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工業
最近瀏覽

行業焦點

香港電子業概論

電子產品可分為零配件和消費品兩種,前者包括真空管、半導體 (原子粒、二極體等)、線路板、電腦記憶體等,後者是平日常見的的消費產品如收音機、電視機、個人電腦、電話、傳真機、計算機等。零配件的設計和測試是電子業技術最高的生產部份,一般由專業工程師負責;消費產品的核心零件是線路板和半導體等,生產過程只屬低技術的零配件裝篏。

電子業是1960年代香港的新興工業,首間電子廠於1959年成立。歐美和日本是全球電子科技的先驅,1970年代亞州生產成本較低,吸引發達國家設廠,電子業技術才移植至香港。電子業是勞動密集工業,無論是配件廠或成品廠,皆需求大量眼明手快的裝配女工。香港電子業以消費品生產為核心,但零配件生產亦有一定規模。

香港電子業以組裝原子粒收音機起步,主流業務是裝配消費產品,技術要求較低;同時亦生產高技術零部件,例如電腦記憶體和線路板。香港電子業起步早於南韓和台灣,1980年代初香港已成為亞洲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向週邊地區轉移技術,情況如同當年外資企業在港投資。經過30餘年高速發展,1990年代已成為香港第二大工業,由於本地電子廠大多在1970年代1980年代創辦,電子業仍是一門年青工業,生產技術水平比其他行業高。

 

外資設廠與技術轉移

外資設廠是香港電子業發展的契機,主要投資者有美國和日本大型跨國企業。1960年代兩國大型電子企業大力開拓亞洲市場,當年本港勞工工資低廉,加上香港政府採取自由貿易政策,以低稅制、外匯自由流動吸引外資設廠。美日兩國投資模式不同,前者主要在港開設分公司,集中生產半導體、記憶體等零配件;後者多與港商合組聯營企業,生產電子消費產品。

美資廠生產高科技零配件,廠內配置先進的設計、生產、測試設備,部份更有大型實驗室,從事技術工序的人員可吸收不少先進科技知識。美資廠對技術轉移採取較開放的態度,有香港分公司曾生產美軍戰機的記憶系統。美資公司對品質要求高,工人如涉及軍備生產,需要前往美國總公司受訓,依照太空總署的規格生產所需產品。華籍工程師經常赴美交流,有時被派往歐洲和日本,學習當地公司的尖端技術。當年不少香港的美資分廠已可追及總公司的技術水平。

美資公司樂於提拔本地工程師,委以部門經理甚至總經理等高職,有些華人管理層更被委以主管亞太區市場的重任。華人管理層在美資公司任職多年,從工作中掌握生產、管理和營銷的經驗,成為日後創業的資本。快捷、安倍泛達、摩托羅拉等美資企業可謂本港電子業的「少林寺」,培養了一大批實力雄厚的港資電子廠。

港資電子廠的冒起

1960年代1970年代電子業由外資主導,當時的港資廠較多從事低技術工序,例如裝配收音機、電視機、電子表等產品,以及生產簡單的電子零部件,這類工廠規模較小,資金有限,廠房和設備較落後,只聘用少量的工人。

1970年代是港資電子廠創業的高潮,有少部分廠家在創業之初,已確立走高科技路線,生產線路板、記憶體等尖端零配件,推出電子玩具、液晶體顯示器、個人電腦、流動電話等嶄新產品,引領一波又一波的電子潮流。港資廠創業資金較微薄,初期主攻個別產品,不少公司發展至一定規模後,兼營零部件和消費產品的生產業務。

高科技港資廠的創辦人大多是電子專業出身,或擁有電子工程的碩士、博士學位;或長年出任技術人員,不少人曾在美資廠工作,長年任職測試、設計、品檢等部門的工程師。有技術背景的廠家對美資公司的運作瞭如指掌,創業後大多採用美式管理,建立整全的決策、人事、財務、股份制度。有別於家族色彩濃厚的本地華資工廠,以美式管理的港資電子廠較少吸納家族成員參與公司的運作。創業時除考慮謀利外,不少電子工業家對高科技抱有熱誠,親自投身研發工作,並甘願冒險投資創新的業務。

