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皓芙

馬皓芙
退休小學老師

性別:
出生年: 1925
受訪時年齡: 85
教育程度: 師範
主要職業: 教師
訪談主題: 教育
最近訪問
生平簡介 精選片段 全部訪談記錄 相片/資料集
家庭背景。在培貞學校的生活

馬皓芙,1925年生於香港。父母嫌女兒太多,馬皓芙輾轉由養母領養並跟隨養母姓馬。養母是廣州富家女,獨身,到香港任教幼稚園。馬皓芙3歲時由(領洗)代母(易偉芳)照顧,(領洗)代母是培貞學校的教師。當時培貞學校有「意大利嬰堂」之稱,即後來的聖心學校。馬皓芙在培貞學校生活半年,學懂說日常英語,且有不少愉快回憶:馬皓芙初時給外籍男生欺負,曾遭推落樓梯受傷,但沒有將實情向修女告發;養母每星期來訪一次,外籍男生喜歡吃養母帶來的盲公餅及合桃酥,提議用麵包交換,但馬皓芙大方請吃,還請養母多帶中式餅食來請同學吃,因而漸受同學歡迎。一次,視學官巡視培貞學校課堂,馬皓芙自動喊「stand up」(起立)及「sit down」(坐下),獲修女Mother Ida(音譯)讚賞。

後來馬皓芙隨養母返廣州,修女為馬皓芙留起善長捐贈的西裝裙及打欖衫,馬皓芙自覺得到修女Mother Ida疼愛。養母獲邀到廣州的執信學校當舍監,馬皓芙因此度過黃金色的童年。代母是領洗時的契媽,馬皓芙的(領洗)代母在培貞學校附設的小學教授中文,獨身。培貞學校由意大利修女主持,收容家貧或殘廢的棄嬰,教師讓她們學織毛衣、幫忙照顧幼小的棄嬰。培貞學校亦有富家子弟自費來寄宿讀書,多是外籍兒童,因此棄嬰和外籍學生一起上課學英文。




標題 家庭背景。在培貞學校的生活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8分3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1
在廣州的生活。執信學校寄宿生活。對廣州市立小學的印象。戰時在廣州省立女子中學讀書的記憶

馬皓芙5歲時隨養母回廣州,入讀執信學校前做了1年「山大王」,經常通山跑,四處玩樂,偷吃果子、捕蟬、吃蜂巢裏的蜂蜜,又與該校庶務工人的女兒結成好友。養母在廣州的執信學校擔任舍監,照顧從東南亞來的寄宿生。養母來自大家庭,家庭關係複雜。養母曾就讀廣州市市立保姆學校2年簡易師範(簡師)課程 ,可任教幼稚園,馬皓芙很佩服養母為人。

執信學校因紀念牧師朱執信為革命犠牲而設立,首任校長為朱執信的妻子。馬皓芙在執信學校就學4年,課程淺易。馬皓芙讀四年級時,養母離開執信學校,馬皓芙獨自留在執信學校繼續學業。馬皓芙讀五年級時轉往廣州市立小學就讀,因執信學校的課程較淺易,在廣州市立小學要重讀四年級,自此變得勤奮努力。養母當時買下一個妹仔(女傭),對馬皓芙和妹仔一視同仁。

馬皓芙在廣州市立小學畢業後升讀廣州的省立女子中學。當時初中畢業可以投考師範學校,完成2年簡易師範訓練只可任教幼稚園及小一,從3年普通師範培訓畢業可任教小學各級別。馬皓芙讀初中一時,戰火已蔓延至廣州,廣州的省立女子中學搬到順德;日軍攻至順德時,廣州的省立女子中學又搬回廣州。馬皓芙當時只帶隨身物品跟學校流徙,一個學期便這樣過去了。




標題 在廣州的生活。執信學校寄宿生活。對廣州市立小學的印象。戰時在廣州省立女子中學讀書的記憶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16分2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2
在德貞女子中學讀書的記憶:入讀經過、日常生活、對老師的印象、同學關係

