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戏院百年 今昔演变
自电影面世,凡有人聚居的繁华地,娱乐大众的戏院便应运而生。每幢独特的戏院建筑,皆成地标。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香港已有零星的电影放映活动;至七十年代,电影已是香港最重要的公共娱乐。戏院在建筑、设备起了革命的变化,而其生态转变,正反映市民生活模式的变化。五十年代前,戏院集中在香港和九龙;到六十年代中,才开始普及新界各区,偏僻如西贡、调景岭,甚至蕞尔离岛,也曾有戏院。
市中心的首轮西片戏院与地区戏院,两者格调大有分别。首轮西片戏院是一座座娱乐之宫,粉雕玉砌,管理完善,出入尽是高官贵胄、华洋仕绅;衣香鬓影的影院不止是娱乐之地,也是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中环区洋人聚集,这里的皇后戏院,职员制服仪容一丝不茍,面对外籍观众应对裕如,大堂有时甚至有门僮殷勤迎宾。
地区坊众戏院熙攘嘈杂,甚至有点纷扰脏乱,换个角度看也就是温馨的坊众气息。戏院是居民的聚脚点,居民平日也会探视有何新片上画。一家大小「掹衫尾」入场,乃省俭家庭的天伦乐事;戏院员工亦如街坊般亲切。
八十年代迷你戏院出现,仍按地域分布,大型屋苑都辟出空间设立戏院。随着多影厅迷你戏院普及,2000年过后,各区的戏院网瓦解。以往戏院林立的湾仔、深水埗,以及上水至大埔铁路沿线,目前一家戏院都没有。今天戏院全都成为大型商场的附属品,进戏院看电影只是商场娱乐其中一项消费配套。
1907 | 德辅道中的「域多利新法活动影画戏」开始放映影画戏。 |
1910 | 中环云咸街的比照戏院启业。九龙区首家戏院广智戏院也于同年启业。 |
1913 | 4月,大会堂开演「有声有色活动映画」,以活动电影放映机接驳留声机的影像展示表演。 |
1941 | 全港约有35家戏院(包括演粤剧的戏院)。 |
1941-1945 | 香港沦陷。1943年1月,社团法人映画配给社成立,操控电影发行,并分全港戏院为五级。 |
1948 | 8月28日,中华戏院开幕,为战后首家落成的戏院。 |
1953 | 彩色三維电影风靡一时,除西片戏院放映荷里活制作,东乐戏院亦首映号称中国首部三維电影《战古城》。 |
1956 | 港九新界戏院同业商会正式註冊。1988年易名为香港戏院商会有限公司。 |
1961 | 10月底,警务处牌照课下令戏院严格执行「一人一票」,禁绝「掹衫尾」入场,严重打击地区坊众戏院的生意。 |
1969 | 全港共有103家戏院,座位总数达十二万个,香港为全球入场观影人次最高地区之一。 |
1980 | 「公众娱乐场所(修订)法案」提交立法局,容许一般大厦开设迷你戏院。 |
1982 | 「吸烟(公众卫生)条例」订立,戏院须划出一半座位作为非吸烟区。 8月,深水埗京华123戏院开幕,为「全港第一家层叠式最新型的迷你戏院」。 |
1985 | 2月,沙田UA6开幕,共六个映厅,内设大型小食部,并引进美式影城管理。 |
1987 | 「电检制度没有法例依据」的争议出现,戏院、片商、电影公司成立影业协会,研究电检草案。 |
1987-1990 | 京都、国都、银都、南华、新光等传统大戏院,先后改建,将原来的映厅分割为两院。 |
1988 | 「电影检查条例」制定,公映的电影按三级制度评级,戏院有权禁止18岁以下人士入场观看第三级别电影。 |
1989 | 京都戏院成为首家戏院引入电脑售票系统。3月开幕的UA金钟亦采用电脑售票。 |
1997 | 7月1日,新京都戏院放映《第100日》,成为首家戏院放映数码电影。 |
2004 | 旺角金声戏院于4月15日结业,最后一家拥有楼座的戏院告别观众。 |
2007 | 2月,位于机场的4D超立体巨幕影馆开幕,提供即场实感特别效果。 6月,九龙湾UA MegaBox IMAX开幕,为本港首家IMAX巨幕影院。 |
2009 | 油麻地戏院成为首家戏院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