 

電子產品的演化

電子產品分為消費品和零部件兩種,電子科技演變迅速,潮流更替頻繁,每23年即有新產品面世。一般人以為香港製造業是勞動密集、技術不高,其實香港電子業的發展早於南韓和台灣1960年代以來技術不斷進步,產品種類趨向多元化。

最早的港產電子消費品是原子粒收音機,在1959年面世,直至1970年代末,收音機仍是本港電子製造業的主流,在電子產品的出口總值中名列前茅 1960年代中,本地電子廠開始生產電視機、錄影機等技術要求較高的消費產品。1970年代計算機、電子表、遊戲機、電子玩具等接連誕生。19771982年是香港電子消費品製造業的黃金時期,短短數年間各式新奇產品不斷面世,形成龐大的消費市場,不少港商亦趁機轉投電子工業。

香港電子業並不是只懂得裝配低技術產品。1970年代末美國電訊產品市場開放,不少香港廠家涉足技術要求較高的無線電話製造業,至1980年代中以後,俗稱「大哥大」的流動電話風靡一時,本地電子廠生產的無線電話可入口美國。1980年代初港產視聽或通訊器材亦日益普及,佼佼者包括攝影機、錄音機、傳真機等,產品日趨多元化,突出的本地工廠包括依利安達、偉易達等。1980年代末以後,個人電腦漸成主流的消費產品,生產顯示器、硬盤、磁盤、數據機等週邊產品的電子廠相繼湧現。雖然香港亦有電腦生產商,可惜技術及質素遠不及後來居上南韓和台灣。

香港的零部件生產在1960年代起步,當年美資大企業已出產半導體、電腦記憶體等高科技產品,最流行的零配件是製造收音機所需的原子粒。1970年代初香港開始生產線路板,線路層數、技術和用途不斷演進,促使各類消費產品的研發。1979年本港開始生產合成電路,此乃全球尖端科技,可大為縮小產品體積。


生產基地的轉移

電子雖是高科技工業,在研發和設備上的投資高於其他行業,但本身仍要聘用大批非技術員工,比如裝配製成品的女工。另外,電子業講究廠房規格,理想的廠房是佔地廣闊的平房,因為高層廠房易引發震盪,影響機器的精確度,惟香港地價高昂,尋找足夠土地興建單層廠房殊不容易。

1970年代末內地落實改革開放,在廣東沿海設立經濟特區,大力鼓勵外商設廠,內地土地和工資遠較香港低,不少本地電子廠將生產轉移到深圳、東莞、廣州等珠三角城市。1980年代香港勞工和土地成本上漲,加上鄰近國家積極發展電子業,對香港電子業構成威脅,可惜香港的電子廠商並未以提升科技水平迎接挑戰,只依賴內地的勞工和土地,維持以低成本的策略經營生產業務。不過鑑於九七問題和六四事件,有些大企業對內地投資抱有疑慮,改為在東南亞國家設廠,待1990年代初內地政局明朗化後,才轉移內地設廠。

內地港資廠一般以合資經營,港商與當地的國營單位合作,港方負責技術、管理和營銷,內地單位負責海關、政府文件工作等,由港方佔有較大比例的股份。生產北移提高了港廠的產能和產量,企業可投放資源改善品質,開發新產品和業務;同時先進的生產和管理經驗亦轉移至內地,扮演了美資公司當年在香港的角色。不過,港廠北移後產品仍舊以外銷為主,大多保留OEM模式,內地低廉的生產成本,變相令港商缺乏轉型升級的動力,在生產技術和研發方面的突破有限。


電子業發展的配套

香港政府長年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政府主要提供週邊配套,支援電子業的發展,不像台灣、星加坡、韓國等地政府,在電子業的起步階段即扮演關鍵角色。1960年代香港政府成立貿易發展局和生產力促進局,前者協助工業界拓展市場,後者提供專業支援,設有電子服務部,替本地廠家設計產品。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成立經濟多元化委員會,推動本港高科技發展,在大埔和開闢工業邨,計劃打造「香港矽谷」。