入讀經過。日軍轟炸廣州,當時(領洗)代母要退休,馬皓芙便回香港照顧(領洗)代母,養母跟隨姨母留在內地。馬皓芙在香港得培貞學校的修女Mother Ida (音譯)介紹,可免費入讀培貞學校初中,但馬皓芙考慮到培貞學校有文科沒有理科,最後選擇德貞女子中學,因該校同屬天主教學校並設有數理化科目。當時馬皓芙與一個女同學一起見Mother Ida,但Mother Ida不喜歡女孩子束曲髮,沒有推薦女同學讀中學。馬皓芙認為當時Mother Ida的思想很古老。

日常生活。當時馬皓芙生活艱苦,晚上要預備(領洗)代母和自己的晚餐及翌日早餐,一大清早從羅便臣道的家,到中環碼頭乘火船至深水埗的德貞女子中學上課。每日(領洗)代母給5仙買午餐,馬皓芙用得最多是以1至2仙叫走學(不在學校吃午飯)的同學購買午餐,然後用餘下的錢買書。馬皓芙下課後到德貞女子中學附近的書局打書釘,在德貞女子中學讀書時看了許多書。馬皓芙放學後,先到中環買菜,後從中環步行5條斜路上羅便臣道。德貞女子中學校舍當時很小,中一至中三課室都在二樓,樓下是聖堂。

對老師的印象。德貞女子中學有3個獲免費學額的學生(包括馬皓芙),校長魏媛貞(即魏瑪利修女)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該校每班約有10個學生,當中有2至3個同學是修女學生,校方對她們特別嚴厲。一個班房有3個班級學生一起上課,同學互相認識。上課時,老師讓一個班級學生練習書法,同時向另一班級學生講課。

德貞女子中學當時有8至10位老師。有一位老師信奉共產主義,常向學生灌輸共產主義思想。當時同學稱這種行為作「打粉紅針」,都不願多接觸這位老師。這位老師翌年便離校。理化科男老師身形肥胖,說話有鄉音,間中穿白袍做實驗,常給同學取笑、戲弄,但他脾氣好,不責罰同學。英文科教會話和作文。馬皓芙只懂數個英文字母,跟不上英文課的進度。英文老師張景耀的父親願意為馬皓芙補習英文,但馬皓芙放學後要趕回家照顧(領洗)代母,無法接受張景耀的好意。不過,馬皓芙不時探訪張景耀家,張景耀的母親經常準備食物招待因家貧獲免費學額的學生。馬皓芙離開德貞女子中學後,仍與張景耀聯絡。馬皓芙交代張景耀的教育背景,張景耀日後成為馬皓芙的(領堅信)代母,又曾擔任香港社會福利局副局長。

音樂老師姓梅,只比學生年長2歲至3歲,師範畢業便到德貞女子中學任教。一次梅老師帶全班學生到蝴蝶谷旅行,馬皓芙要趕回家照顧(領洗)代母,在樹幹上留下字條便離開,可惜無人發現字條,害得梅老師四處尋找這個「失蹤」學生。學生在烹飪課上幫忙煮食物,煮得很開心。馬皓芙能應付德貞女子中學的課程,除了英文科,馬皓芙其他各科成績尚算不俗。

同學關係。馬皓芙在德貞女子中學2年多的初中生活,與幾個同學結為好友,數十年來仍有聯絡。德貞女子中學的學生很多是學校附近的富家女,馬皓芙2個同學的父親是公務員。當時德貞女子中學未有高中課程,故馬皓芙再回內地求學。德貞女子中學的3個修女學生,有一個放棄當修女,完成大學銜授課程後前赴美國,另外兩個分別在台灣及北京做修女。馬皓芙在德貞女子中學讀書時曾與同學演出《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劇目,馬皓芙做7個小矮人中的小呆子。馬皓芙在德貞女子中學初中畢業後,38個同學分散香港、廣州、肇慶等不同地區,於戰後在廣州每月有聚會,後來改為節日才聚會。馬皓芙現在每次回廣州必定找舊同學相聚。德貞女子中學沒有校歌。校服為一套灰色衫褲,上身衫有斜鈕和圍邊。後來校服改為白衫藍裙、領口繫上橡筋領帶。

