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外语片院线

香港这个华洋杂处的东方小渔港,自二十世纪初引入电影放映以后,便有外国电影源源进口,其中以美国片为主。战前,放映西片的戏院包括:皇后、娱乐、大华、平安、景星等,除皇后、平安,其余各院鲜有联映;战后,随着引入的西片数量增加及观众递增,西片联线逐步成形。
西片院线光影缤纷
1949年至1954年,快乐、乐声、百老汇、乐宫和豪华等戏院相继落成,逐步发展出以港九各一家大戏院组成的西片联线。五十年代的主要西片线包括:「皇后、平安」、「乐声、百老汇」、「娱乐、乐宫」及「豪华、快乐」。其后,豪华戏院转为伙拍新华戏院,成为六十年代的主要西片线,曾于1961年放映《宾虚》(1959年于美国上映);同期还有「乐宫、利舞台」线,曾放映首出占士邦片《铁金刚勇破神秘岛》(1962年于美国上映)。丽声戏院于1960年启业,与皇后戏院、皇都戏院组成「皇丽皇」线。1966年《仙乐飘飘处处闻》(1965年于美国上映)在「皇丽皇」线公映共87天,刷新票房纪录,总收入约240万港元。
七、八十年代的西片线包括:「海运、百乐」、「凯声、纽约」、「伦敦、利舞台」及「文华、明珠」等。各线每遇大片,更会组合联映。
国泰推介苏联电影
五十年代,湾仔国泰戏院曾主力放映左派机构及内地的电影。该院更曾于1956年5月推出「苏联电影周」。后来公映的苏联电影,有1959年9月普庆戏院、都城戏院联映康城影展得奖作品《仙鹤飞翔》(1957年于苏联上映),以及同年11月国泰戏院、快乐戏院联映《静静的顿河》(1957年于苏联上映)。
日本电影专线联映
五、六十年代,日本电影经常在戏院公映。1964年6月3日,纽约戏院、大世界戏院组成专映日本片的院线,首映《武士勤王记》(1958年于日本上映)。该线仅维持半年,但1965年7月中,两院再次联线放映日本片,历时数年,当中日活出品、小林旭主演的黑帮片,最教人印象深刻。
艺术戏院默默耕耘
1971年,原新世界戏院由莫玄熹等人投得经营权,易名恒星戏院,于1月8日开幕。恒星戏院为香港最早期的艺术戏院,推介高格调电影,开幕放映维斯康堤的《陌路相逢》(1967年于意大利上映),及后曾放映《砂丘之女》(1964年于日本上映)、《广岛之恋》(1959年于日本上映),但不久便宣告结束。其后,莫玄熹联同罗卡等人,接办行将拆卸的香港大舞台戏院。该院于1975年8月1日开幕并放映黑泽明三小时足版《赤胡子》(公映版1965年于日本上映),其后曾放映《八部半》(1963年于意大利上映)、《偷吻》(1968年于法国上映)等。1976年9月18日最后一天营业,选映《最后一场电影》(1971于美国上映)。
外语片院线

香港这个华洋杂处的东方小渔港,自二十世纪初引入电影放映以后,便有外国电影源源进口,其中以美国片为主。战前,放映西片的戏院包括:皇后、娱乐、大华、平安、景星等,除皇后、平安,其余各院鲜有联映;战后,随着引入的西片数量增加及观众递增,西片联线逐步成形。
西片院线光影缤纷
1949年至1954年,快乐、乐声、百老汇、乐宫和豪华等戏院相继落成,逐步发展出以港九各一家大戏院组成的西片联线。五十年代的主要西片线包括:「皇后、平安」、「乐声、百老汇」、「娱乐、乐宫」及「豪华、快乐」。其后,豪华戏院转为伙拍新华戏院,成为六十年代的主要西片线,曾于1961年放映《宾虚》(1959年于美国上映);同期还有「乐宫、利舞台」线,曾放映首出占士邦片《铁金刚勇破神秘岛》(1962年于美国上映)。丽声戏院于1960年启业,与皇后戏院、皇都戏院组成「皇丽皇」线。1966年《仙乐飘飘处处闻》(1965年于美国上映)在「皇丽皇」线公映共87天,刷新票房纪录,总收入约240万港元。
七、八十年代的西片线包括:「海运、百乐」、「凯声、纽约」、「伦敦、利舞台」及「文华、明珠」等。各线每遇大片,更会组合联映。
国泰推介苏联电影
五十年代,湾仔国泰戏院曾主力放映左派机构及内地的电影。该院更曾于1956年5月推出「苏联电影周」。后来公映的苏联电影,有1959年9月普庆戏院、都城戏院联映康城影展得奖作品《仙鹤飞翔》(1957年于苏联上映),以及同年11月国泰戏院、快乐戏院联映《静静的顿河》(1957年于苏联上映)。
日本电影专线联映
五、六十年代,日本电影经常在戏院公映。1964年6月3日,纽约戏院、大世界戏院组成专映日本片的院线,首映《武士勤王记》(1958年于日本上映)。该线仅维持半年,但1965年7月中,两院再次联线放映日本片,历时数年,当中日活出品、小林旭主演的黑帮片,最教人印象深刻。
艺术戏院默默耕耘
1971年,原新世界戏院由莫玄熹等人投得经营权,易名恒星戏院,于1月8日开幕。恒星戏院为香港最早期的艺术戏院,推介高格调电影,开幕放映维斯康堤的《陌路相逢》(1967年于意大利上映),及后曾放映《砂丘之女》(1964年于日本上映)、《广岛之恋》(1959年于日本上映),但不久便宣告结束。其后,莫玄熹联同罗卡等人,接办行将拆卸的香港大舞台戏院。该院于1975年8月1日开幕并放映黑泽明三小时足版《赤胡子》(公映版1965年于日本上映),其后曾放映《八部半》(1963年于意大利上映)、《偷吻》(1968年于法国上映)等。1976年9月18日最后一天营业,选映《最后一场电影》(1971于美国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