大埔工業邨是本地高科技中心,吸引了部份實力強大的電子廠設廠,例如1980年代初有3間港資廠在工業邨創辦,生產合成電路等尖端零配件。不過工業邨主要功能限於出租廠房,批地標準自成一格,有時未能滿足電子廠的要求。近年電子業成為本地主要工業 ,政府在千禧年代先後成立科技園、應用科研院、創新科技署,深化對電子業的扶持,不過業界老前輩對此等措施對電子業有何俾益,仍抱觀望態度。

早期的華籍工程師除了留學英美外,亦有不少畢業於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理工學院的電子學系。1982年職業訓練局成立,為電子業提供中等程度的技工培訓。相對歐美國家而言,香港電子業界與學術界的交流不深,大學的電子課程傳授理論知識為主,未能緊貼科技發展;大學亦較少邀請業界人士開課,而資深從業員亦鮮有到大學授課。近年不少大企業與學院合成,成立科研培育中心,逐步改善兩者的溝通,以促進學者的科研成果在業界的應用。

 

參考資料:

1.)   李鵬飛訪問,2010104日。

2.)   黃漢儀訪問,20101122日。

3.)   蘇章盛訪問,2011310日及317日。

4.)   Indi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dustrial Hong Kong: Electronics Industry, Hong Kong: Indian Chamber of Commerce, 1970.

5.)   ‘Electrical Goods and Accessories’, Hong Kong Trade Bulletin, Hong Kong: Dept.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June 1960), p.181-182.

6.)   ‘Pocket Radios’, Hong Kong Trade Bulletin, Hong Kong: Dept.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September 1960), p.271-272.

7.)   ‘Hong Kong Computer Industry Goes OEM’, Electronics Bulletin (Vol.2 No.4, 1982),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13.

8.)   ‘Hong Kong Ready to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Markets With High –Tech Semiconductors’, Electronics Bulletin (September, 1983), Hong Kong :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25-27.

9.)   ‘Financing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Electronics Bulletin (April 1984),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16-18.

10.)   ‘The Local Technicians’ Labour Market’, Electronics Bulletin (August 1984),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45-48.

11.)   ‘Moving Toward High-Tech Means Upgrading R&D And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Bulletin (September 1985),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32.

12.)   ‘Educating Electronic Technologists and Technicians for the 1990’s’, Electronics Bulletin (January 1986),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56-57.

13.)   ‘The Local IC Industry Leaps Forward’, Electronics Bulletin (April 1986),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36-39.

14.)   ‘Hong Kong Launched into CD-Player Production ’, Electronics Bulletin (November 1986),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49.

15.)   ‘The Year of Electronic Toys’, Electronics Bulletin (January 1987),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32-35.

16.)   ‘Do We Have A High-Tech Future? Electronics Bulletin (May 1987),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42-43.

17.)   ‘Manpower Survey of HK Electronics Industry’, Electronics Bulletin (Vol.8 No.12, 1988),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60-61..

18.)   ‘Electronics: An Industry Transition’, Electronics Bulletin (Vol.9 No.1,1989), Hong Kong: Information Services Division,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p.59-61.

19.)   Chen Kwan Yiu Edward,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of Hong Kong: an analysis of its growth,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sis M.Soc.Sc), 1971.

20.)   Jeffrey Henderson, Hong Kong: high technology production and the making of a regional ‘core’, Hong Kong: Centre for Urban Studies and Urban Planni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7.

21.)   Au Wai-Kwong Elvis, Locational choice of Hong Kong'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case study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sis M..Sc), 1988.

22.)   Yip Chi Wai Rudolph., A study of American and Japanese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sis MBA), 1988.

23.)   Li, Sai-keung., Export marketing of Hong Kong electronic products: a relationship approach,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sis MBA), 1993.

24.) Ho Siu-Cheung Alfred, The pattern of success in Hong Kong electronics industry,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sis MBA),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