馬皓芙與(領洗)代母及(領洗)代母在北京領養的親侄女當時同住羅便臣道,直到初中畢業後,聽從住廣州的阿姨(養母的妹妹)囑咐,往內地工作。馬皓芙完成初中,由水客(走私的人)帶回廣州,打算跟隨阿姨(養母的妹妹)在廣州曲江工作。馬皓芙得知廣東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位於連縣)開辦課程不收學費只收膳食費,便入讀該校。




標題 在德貞女子中學讀書的記憶:入讀經過、日常生活、對老師的印象、同學關係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31分9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3
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的回憶:課程內容、實習經歷。在廣州教學的記憶

當時,廣東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承認德貞女子中學的成績,馬皓芙不用考入學試便能入讀該校。戰時,廣東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搬往連縣。馬皓芙在該校先學課文,後學教學理論。馬皓芙第二年很艱難才得以實習,馬皓芙撰寫的《我怎樣當上人之患》文章講述箇中原因。連縣沒有正規學校,當地人一向讀私塾。廣東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老師建議實習學生先帶動該校男工上課,以實習教學。該校男工早上上班,課堂便在晚間舉行。實習學生初期曾上門教女生,後來漸漸吸引很多人上課。馬皓芙提及實習學生管理課室的趣事。實習期間,馬皓芙負責教中文及數學,有些實習學生教社會時事。實習所教課程等同正式小學課程,課本由實習學生共同製作。第二及第三年的實習課均是如此。馬皓芙認為連縣學生尊師重道,他們做鞋給馬皓芙,甚至到廣州探望她。

廣東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課程分專門科目,除了英文科外,還有中文、數學、音樂、圖畫、體育等學科,馬皓芙喜歡音樂。該校學生在連縣表演唱歌籌款到桂林考察,馬皓芙因患胃病不能參與。考察行程包括參觀學校和教師示範。1944年,馬皓芙在廣東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大部分畢業生獲分派到偏遠的兒童教養院教學,部分畢業生獲分派到雙喜山一所基督教學校任教,馬皓芙與2位較優秀的畢業生獲派往連縣聯興鎮中心國民學校任教。馬皓芙在連縣聯興鎮中心國民學校任教1年後,戰事結束,馬皓芙回廣州任教廣州市立第三小學五年級。(領洗)代母告知馬皓芙,黃錦荷在香港長洲開辦長洲漢川小學並擔任校長,願意聘請馬皓芙。馬皓芙雖獲廣州市立第三小學挽留,但因香港的學校包食宿,最後還是辭職回香港。




標題 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的回憶:課程內容、實習經歷。在廣州教學的記憶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11分2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4
戰後任教長洲漢川小學的記憶:校舍周邊環境、教學模式、老師背景。對崇德學校的印象。短期代課經歷

馬皓芙回香港教書因為她在德貞女子中學畢業,又較喜歡香港,而且內地學校有許多「打粉紅針」(灌輸共產主義思想)的活動。長洲漢川小學的「漢川」代表漢家子弟川流不息,該校是長洲最著名的學校,大商家子弟皆在該校就讀。馬皓芙憶述與長洲郵差關係好,提及長洲郵差為她準備信件及平安包。