戏院百年 今昔演变
自电影面世,凡有人聚居的繁华地,娱乐大众的戏院便应运而生。每幢独特的戏院建筑,皆成地标。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香港已有零星的电影放映活动;至七十年代,电影已是香港最重要的公共娱乐。戏院在建筑、设备起了革命的变化,而其生态转变,正反映市民生活模式的变化。五十年代前,戏院集中在香港和九龙;到六十年代中,才开始普及新界各区,偏僻如西贡、调景岭,甚至蕞尔离岛,也曾有戏院。
市中心的首轮西片戏院与地区戏院,两者格调大有分别。首轮西片戏院是一座座娱乐之宫,粉雕玉砌,管理完善,出入尽是高官贵胄、华洋仕绅;衣香鬓影的影院不止是娱乐之地,也是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中环区洋人聚集,这里的皇后戏院,职员制服仪容一丝不茍,面对外籍观众应对裕如,大堂有时甚至有门僮殷勤迎宾。
地区坊众戏院熙攘嘈杂,甚至有点纷扰脏乱,换个角度看也就是温馨的坊众气息。戏院是居民的聚脚点,居民平日也会探视有何新片上画。一家大小「掹衫尾」入场,乃省俭家庭的天伦乐事;戏院员工亦如街坊般亲切。
八十年代迷你戏院出现,仍按地域分布,大型屋苑都辟出空间设立戏院。随着多影厅迷你戏院普及,2000年过后,各区的戏院网瓦解。以往戏院林立的湾仔、深水埗,以及上水至大埔铁路沿线,目前一家戏院都没有。今天戏院全都成为大型商场的附属品,进戏院看电影只是商场娱乐其中一项消费配套。
1907 | 德辅道中的「域多利新法活动影画戏」开始放映影画戏。 |
1910 | 中环云咸街的比照戏院启业。九龙区首家戏院广智戏院也于同年启业。 |
1913 | 4月,大会堂开演「有声有色活动映画」,以活动电影放映机接驳留声机的影像展示表演。 |
1941 | 全港约有35家戏院(包括演粤剧的戏院)。 |
1941-1945 | 香港沦陷。1943年1月,社团法人映画配给社成立,操控电影发行,并分全港戏院为五级。 |
1948 | 8月28日,中华戏院开幕,为战后首家落成的戏院。 |
1953 | 彩色三維电影风靡一时,除西片戏院放映荷里活制作,东乐戏院亦首映号称中国首部三維电影《战古城》。 |
1956 | 港九新界戏院同业商会正式註冊。1988年易名为香港戏院商会有限公司。 |
1961 | 10月底,警务处牌照课下令戏院严格执行「一人一票」,禁绝「掹衫尾」入场,严重打击地区坊众戏院的生意。 |
1969 | 全港共有103家戏院,座位总数达十二万个,香港为全球入场观影人次最高地区之一。 |
1980 | 「公众娱乐场所(修订)法案」提交立法局,容许一般大厦开设迷你戏院。 |
1982 | 「吸烟(公众卫生)条例」订立,戏院须划出一半座位作为非吸烟区。 8月,深水埗京华123戏院开幕,为「全港第一家层叠式最新型的迷你戏院」。 |
1985 | 2月,沙田UA6开幕,共六个映厅,内设大型小食部,并引进美式影城管理。 |
1987 | 「电检制度没有法例依据」的争议出现,戏院、片商、电影公司成立影业协会,研究电检草案。 |
1987-1990 | 京都、国都、银都、南华、新光等传统大戏院,先后改建,将原来的映厅分割为两院。 |
1988 | 「电影检查条例」制定,公映的电影按三级制度评级,戏院有权禁止18岁以下人士入场观看第三级别电影。 |
1989 | 京都戏院成为首家戏院引入电脑售票系统。3月开幕的UA金钟亦采用电脑售票。 |
1997 | 7月1日,新京都戏院放映《第100日》,成为首家戏院放映数码电影。 |
2004 | 旺角金声戏院于4月15日结业,最后一家拥有楼座的戏院告别观众。 |
2007 | 2月,位于机场的4D超立体巨幕影馆开幕,提供即场实感特别效果。 6月,九龙湾UA MegaBox IMAX开幕,为本港首家IMAX巨幕影院。 |
2009 | 油麻地戏院成为首家戏院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