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香港院线的扩张
1950年代,正值邵邨人父子转投地产业务之际,邵逸夫回流香港,在1958年联同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邵氏兄弟),在港开拓制片业务,购入清水湾地皮,兴建片场外,更把制片业务制度化,其流水式作业更令影片年产量可高达40部。另一方面,邵氏兄弟也不断扩展旗下院线业务,在港自组院线,除了通过收购旧戏院及洽购经营权外,还与一些大型戏院如娱乐、荷里活等结盟,邀请它们加入邵氏院线。
1950、60年代是邵氏院线长足发展的时期,旗下杂志《南国电影》更访问邵仁枚,由他亲述这段辉煌历史:「在我们邵氏公司拥有一百二十七家戏院中,有很多是全新建造的,也有些是重新拆建或改建的,但我可以说一流的声、光和座位设备…,我们的影片发行也是值得一提的,我们的影片拥有四千余部各国电影的发行权,是东南亚最庞大的发行机构」,可见邵氏在这时期的发展方向。
香港院线的扩张
1950年代,正值邵邨人父子转投地产业务之际,邵逸夫回流香港,在1958年联同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邵氏兄弟),在港开拓制片业务,购入清水湾地皮,兴建片场外,更把制片业务制度化,其流水式作业更令影片年产量可高达40部。另一方面,邵氏兄弟也不断扩展旗下院线业务,在港自组院线,除了通过收购旧戏院及洽购经营权外,还与一些大型戏院如娱乐、荷里活等结盟,邀请它们加入邵氏院线。
1950、60年代是邵氏院线长足发展的时期,旗下杂志《南国电影》更访问邵仁枚,由他亲述这段辉煌历史:「在我们邵氏公司拥有一百二十七家戏院中,有很多是全新建造的,也有些是重新拆建或改建的,但我可以说一流的声、光和座位设备…,我们的影片发行也是值得一提的,我们的影片拥有四千余部各国电影的发行权,是东南亚最庞大的发行机构」,可见邵氏在这时期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