長洲漢川小學位處貫通長洲的一條大街,北帝廟、店舖及學校都在這條街上。長洲漢川小學校舍為3層高樓房,三樓為教師宿舍,二樓有3個班房,地下設幼稚園。該校當時只開辦小一至小三。幼稚園有2個老師,小學有中英文老師各一,任教3班。長洲漢川小學採取複式教學,例如老師教一班學習書法,同時教另一班別的科目。長洲漢川小學星期三、六下午不用上課。馬皓芙在星期三帶學生到海灘拾貝殼並教學生唱歌,學生很開心,送貝殼給她。

該校設有中英數等科目。英文科女老師是庇利羅士女子中學畢業生,未修讀師範課程,但操流利英語,懂彈琴教音樂,所以很吃香,她的父親是牧師。馬皓芙教授數學、音樂、體育等科。體育課讓學生在學校旁邊的小操場做體操,但上課不多。當時香港的教師註冊制度不嚴謹,只要校長願意聘請,教師便毋須註冊。長洲漢川小學老師每月薪金60元。馬皓芙在該校任教一個學期後,因朋友在大埔開辦崇德學校邀請她任老師,所以不捨地離開長洲漢川小學。可惜馬皓芙在大埔染上瘧疾,所以任教一個學期後便離開。

崇德學校由馬皓芙的朋友開辦並任校長。該校規模大,校舍位於鄉公所內,地方寬闊,馬皓芙認為長洲漢川小學辦得較好,崇德學校師生關係疏離,學生也不愛與老師溝通。該校班房各由一位老師管理,幾位老師分科教授。馬皓芙在崇德學校任教期間,修讀教育署在西營盤的精神病院開辦的暑期圖畫班,該圖畫班由靳微天教授。

馬皓芙在廣東省立廣州女子師範學校主修中文,畢業後開始教學生涯,主要教授中文,間中兼教圖工音體(美術、勞作、音樂、體育)。馬皓芙一向任教低年級所有科目(英文除外),她認為高年級的數學水平較深奧,所以不教高年級數學。

馬皓芙後來曾在跑馬地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及灣仔的聖公會聖雅各小學代課,與學校關係良好。馬皓芙在德貞女子中學讀書時期,經常到該校斜對面一間書局看書,因而認識魯迅的作品,後來更與同學畫《阿Q正傳》製作每月壁報。




標題 戰後任教長洲漢川小學的記憶:校舍周邊環境、教學模式、老師背景。對崇德學校的印象。短期代課經歷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16分1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5
任教香港真光小學(一):入職原因、與校長及老師的關係

姨丈(養母妹妹丈夫)的姊姊溫植慶醫生妻子是真光校董,馬皓芙獲介紹跟真光校長何中中面試。當時的學校招聘教師鮮有登報,通常經熟人介紹。何中中選老師嚴格。當時有校董介紹一位女老師到香港真光小學(現稱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任職,何中中認為該老師不適合香港真光小學,而且該老師電髮不合香港真光小學校規,所以何中中沒有聘請她。馬皓芙一向束直髮,及至在聖貞德學校(小學部)教書時期,聽從校長吩咐電髮才束曲髮。

馬皓芙在堅道的香港真光小學任教8年半。香港真光小學校舍高6層,每層有2至3個大課室,每級2至3班,全校有10多班。該校老師專科專教,大部分在校內居住,馬皓芙也留校食宿,老師2至3人一房,主任2人一房,彼此相處融洽。當時生活閒適,老師傍晚到兵頭花園散步,折返時在附近士多嚐雪糕。馬皓芙憶述開心往事,她與音樂老師在聖誕報佳音時演出戲劇《大衞王與貴妃》。

香港真光小學老師不喜歡與校長及主任同桌聚餐,嫌與校長一起吃飯太嚴肅。有一次,馬皓芙生病,校長與她一同唱聖詩,自此馬皓芙認為何中中校長是一個親切的人。馬皓芙認為,她對學校的歸屬感並不為工資高,而是校長對自己的慈愛。何中中要求老師勤力,工作要準時完成,但也很體諒老師。馬皓芙認為老師教導學生不應只用體罰方法和表現凶惡,應講道理。聖貞德學校的校長蕭蕙蓮處事嚴格,對馬皓芙很好。蕭蕙蓮有一次巡堂,協助馬皓芙授課。蕭惠蓮在新老師任教前,先讓新老師觀察馬皓芙的課1至2星期。




