竟說以後不做她的生意,她自此不再光顧,改到旺角街市購買。




標題 跟油麻地街市商販的交情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1分1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Hong Kong Memory Project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10
社會階層定位: 因置業不易只屬中下層
近年郭容丈夫行動不便,她照兒子建議聘請工人,貼身跟隨丈夫進出。她強調自己只屬中下層人家,原來無意聘請工人,請工人照顧丈夫只屬事不得已。1984年夫妻首次置業,買入文昌樓單位。當年買家不流行在銀行做按揭,郭容要四出集資買樓,她先後向堂姐借款11.5萬元,又向丈夫阿姨借款5萬元,同時變賣恒生和滙豐的股票,最後典當結婚金飾,方能湊夠數交易。1963底丈夫搬離上海街時曾與阿姨鬧翻,阿姨是郭容夫婦倆的主婚人,郭容尊稱她為「姨婆奶奶」(當年丈夫母親已殁),搬離後繼續向她盡孝。1964年春節時她曾親返舊居,奉茶致歉,1984年買樓姨婆奶奶亦願出手相助。



標題 社會階層定位: 因置業不易只屬中下層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5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11
妓女與居民河水不犯井水。油麻地的街市和成衣攤

郭容婚後忙於家務,平日甚少在油麻地逛街。有一次親戚從菲律賓來港辦事,郭容才帶領親戚遊覽榕樹頭和廟街。廟街路攤在下午開檔,當時已有不少妓女企街,另有老婦招請嫖客上樓。郭容不歧視妓女,理解她們的謀生需要,且妓女素來不擾居民,大家河水不犯井水,因此帶著兒子走過廟街時,沒有刻意規避,年幼兒子尚不知娼妓為何物。她與丈夫沒有拍拖情趣,平生兩人只試過兩次相約看戲。郭容婚前閒時經常往油麻地看戲,1987年至1992年又在電影公司做茶水工,因此遷入油麻地定居後,入場看戲的興緻不大。

郭容平日多在街市購物,經常光顧油麻地街市和官涌街市。4名兒子求學時,她間中往寶齡街的成衣店,預先為兒子訂造校服。每年歲末時光顧鱷魚恤、永安等成衣店,替兒子購買新衣過年。近佐敦道官立小學的新填地街有不少廉價成衣攤。郭容自覺個性守舊,沒興趣逛街購物,比郭容少兩歲的堂妹批評她衣着守舊。




標題 妓女與居民河水不犯井水。油麻地的街市和成衣攤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4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12
居住油麻地時期接觸不同宗教

郭容對各種信仰兼容並蓄,既不刻意排斥,也不狂熱追隨。她的大孫女在大角咀詩歌舞街的劉皇發中學就讀,平日郭容攜孫上學時,途經九龍殯儀館,她沒有拐路規避。郭容自覺一生人按良心做事,認為若平日不作虧心事,就不必畏懼鬼神。她在電影公司做茶水時,有次大隊在荒野拍戲,同事勸戒郭容到佛堂上香,祈求平安,她亦從善如流。她最重視祭祖,奉守慎終追遠精神。每年七月她在住所樓下燒街衣,但不一定在農曆七月十四,一般在前後數天,子媳亦往幫忙。春節時她間中拜車公行大運,但不常到黃大仙廟拜神。有時又到天主教堂聽道,如尖沙咀玫瑰堂和石硤尾聖芳濟各堂。

她在文苑樓居住時,與七樓的基督教家庭相熟,鄰家一家八口,夫妻育有六女一子,每名女兒出嫁時,皆邀請郭容擔任大妗婆,主持新人向長輩的斟茶儀式,她曾到過玫瑰堂和窩打老道的教堂主禮。鄰人子女成績優異,郭容兒子常上樓補習,由該鄰居的次女指導功課。郭容的長次子就讀地利亞修女紀念中學,三子入讀伍華書院,幼子獲派往九龍工業學校,第二子在中四時輟學,其餘只有第三子考入大專,就讀理工大學。




標題 居住油麻地時期接觸不同宗教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7分4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13
油麻地的味道與聲音

