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
瀏覽選項

最近瀏覽

{{removeNBSP(item.name)}}
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
瀏覽選項:
最近瀏覽
{{item.name}}

我們都是聽電台長大的

電台直播室

位於九龍塘廣播道三十號的香港廣播電台廣播大廈在1969年落成,當年的直播室設計一直沿用至今,而直播室的器材設施、唱盤播放器、咪高峰及耳筒等,則由模擬制式逐步進入數碼化年代。

 

經典電台節目

早年香港的普羅大眾收入有限,鮮有娛樂,電視機非一般人所能負擔,聽收音機卻便宜又方便。自此,電台廣播就成為大家生活的重要部分。

 

香港電台在履行公營廣播機構的使命下,孕育出多個不同年代的經典節目:

 

《青春交響曲》是香港電台第二台的前身,始於1974年,由朱培慶及吳錫輝主事,既推動流行文化,亦是偶像DJ的發源地。

 

讓聽眾對時事發表意見的直播節目由港台開創先河。由最初1969年黃華麒主持的《電話訴心聲》開始,到七十年代歐陽義德的《太平山下漫步》,改革至朱培慶主持的《八十年代》,發展至《九十年代》及現今的《千禧年代》。

 

《晨光第一線》是城市人的鬧鐘,啟播於1985年,綜合新聞、娛樂、教育等資訊,是香港其中一個最長壽的電台節目。

 

《愛心聖誕大行動》始於1960年,其後由香港電台第三台(英文台)及南華早報合辦,旨在協助改善弱勢人士的生活。自1988年,資助數以百計慈善項目。

 

《太陽計劃》是香港電台自1988年至2018年每年夏季舉辦的特備節目,鼓勵年青人善用餘暇,發揮創意。

 

《樂壇新秀》自1980年代於香港電台第四台(古典音樂台)出現,旨在培育年青音樂家。不少現今知名的音樂家如莫華倫、李嘉齡、張緯晴等,當年亦曾在此亮相。

 

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由香港電台提供平台及基金,鼓勵本地團體及人士參與製作電台廣播,推廣多元意見、多樣文化及社會共融。

 

隨着廣播技術發展,媒體融合如電台節目在電視直播是大勢所趨。由2016年開始,香港電台擴展電台節目於港台電視31同步播映。協作的節目包括:《千禧年代》、《星期六問責》、《精靈一點》、《投資新世代》、《眾言堂》等。

 

眾多的經典電台節目,記錄了聽眾的青蔥歲月。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
{{browsingName}}
全部項目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項結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項結果
檢視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我們都是聽電台長大的

電台直播室

位於九龍塘廣播道三十號的香港廣播電台廣播大廈在1969年落成,當年的直播室設計一直沿用至今,而直播室的器材設施、唱盤播放器、咪高峰及耳筒等,則由模擬制式逐步進入數碼化年代。

 

經典電台節目

早年香港的普羅大眾收入有限,鮮有娛樂,電視機非一般人所能負擔,聽收音機卻便宜又方便。自此,電台廣播就成為大家生活的重要部分。

 

香港電台在履行公營廣播機構的使命下,孕育出多個不同年代的經典節目:

 

《青春交響曲》是香港電台第二台的前身,始於1974年,由朱培慶及吳錫輝主事,既推動流行文化,亦是偶像DJ的發源地。

 

讓聽眾對時事發表意見的直播節目由港台開創先河。由最初1969年黃華麒主持的《電話訴心聲》開始,到七十年代歐陽義德的《太平山下漫步》,改革至朱培慶主持的《八十年代》,發展至《九十年代》及現今的《千禧年代》。

 

《晨光第一線》是城市人的鬧鐘,啟播於1985年,綜合新聞、娛樂、教育等資訊,是香港其中一個最長壽的電台節目。

 

《愛心聖誕大行動》始於1960年,其後由香港電台第三台(英文台)及南華早報合辦,旨在協助改善弱勢人士的生活。自1988年,資助數以百計慈善項目。

 

《太陽計劃》是香港電台自1988年至2018年每年夏季舉辦的特備節目,鼓勵年青人善用餘暇,發揮創意。

 

《樂壇新秀》自1980年代於香港電台第四台(古典音樂台)出現,旨在培育年青音樂家。不少現今知名的音樂家如莫華倫、李嘉齡、張緯晴等,當年亦曾在此亮相。

 

社區參與廣播服務由香港電台提供平台及基金,鼓勵本地團體及人士參與製作電台廣播,推廣多元意見、多樣文化及社會共融。

 

隨着廣播技術發展,媒體融合如電台節目在電視直播是大勢所趨。由2016年開始,香港電台擴展電台節目於港台電視31同步播映。協作的節目包括:《千禧年代》、《星期六問責》、《精靈一點》、《投資新世代》、《眾言堂》等。

 

眾多的經典電台節目,記錄了聽眾的青蔥歲月。

 


推介特藏
推介展覽
{{browsingName}}
全部項目
檢視
第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項結果,共   {{paginationParam.total}}   項結果
{{item.date}}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1)}}   到   {{paginationParam.total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pageSize * paginationParam.currentPage) : paginationParam.total}}   共   {{paginationParam.total}}