標題 任教香港真光小學(一):入職原因、與校長及老師的關係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9分53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6
任教香港真光小學(二):教導學生的方法、與學生的關係、校方管教方式、教師資歷
馬皓芙對所教學生的記憶:有一個男學生給馬皓芙寫情書;馬皓芙在香港真光小學教書時,處理一名學生經常失禁的問題;香港真光小學有學生的傭人在校外等待小主人。香港真光小學學生在校內吃午餐,馬皓芙在香港真光小學飯後巡堂,學生的傭人向馬皓芙投訴學生不願吃飯,馬皓芙與學生講道理,學生願意聽從並吃飯。香港真光小學每月帶學生逛兵頭花園觀看雀鳥。該校收少量男生。香港真光小學學生主要是富家子弟,該校也收取優異生,提供捐助學額。學生來自貧苦家庭,並考取每科及格可獲捐助學額。捐助學額每年數目不一,視乎當年捐助人數。

馬皓芙特別長情,留意學生家庭背景並關顧學生,與學生長時間保持聯繫。馬皓芙在香港真光小學教書時,曾遇到一名貧苦學生不肯吃家人準備的午餐,後來在該學生升中學時鼓勵他考入聖貞德學校,告訴他聖貞德學校的校長願意只收一半學費,並教他申請《華僑日報》的助學金直至他的父親找到工作為止,同時幫助他改善學業成績。馬皓芙與該學生關係一向很好,該學生長大後報答馬皓芙。馬皓芙在香港培英中學(小學部)代課教音樂時,曾照顧一名發燒要在醫療室休息的學生,馬皓芙後來為該學生補習。該學生後來十分照顧馬皓芙,行船總買手信給馬皓芙;趁馬皓芙到廣州不在家,為她裝修家居。

香港真光小學對男生管教較嚴,家長希望兒子學習言行斯文。香港真光小學對男女生訓練沒有分別,運用不同方法培養學生言行斯文,例如:學生須參與早禱,接受訓話,唱聖詩;在每個小息集合後才上課;放學時排隊由傭人接放學。學生可在學校大天井玩耍,但不可在校內奔跑。該校學生的德行和學習情況皆保持良好,老師可不用花氣力教導。馬皓芙認為,男生比女生易教,女生比男生小器,男生不記仇。

馬皓芙在香港真光小學一向教小一至小三,曾有一次短期調任教授高年級。事緣教高年級的老師因認為工作量比教低年級的老師大,要求調任教授低年級學生。校長試行,但不足一個月,教高年級的老師要求回復原狀。校長認為有經驗的老師才可教低年級學生。

馬皓芙的師範學歷稱檢定教師,合乎香港真光小學的要求。馬皓芙任教半日制的聖貞德學校(小學部)時,再讀羅富國師範學院的在職教師師訓課程,還學中醫、當義工。當時很少任教低年級的老師具有師訓學歷,現今對老師要求較嚴格。部分香港真光小學的教師是該校畢業生。香港真光小學對教師要求高,所以該校大部分教師資歷高。該校後來要求未受師訓的老師提升學歷,並在教育司署登記為檢定教師。當時視學官很惡,會拍枱大罵,不少老師嚇得手騰腳震。馬皓芙在長洲漢川小學和崇德學校任教時,兩校不用向教育司署上報教師資格;她在香港真光小學任教時,該校需向教育司署上報教師資格。




標題 任教香港真光小學(二):教導學生的方法、與學生的關係、校方管教方式、教師資歷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28分58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7
任教聖貞德學校:學校籌建經過、校長背景、學生升學情況。教導男女生的方法。任教Maryland College:學...