郭容一家搬入文苑樓時,文昌樓剛新近落成,聚集不少道友,警察亦不能趕絕。文昌樓後面有一垃圾池,經常傳出垃圾臭味。近年有不少南亞裔居民搬入八文樓,郭容覺得八文樓儼如一個小聯合國,尤其是1997年回歸後,大量尼泊爾啹喀兵及其家屬遷入,不時傳出煮食咖哩、椰油和洋蔥等味道。八文樓鄰近佐敦道碼頭,每逢海面起大霧時,碼頭即發出「呠呠」聲的警示汽笛,提醒海面輪船小心航行,以免相撞。汽笛持續不久,對民居影響不大。

早期佐敦道碼頭有過海渡輪,報紙攤販在碼頭內外擺賣,其中有名姓張傷殘報販在碼頭外擺賣多年,為油麻地街坊都所悉識;現時他已70多歲,居於文華樓。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不用上班時,郭容幾乎每天相約數名姐妹,在早上9、10點時到佐敦道碼頭搭船,到中環的股票行投資。郭容投資股票採保守策略,從不借錢買股,不沾手孖展賭博,只買匯豐、恒生、東亞等穩定股票,每次只賺數千元小利。郭容不常往中環,有一次深刻記憶,她在山林道替日本人打工時,有一次男主人離港出差,這家人育有一女兒,日籍女主人邀請郭容攜子出遊,兩家人由佐敦道碼頭搭船同往中環,女主人邀她往日本俱樂部品嚐日本菜,隨後到皇后像廣場拍照。1960年代至1970年代時郭容間中亦帶兒子過海,到兵頭花園遊玩 (現時的動植物公園)。




標題 油麻地的味道與聲音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10分10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14
油麻地的街坊情(一)。油麻地的舊式戲院

郭容對八文樓情有獨鍾,2005年在文華樓置業時,駿發花園已落成,但不在她考慮之列。她認為八文樓實用面積較大,樓底高達9呎。郭容在油麻地生活數十年,結識不少街坊,對社區有深厚的情誼。她覺得在油麻地買菜方便,經常光顧官涌街市和油麻地街市,認識不少商販。郭容買菜時只購價,但不要求商販向她賒貨,商販喜與之相交,給她起了「多仔婆」的外號 (郭容有4個兒子)。

她見證區內數十年變化,昔日榕樹頭和梁顯利社區中心只是一片爛地,廣智戲院位於廟街和吳松街之間的西貢街段(編註:應該是甘肅街),廣智是規模小而簡陋的戲院。早於尖沙咀打住家工時,郭容常於晚上下班後,走到油麻地的戲院看9點半場的粵劇和電影,曾光顧「金華」、「油麻地」、「光明」、「域多利」等戲院看戲,演出者有紅線女、白雪仙、芳艷芬等名伶,以及吳楚帆、胡楓、張瑛等,散場後返回僱主家。自長子出生後,要忙於謀生和照料兒子,已無暇看戲。1973年幼子6歲時,郭容獲介紹到山林道環海大廈工作,替日人家庭當傭工。




標題 油麻地的街坊情(一)。油麻地的舊式戲院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8分31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15
油麻地的街坊情(二)。退休後參加街坊組織
郭容在油麻地居住數十年,認識不少老街坊。她喜歡結交鄰居,搭升降機時互相攀談,了解彼此住址和家庭狀況。平日她與鄰居共同上街市買菜,以及到學校接送子女,趁機談論學校消息和街市攤檔價錢。鄰居平日相約郭容打麻將,以10元一底小注耍樂,當年在士多舖花1.5元租麻將牌和麻雀枱板。1992年丈夫患上癌病,加上孫兒陸續出生,郭容決定退休,騰空照顧家人。退休後她曾參加4個街坊組織,包括亞州婦女元老中心、油麻地街坊福利會 (上述兩組織在梁顯利社區中心設址)、國際婦女中心 (設於文華樓二樓)和尖沙咀街坊福利會。近年郭容與兒子多次在八文樓買賣物業,每次交易委託地產經紀經手,由是與附近經紀公司相熟。2008年郭容與相熟經紀在升降機碰面,對方更主動向她推介,買入現時所住的十一樓單位。



標題 油麻地的街坊情(二)。退休後參加街坊組織
日期 16/02/2011
主題 社區
記錄總長 6分54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YMT-KY-SEG-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