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浏览

场次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戏院已采用一天放映三场的模式:日场下午2:30,夜场晚上7:30及9:30。至五十年代,逐渐加入下午12:30及5:30两场,发展为一天放映五场。九十年代,多映厅迷你戏院盛行之前,戏院场次维持这种规律。
公余场
生活艰难的五、六十年代,粤语片戏院以下午5:30的空档为公余场,放映旧西片,戏码天天不同,廉收票价,惠及观众。
廉价早场
二轮西片戏院如东方、京华、百乐门等,设有廉价早场,播放旧片。六十年代,首轮西片戏院如皇都、丽声、皇后、乐宫等,每天均设下午12:30廉价早场,观众每月一号可在报章广告上查看全月节目。
周日早场
五、六十年代,首轮西片戏院最体贴入微的节目安排,莫如每逢周日加开上午11:00或中午12:00的特别场,放映美高梅、派拉蒙等公司的卡通彩片,供亲子同乐,偶然还赠饮汽水。部分戏院亦有早场放映旧粤语片。
午夜场
送旧迎新午夜场
午夜场流行于东南亚一带,五十年代开始在香港出现。1956年的农历大除夕夜,快乐戏院、豪华戏院推出晚上11:45午夜场,放映新片《铁血勤王》,号称为「香港历史创举,贡献各界除夕行乐」。至1966年除夕,放映午夜场的戏院已有25家之多。
假日尽兴午夜场
除夕午夜场反应理想,部分戏院于中秋节、平安夜亦加开午夜场,一般在晚上11:30至凌晨12:00期间开场。但这种假日午夜场,很多时只选映旧片,旨在为市民提供多一项深宵娱乐。
晚晚尽兴午夜场
1967年3月15日开始,京华戏院长期开设午夜场,每晚11:30放映旧西片,为港九戏院业的创举。京华戏院午夜场票价低廉,堂座票价1.5元,楼座则2.4元。
每周激约会:新片午夜场
至六十年代末,以午夜场推介新片开始盛行。1968年1月28日大除夕夜,邵氏院线由除夕至初六连续七晚午夜场上映新片《花月良宵》。此后,邵氏院线逢周末便推出新片午夜场,其他国、粤语片院线亦相继效法。七、八十年代,新片午夜场更是触动观众与业界神经的约会:观众可先睹为快,片商则测试水温。若新片反应不好,甚至要连夜加以剪接。一片成败,可能就看这夜了。
场次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戏院已采用一天放映三场的模式:日场下午2:30,夜场晚上7:30及9:30。至五十年代,逐渐加入下午12:30及5:30两场,发展为一天放映五场。九十年代,多映厅迷你戏院盛行之前,戏院场次维持这种规律。
公余场
生活艰难的五、六十年代,粤语片戏院以下午5:30的空档为公余场,放映旧西片,戏码天天不同,廉收票价,惠及观众。
廉价早场
二轮西片戏院如东方、京华、百乐门等,设有廉价早场,播放旧片。六十年代,首轮西片戏院如皇都、丽声、皇后、乐宫等,每天均设下午12:30廉价早场,观众每月一号可在报章广告上查看全月节目。
周日早场
五、六十年代,首轮西片戏院最体贴入微的节目安排,莫如每逢周日加开上午11:00或中午12:00的特别场,放映美高梅、派拉蒙等公司的卡通彩片,供亲子同乐,偶然还赠饮汽水。部分戏院亦有早场放映旧粤语片。
午夜场
送旧迎新午夜场
午夜场流行于东南亚一带,五十年代开始在香港出现。1956年的农历大除夕夜,快乐戏院、豪华戏院推出晚上11:45午夜场,放映新片《铁血勤王》,号称为「香港历史创举,贡献各界除夕行乐」。至1966年除夕,放映午夜场的戏院已有25家之多。
假日尽兴午夜场
除夕午夜场反应理想,部分戏院于中秋节、平安夜亦加开午夜场,一般在晚上11:30至凌晨12:00期间开场。但这种假日午夜场,很多时只选映旧片,旨在为市民提供多一项深宵娱乐。
晚晚尽兴午夜场
1967年3月15日开始,京华戏院长期开设午夜场,每晚11:30放映旧西片,为港九戏院业的创举。京华戏院午夜场票价低廉,堂座票价1.5元,楼座则2.4元。
每周激约会:新片午夜场
至六十年代末,以午夜场推介新片开始盛行。1968年1月28日大除夕夜,邵氏院线由除夕至初六连续七晚午夜场上映新片《花月良宵》。此后,邵氏院线逢周末便推出新片午夜场,其他国、粤语片院线亦相继效法。七、八十年代,新片午夜场更是触动观众与业界神经的约会:观众可先睹为快,片商则测试水温。若新片反应不好,甚至要连夜加以剪接。一片成败,可能就看这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