1955年,神父邀請馬皓芙到天主教學校任教,馬皓芙後來從香港真光小學轉到聖貞德學校(小學部)教書。聖貞德學校設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由聖貞德理事會開辦,借華仁書院羅便臣道舊址建校舍,並由蕭惠蓮擔任首任校長。校方曾為建校籌款2至3次,馬皓芙通宵鈎織披肩為建校籌款。蕭蕙蓮來自富裕大家族,在英文學校畢業,自幼患心臟病,有風濕手。蕭蕙蓮熱心辦學,她的家族曾協助開辦聖貞德學校。當時蕭蕙蓮很年輕,年齡與馬皓芙相若,未曾任職教育界,一開始便做校長。蕭蕙蓮的妹妹與馬皓芙的(領堅信)代母相熟,蕭蕙蓮得悉馬皓芙的教學經驗後,不用面試便以高薪聘用馬皓芙。香港真光小學的薪金是90元,聖貞德學校(小學部)的薪金是160元。聖貞德學校(小學部)學費昂貴。

聖貞德學校的中學部是男校,小學部及幼稚園有女生。聖貞德學校(小學部)的辦學態度跟香港真光小學同樣嚴格而認真。馬皓芙指出,教男女生的方法不同。女生較小器,老師需以溫柔的方法處理問題;男生很直率,不怕老師責備不好意思,老師要耐心講道理。馬皓芙認為男生不記仇,例如她曾責罰一名頑皮的男生,後來在校友聚餐再遇該男生,該男生已忘記曾受她責罰。聖貞德學校的中學部及小學部一併招生,小學生大部分直升中學。香港真光小學的畢業女生直升中學,該校高年級只有2至3個男生,男生不能原校升讀,但可入讀很好的學校,如聖保羅書院。聖貞德學校有銜接課程及程序培育學生。部分聖貞德學校(小學部)的學生不能原校升學,少數因成績問題,另外有些因家長決定轉校。聖貞德學校(小學部)沒有規定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只舉行少量活動,主要在附近地方旅行,例如逛兵頭花園。

聖貞德學校先設在羅便臣道,後搬到北角。1966年,校長蕭惠蓮離開聖貞德學校,創辦Maryland College,租用半山寶雲道西式洋房作校舍。馬皓芙及幾位老師跟隨校長到Maryland College任職,並願意不每年增薪。Maryland College是私立天主教學校,不受天主教教區監管。該校別墅校舍十分擠逼且難運用,每層2個班房,一級一班,每班有獨立班房。馬皓芙於Maryland College仍是任教低年級。該校需另聘具經驗的新職員。後來老師夾股買下別墅。該校停辦時,老師分回股份。馬皓芙在聖貞德學校(小學部)教書時期,於香港西區的羅富國師範學院修讀1年在職教師師訓課程。課程內容與馬皓芙在廣州修讀的師範課程相似。該師訓課程的學生有30多人,主要曾在香港以外地區修讀師範課程,修讀該課程以取得香港教師資格。馬皓芙完成該師訓課程後獲加薪。

Maryland College與聖貞德學校 (小學部)的教學方法相似。Maryland College因交通不便,學生較少也常遲到。馬皓芙在Maryland College工作既開心又難過,因該校開辦艱難,又維持不到成本。聖貞德學校(小學部)和Maryland College的學費一樣,但Maryland College位處半山,學生必是富家子弟,雖兼收男女生,但收生數量還是比聖貞德學校(小學部)大幅減少。Maryland College部分老師為非檢定教師。香港真光小學、聖貞德學校(小學部)、Maryland College聘請老師都不着重教師的宗教背景。若非Maryland College不能繼續營運,馬皓芙會在該校工作,因在該校受校長賞識。朋友認為馬皓芙進修後應轉到官校任教,因官校薪金較高,但馬皓芙並無因自己沒有轉到官校而後悔,尤其在養母逝世後,不用聘請傭人照顧,沒有經濟負擔。




標題 任教聖貞德學校:學校籌建經過、校長背景、學生升學情況。教導男女生的方法。任教Maryland College:學校創辦和營運的困難、老師背景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22分45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8
在九龍津貼學校教學的記憶:學生背景、師生關係、家長態度

1973年,馬皓芙經神父介紹到天主教小學(九龍大角咀道)上午校任職,因怕工作繁忙影響健康婉拒晉升主任。天主教小學(九龍大角咀道)上午校辦學嚴謹,所以馬皓芙決定到該校任教。馬皓芙在該校教至退休。該校學生的家庭背景與馬皓芙以前所教學生分別頗大,富裕和貧窮的學生皆有,部分學生領學費津貼。以前大部分家長很感謝老師,尊師重道。馬皓芙在天主教小學(九龍大角咀道)上午校教書時,曾遇到1至2位家長到學校鬧事。

馬皓芙在香港真光小學任教時,該校老師到所有學生家做家訪,藉此了解學生。以前學生家境好,老師家訪需預約,主要與學生的母親會面。1980年代,社會變化很大,天主教小學(九龍大角咀道)的學生來自普通家庭,而校長辦學則保持嚴謹。天主教小學(九龍大角咀道)是教育署管理的津校,馬皓芙之前任教的學校全屬私校。馬皓芙認為天主教小學(九龍大角咀道)的校政沒有大改變以適應教育署,只因家長而異。




標題 在九龍津貼學校教學的記憶:學生背景、師生關係、家長態度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6分7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09
今昔教學方法。教師進修情況。聖貞德學校的教學語言
今昔教學方法不同:昔日可賞不罰,現在賞罰均不宜。馬皓芙的教學心得:因材施教,發掘學生潛能。馬皓芙認為現在的老師辛苦,需不斷進修、聽講座。馬皓芙曾共事的校長從來沒有要求她進修,但曾要求部分經驗淺的老師進修。馬皓芙講述她與聖貞德學校(小學部)一外籍老師的關係,提到該老師與學生言語不通產生誤會。聖貞德學校是英文學校,只有中文科用中文教學,老師皆出身自英文學校。馬皓芙沒有機會在聖心學校教學,若經修女Magdeida(若年在意大利嬰院的修女)介紹, 馬皓芙應有好機會加入聖心, 可惜當馬皓芙是經驗教師時,修女Magdeida已回意大利退休。



標題 今昔教學方法。教師進修情況。聖貞德學校的教學語言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5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10
代母的背景
(領堅信)代母是屬世修女張景耀,獨身,香港人,除於聖心學校、廣州的嶺南大學讀書,也曾在美國的大學攻讀社會工作系碩士課程。張景耀曾在德貞女子中學教英文,為馬皓芙的老師。張景耀在1940年代回香港,於1955年任社會福利局副局長。馬皓芙一生受張景耀照顧。(領洗)代母易偉芳,廣州人,腳有缺陷,來港後在培貞學校附設的小學教中文。馬皓芙讀德貞女子中學時,易偉芳已退休,馬皓芙受易偉芳疼愛。養母姓馬,戰後從廣州回香港,馬皓芙與養母、(領洗)代母及(領洗)代母在北京領養的親侄女一同租住羅便臣道的單位。養母回香港後沒有工作,在香港百年歸老。日治期間,在廣州的阿姨(養母妹妹)囑咐馬皓芙回內地工作,馬皓芙從羅便臣道離家往內地,但她到內地後找到讀書機會。戰後馬皓芙在香港工作,聘請傭人照顧養母。(領洗)代母當時不用馬皓芙供養。



標題 代母的背景
日期 25/03/2010
主題 教育
記錄總長 5分22秒
訪談語言 廣東話
資料類別
特藏
儲存機構/地點 香港記憶計劃
授權說明 香港記憶計劃版權所有
登錄號碼 TW-MHF-LIFE-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